浅析民间借贷乱象倒逼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几年,民间借贷愈演愈烈,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洁灵便的融资手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民间借贷在中国缺乏制度保障,放贷人可任意设置利率而不受法律监管,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逐渐演变为违法的高利贷活动,从而造成极少数人获取暴利,大多数人则利益受损,有些人甚至是血本无归。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温州地区发生多起高利贷老板“跑路”事件,温州借贷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层的密切关注。
  [关键词]民间借贷;合法化;金融监管
  眼下,民间借贷、地下金融等所谓非正规金融的种种乱象,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一把利剑,面对金融市场分割、民间高利贷以及货币政策困局,尤其是近期温州中小企业借贷危机的发生,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似乎又走到了关键路口。
  一、温州借贷危机根源之探析
  在全球经济难寻亮点、欧债危机间歇性发酵、中国经济出现下滑以及中小企业出现大面积破产的背景下,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举世关注。而对于温州借贷危机发生的深层次诱因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界争议颇多。笔者认为,温州借贷危机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不开放的金融体制,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在银行贷不到款的温州中小企业不得不去借高利贷,最终因为不堪高利贷重负而破产跑路。另一方面在于产业空心化的步步加剧和蔓延,实体经济衰退后过度投机的泡沫破灭。
  (一)温州困境折射中国民企发展之困
  温州的情况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性、典型性,但同时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它折射出了当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的大背景下,我国广大中小民营企业真实的生存现状:第一,内源融资不足。第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中小企业主要由民营企业构成,而民营企业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第三,融资成本较高。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直以来就处于一种极端的困难境地和弱势状态。
  (二)过度投机的泡沫破灭
  自2000年之后,温州商人开始涉足房地产、资源投资等领域,房价和资源价格的飞涨给他们带来了做实业所不能想象的收益。近几年他们更是转向资本运作,地产、股票、黄金、资金参股、担保公司,在资本市场,温州人几乎无处不在。借助激进的经济大环境,他们以钱炒钱,民间借贷逐渐与实业无关,借助各种民间的金融杠杆手段,积累的风险被成倍放大,实际上已经逐渐变成了一场金融传销的盛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说,不是温州企业家突然之间变得不理性了,他们像所有普通人一样,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今天之所以有一些温州企业家热衷于投机炒作和高利贷,是对给定环境和政策的理性反应。与老老实实做实业相比,拿钱炒房子,买煤矿,甚至放高利贷,来钱就快多了。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要维持温州这个金融传销的链条不断,只能寄希望于房地产、资源、黄金等价格不停地飞涨。但众所周知,这只是传销讲师虚构的财富乌托邦,涨价停止之日,就是温州“金融风暴”爆发之时。
  二、治疗温州借贷危机的“良方”
  温州企业遇到的困局不是个例,更应被看做是中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将共同面对的大问题,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很多制度性、政策性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特别是那些限制和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而国家也需要对当前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法律政策等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加强民间借贷监管,规范疏导已成共识
  民间借贷狂潮有如滔滔洪水,其势不止,部分体现出我国民间金融监管领域的尴尬处境。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单线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即全国的金融监管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这样对民间借贷领域信息的掌握与监控能力远非健全。
  因此,我们或可改革民间借贷的监管模式,采取“双线多头”的监管体制,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监管权力,调动各级政府金融办的监管积极性,使其加入到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中来。地方政府参与监管,短期内可根据各地民间借贷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管措施,在信息收集、问题处理、危机预防等方面扮演更积极有效的角色。长期内地方政府或可参与地方民间金融的立法,为合规民间借贷机构颁发合法牌照。地方政府监管机构与中央监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双线并行,将助力于民间借贷的阳光化、合法化,有效化解潜在风险,在长期内引导民间借贷在我国融资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建立有效风险防范体系,减少民间借贷风险
  现行的民间借贷存在着交易隐蔽、监管缺位、法律地位不确定、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融资、洗钱犯罪等问题,没有完善的法律来监管,缺乏有效约束力,不在法律体系约束下的金融活动是相当危险的。正因为没有法律的明确规范,民间借贷各种标准林立,其行为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借贷双方的权益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笔者认为,民间借贷应当合法化,让其在“阳光”下操作,使其操作透明化,制度化,避免暗箱操作的行为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民间借贷能盘活数十亿民间资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从而增加我国就业率,减少失业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第二,民间借贷合法化客观上给民众增加了一个理财途径。第三,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支持民间借贷的消息不断,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出台一套直接的法律法规,这导致民间借贷行业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的灰色状态。民间借贷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资金流向难以控制,不但扰乱了金融秩序和造成国家大量税收流失,
  而且极易被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当,成为地下经济洗钱的工具。因此,要预防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根本化解民间借贷所蕴含的风险,将其纳入监管体系,以合法的途径加以规范疏导,已成为社会与监管层的共识,制定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完整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我国应尽快制定和出台关于放贷人条例或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专项法规,明确借贷主体资格,区分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地下金融的标准,完善民间借贷主体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确定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保证其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真正让其走向阳光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间资金日渐充裕,同时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各类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旺盛,在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民间借贷市场亦日趋活跃。相对正规金融而言,基于地缘、人缘、血缘等关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民间借贷有其特殊的竞争优势。但是,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着交易隐蔽、监管缺位、法律地位不确定、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融资、洗钱犯罪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予以引导和规范。
  [参考文献]
  [1]张成.我国民间借贷的成因分析[J].特区经济,2010(5).
  [2]郭星溪.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8).
  [3]李晓霞.论民间借贷合法化[J].经营管理者,2019(17).
  [4]刘沛.系统规范民间借贷才是长久之计[N].南方日报,2011-10-
  04:007.
  [作者简介]杨青(1988—),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0级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的科研成果,结合我国学生词汇学习的实际,从词汇和语法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旨在帮助广大学生走出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误区,掌握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以及词汇使用的正确性,整体提升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词汇语法;语块  一、引言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与语言学习密
期刊
[摘 要]律师在刑事辩护中时常受到社会的质疑,大众对于律师的角色定位和辩护制度的正当性还缺乏理解。文章在区分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重新审视被告人和律师的角色定位,进而阐述在本题中所应秉承的法律价值和法律制度。  [关键词]律师;坏人;辩护制度;道德  律师,向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职业,《律师法》第42条规定:律师必须按照规定承担法律义务、援助义务、尽职尽责,为受援助人提供法律服务。换言之,律师有两
期刊
[摘 要]证人具有作证的义务,亲属应当免除作证的义务。中国传统法律体系就有亲属拒证权的制度。亲属拒证权是对人性和常理的回应,是缺乏期待可能性的体现,是权衡证据制度所追求的价值的结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然对亲属拒证权有所涉及,明显进步,但略显粗糙,文章侧重对亲属拒证权的法理进行探讨,此项权利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亲属;作证;期待可能性  引言  亲属拒证权是否应该由法律明文规定一直是刑事
期刊
[摘 要]依靠揭发检举与本案毫无关系的另一个犯罪行为,就可以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有悖刑法基本的公正观念,也对本案的被害人不公平;刑罚不能等量置换,应当考虑揭发者的悔罪表现和线索来源。  [关键词]立功;立功折罪;刑罚报应  根据我国《刑法》第68条的规定,立功是指犯罪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情形。立功制度是中华法系一项特有制度,最早甚至可以追溯
期刊
[摘 要]工伤保险是对劳动者受到的职业伤害实行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工伤保险机制,能使受到职业伤害的劳动者及时获得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并分散雇主在劳动者职业伤害上的风险责任。文章结合案例就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排除情形作些探讨。  [关键词]工伤保险;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8月20日,A公司职工沈某无证驾
期刊
[摘 要]我国《物权法》明确了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存在,但是并未就动产用益物权的法定类型加以明确。笔者认为,《物权法》对传统不动产用益物权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仅以动产用益物权制度与动产租赁权制度差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正当性问题。  [关键词]动产用益物权制度;动产租赁权制度;制度优势  一、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概述  古罗马时期就存在具体的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
期刊
[摘 要]因为“按责赔付”条款,保险公司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争议,广大车主要求取消该条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此前已有司法系统通过判决认定其属无效条款:被保险人无责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也应该赔付,然后获得代位追偿的权利。文章就代位求偿原则以及在商业车险中是否应该应用,该如何应用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车损险;代位求偿原则  代位求偿权,又称代位追偿权,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
期刊
[摘 要]因果关系的判断是刑法理论历来难解问题之一,引起了相当长时间的争论与思考。在此领域,两大法系的研究存在共通之处,即多数学者认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应包括事实层面及法律层面两方面的判断,而法律层面的判断标准是主要争议之所在。然而一方面将因果关系仅定位于联结行为与结果的纽带,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在因果关系的确定过程中掺入归责的判断,使其承担不能承受之重,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客观归责理论能够在
期刊
[摘 要]新时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文章首先列举了这一现象的危害,随后系统论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认为要解决这一现象需要从利益的角度、思想的角度、政策本身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转型期;政策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党的十七大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我们的党和政府
期刊
[摘 要]中国同性婚姻的问题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国同性婚姻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层次思考在法律的框架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同性恋者的权利。即婚姻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是一个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权利”。为此应当以退为进,建构婚姻的替代制度(民事伴侣和契约婚姻),以功能主义的视角真正探讨婚姻和其他替代制度“具体意味什么”。笔者以“未知结构”为立场,不对文化冲突作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