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踏体育用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喜爱和追逐的时尚品牌。2006年7月10日,笔者随商务部组织的品牌万里行车队抵达晋江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总部。对安踏集团丁志忠总裁进行了专访。听着这位财富神话创造者的讲述,慢慢地,我仿佛捕捉到了他之所以能从“草根”发展到“大亨”的秘密,那就是他安心做人,踏实做事的人生信条。
立志改变命运,脚踏实地闯出财富路
丁志忠出生在福建晋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16岁的丁志忠看到同学买了辆摩托车,他羡慕极了,但自己家里穷,买不起,他就粘着同学让他学学怎样开。那同学被他粘急了,就说:“这么贵的东西,你给弄坏了怎么办?”那意思就是怕他给磕了碰了赔不起。同学的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他。他暗暗地发誓要挣钱,改变家里贫穷的现状,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到了1987年7月,初中毕业后,他就坚决地向父母表示不上高中,到社会上去挣钱。看他主意已定,不可更改的样子,父母只得同意了。
当时父亲和村里的20户人家合伙办了一个鞋厂,经常有外地的批发商来这里买鞋。有一天,他听一位河北省来的批发商无意中透露出,从这里批发出一双鞋,到北京的市场上卖能赚30元。这话让丁志忠打了个激灵:啊,这么多,几乎够村里种地的农民挣一个月的了!他又向其他的批发商打问,虽然他们都跟他打埋伏。但也承认买了这里的鞋卖有赚头。这使他坐不住了,父亲和村里人办鞋厂,每天做工很辛苦,赚到的利润却很低。如果运出去卖,那不赚大了吗?对,运出去卖。到北京闯出一条路来!
他将自己的想法跟家里人说了,不料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他就跟家里人解释,到北京卖鞋不仅能多赚钱。而且北京的人多,销量大,如在北京站住脚。就能有更大的发展。父亲听了,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他一个17岁的孩子,出那么远的门不放心,就找了一个同村比丁志忠大几岁的人和他一起去。两人买了火车票。家里凑了一万元钱。买了600双运动鞋。打包托运到北京。父亲一再嘱咐他,出门闯世界。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丁志忠牢牢记住了这两条金玉良言,这成了他人生的原则,也是他的事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的最根本源泉。
到临出发前。那个比丁志忠大几岁的好友突然说不去了。丁志忠的父母一听就慌了,一个17岁的孩子。独自走那么远。怎么能放心啊?他们决定让丁志忠也退了火车票,不去了。可丁志忠死活不同意。怎能还没上路就放弃呢?
丁志忠最后终于在父亲的叮嘱和母亲的泪水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他的手中紧紧攥着那张48元的火车票,脸上也是泪水涟涟,他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但也有几分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他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心脏怦怦地跳着。这是他第一次远离故乡,第一次去看外面的世界。激动和不安交织着,他不停地吞咽着唾沫,不时地攥一攥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来。丁志忠讲起了当时的一个细节:因他一直紧紧攥着火车票,好久之后才发现。手心的汗水将票都洇得透湿透湿了。他感慨地说,那不是一张简单的车票。那是他踏向外面世界的第一张通行证。
到了北京一出火车站口,北京的繁华让丁志忠惊讶不已,高楼大厦和马路上的车流人流,他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同时他也觉得自己来对了,这么多人,那得多少双鞋啊!他找了家小旅店住下。向人打听,哪里商场大,需要鞋多,别人告诉他王府井北京百货商场最大,他便将目标瞄准了王府井。第二天他就去了北京百货商场,找到主管进货的供应科办公室。可人家看他这么小一个毛孩子,都没让他坐,就将他打发出来了。
大商场打不进去,他就先琢磨商场外的小摊,与小摊主接触,可小摊主见他这样小。很不相信他,问他说:“你才多大啊,就跑出来做生意?”丁志忠硬着头皮说自己有20岁了。可人家都不相信。
第一天的奔波毫无结果。接连两天仍是如此。这让他很着急。上了很大的火,牙都剧烈地疼了起来。在旅店里闷了一天,傍晚的时候,他突然脑子一亮:“别人不信任自己是因为看我小,我将货拉去,看货说话,不就没有相信不相信的问题了吗?”这个想法一出现,他很兴奋,立刻觉得牙也不疼了,嗓子也不干了。痛痛快快地冲了个澡,到外边猛吃了一通。第二天他雇了辆三轮车,将货拉到各小摊前,现货推销。经过讨价还价,他一天就推出去了一百多双。
他的鞋销售得很好,小贩们还向他要货,可丁志忠将自己带来的600双鞋,只卖出500双就不卖了。因为他的目标还是那些大商场,只有打进了大商场,才能有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所以丁志忠每天都去王府井北京百货商场售鞋部转悠。和售货员攀谈,进而接触他们的领导。他们都很喜欢这个晋江的小伙子,他腿勤、嘴甜,每天都来,帮着忙活,还不失时机地宣传介绍他们晋江鞋厂生产的鞋。后来售鞋部的主管就让他拿了鞋来试卖。一试果然好卖,商场经过研究,就决定收他的货了。丁志忠万分高兴,他以自己的踏实、执著和智慧,终于让晋江生产的鞋走进了北京大商场。进而他又再接再厉,争取到了专门的销售柜台,使晋江鞋在北京占有了一席之地。
总结这第一步的成功,丁志忠说,一个人有了改变命运的志向后,就要踏实地去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希望变成现实,不然。那只是空想而已。
要做鞋的品牌,必先做人的品牌
丁志忠以他的踏实、执著和智慧将北京的市场打开了。一边是晋江丰富的货源,一边是宽广顺畅的北京销售渠道,丁志忠只要两边打打电话,签些合同。就可以稳收利润了。小小年纪的他应该满足了,也有资格满足了。但他却没有满足。他看到晋江生产的鞋在市场上卖价都不高,而青岛“双星”和上海“火炬”等品牌的鞋价格要超过晋江生产鞋的几倍,他在北京坐不住了。
1991年,带着赚下的20万元钱,丁志忠回到了晋江,创立了安踏制鞋厂。之所以为工厂起了“安踏”的名字,就是凸显“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经营理念,实际上也就是他一贯坚持的安心做人、踏实做事的人生原则。在北京的几年经历和磨炼,使他的胸怀更开阔,眼界更高远了。他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一定要把企业做大,把品牌打响。
为了创出自己的品牌,他提出,安踏鞋就是放心鞋、舒心鞋,首先让消费者信赖,才能让消费者喜欢。让消费者信赖,就是要讲究诚信,为你的产品负责。1998年10月,接到一个北京消费者的投诉电话。说他买的一双安踏鞋才穿了三天。鞋底就断裂了。丁志忠得知后马上指示立即赔偿并查明原因。检测结果发现,这一批鞋使用的鞋底橡胶存在质量问题。他想了一个晚上,做出了一个痛 苦的决定,把1万双已经发往全国八个大区的鞋全部召回。然后把全厂员工都集中到办公楼前,那1万双鞋堆放在地上。丁志忠沉痛地对大家说:“这批鞋价值100万,但出了质量问题就要承担责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所以我决定,全部绞碎!”说着他拿起一双鞋放进了绞碎机。
员工们一边往绞碎机中放鞋一边流泪,他们的心在剧烈地痛疼啊!这件事,极大地唤醒了员工的责任心。也为丁志忠带来了讲诚信重质量的声誉,进而也提高了安踏鞋的声誉。
一次,一个刚刚加盟安踏销售网的经销商,拉了一卡车鞋回去,正赶上当地发大水,将鞋全淹了。丁志忠得知这消息,赶紧给那个经销商打电话。告诉他不要着急上火,这损失他来给补上。那人一听,感动得眼眶发热,眼泪差点流下来。说:“有你这样讲情义的好老总,你们的鞋我要卖上一辈子!”
丁志忠以他做人的品牌效应,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
1999年,丁志忠拿出160万选择获得男子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孔令辉做安踏的形象代言人,又以500万的投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广告。结果随着那句极具个性的“我选择,我喜欢”广告词,安踏品牌迅速占领了市场。
永追创新,让“安踏”品牌走向世界
丁志忠是个不断追求创新的人,他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和完善,也才能体验富有激情的人生。
他所创立的安踏品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2年3月。安踏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9月,安踏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同年,安踏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公众喜爱商标”、“中国十大创意商标”。
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功,丁志忠仍没有一点的松懈,他的目光转向了国外,他要让“安踏”走向世界。他说“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企业如果不能主动走出去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就会连中国市场也保不住。”丁志忠经过认真详尽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出奇制胜的进军欧洲市场的商业战略:不死打硬拼地强攻,而是逐步渗透。先不和耐克、阿迪达斯争夺欧美发达地区的市场。而是选择了当时还没有加入欧盟的匈牙利。2002年底,安踏公司在匈牙利亚洲中心开设了安踏鞋专卖店。2004年匈牙利加入欧盟,这样,安踏鞋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欧盟市场。2003年。安踏开始赞助立陶宛“青年近卫军”海神篮球俱乐部,成为第一个赞助海外职业篮球队的中国品牌,在东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在商海拼打几年的丁志忠深深感到,单一的产品和小规模的经营,就像一艘孤单的船,抵御不了过大的风浪,要闯远洋抗大浪必须组建航母舰队。于是他先后成立了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安踏(香港)国际投资公司,产品也由单一的运动鞋扩展到了运动服装、帽袜、箱包等。2003年4月,他将以上两个公司和安踏鞋业总厂一起组成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他出任总裁。从此,他的“安踏航母舰队”正式扬帆远航了。
驰骋在体育用品生产和经销的国际舞台上,丁志忠发觉,体育产品的全球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打造坚实的企业核心竞争力。2005年5月,安踏公司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合作在晋江成立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安踏)运动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了创新科研的攻坚战。不久就推出了安踏“足弓”避震跑鞋。它采用人体仿生学的足弓拱型避震原理,通过电子计算机实测综合,选出最佳的数据。制造出了和世界名牌相匹敌的运动跑鞋。
丁志忠对笔者讲,无论多忙,他每个月都要抽出时间到城市的街头看行人的脚。他把这件事情当作必须完成的功课。主要是捕捉最新最时尚的资讯,城市的街头就是流行前线,在这里,他找到了创新灵感。也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笔者问他。安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带领这个航母舰队远航,如何保证它今后航行顺利快速呢?丁志忠充满信心地回答:“‘安心创业、脚踏实地’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在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安心做人,踏实做事,永追创新,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 刘炳龙
立志改变命运,脚踏实地闯出财富路
丁志忠出生在福建晋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6年。16岁的丁志忠看到同学买了辆摩托车,他羡慕极了,但自己家里穷,买不起,他就粘着同学让他学学怎样开。那同学被他粘急了,就说:“这么贵的东西,你给弄坏了怎么办?”那意思就是怕他给磕了碰了赔不起。同学的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他。他暗暗地发誓要挣钱,改变家里贫穷的现状,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到了1987年7月,初中毕业后,他就坚决地向父母表示不上高中,到社会上去挣钱。看他主意已定,不可更改的样子,父母只得同意了。
当时父亲和村里的20户人家合伙办了一个鞋厂,经常有外地的批发商来这里买鞋。有一天,他听一位河北省来的批发商无意中透露出,从这里批发出一双鞋,到北京的市场上卖能赚30元。这话让丁志忠打了个激灵:啊,这么多,几乎够村里种地的农民挣一个月的了!他又向其他的批发商打问,虽然他们都跟他打埋伏。但也承认买了这里的鞋卖有赚头。这使他坐不住了,父亲和村里人办鞋厂,每天做工很辛苦,赚到的利润却很低。如果运出去卖,那不赚大了吗?对,运出去卖。到北京闯出一条路来!
他将自己的想法跟家里人说了,不料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他就跟家里人解释,到北京卖鞋不仅能多赚钱。而且北京的人多,销量大,如在北京站住脚。就能有更大的发展。父亲听了,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他一个17岁的孩子,出那么远的门不放心,就找了一个同村比丁志忠大几岁的人和他一起去。两人买了火车票。家里凑了一万元钱。买了600双运动鞋。打包托运到北京。父亲一再嘱咐他,出门闯世界。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丁志忠牢牢记住了这两条金玉良言,这成了他人生的原则,也是他的事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的最根本源泉。
到临出发前。那个比丁志忠大几岁的好友突然说不去了。丁志忠的父母一听就慌了,一个17岁的孩子。独自走那么远。怎么能放心啊?他们决定让丁志忠也退了火车票,不去了。可丁志忠死活不同意。怎能还没上路就放弃呢?
丁志忠最后终于在父亲的叮嘱和母亲的泪水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他的手中紧紧攥着那张48元的火车票,脸上也是泪水涟涟,他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但也有几分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他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心脏怦怦地跳着。这是他第一次远离故乡,第一次去看外面的世界。激动和不安交织着,他不停地吞咽着唾沫,不时地攥一攥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来。丁志忠讲起了当时的一个细节:因他一直紧紧攥着火车票,好久之后才发现。手心的汗水将票都洇得透湿透湿了。他感慨地说,那不是一张简单的车票。那是他踏向外面世界的第一张通行证。
到了北京一出火车站口,北京的繁华让丁志忠惊讶不已,高楼大厦和马路上的车流人流,他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同时他也觉得自己来对了,这么多人,那得多少双鞋啊!他找了家小旅店住下。向人打听,哪里商场大,需要鞋多,别人告诉他王府井北京百货商场最大,他便将目标瞄准了王府井。第二天他就去了北京百货商场,找到主管进货的供应科办公室。可人家看他这么小一个毛孩子,都没让他坐,就将他打发出来了。
大商场打不进去,他就先琢磨商场外的小摊,与小摊主接触,可小摊主见他这样小。很不相信他,问他说:“你才多大啊,就跑出来做生意?”丁志忠硬着头皮说自己有20岁了。可人家都不相信。
第一天的奔波毫无结果。接连两天仍是如此。这让他很着急。上了很大的火,牙都剧烈地疼了起来。在旅店里闷了一天,傍晚的时候,他突然脑子一亮:“别人不信任自己是因为看我小,我将货拉去,看货说话,不就没有相信不相信的问题了吗?”这个想法一出现,他很兴奋,立刻觉得牙也不疼了,嗓子也不干了。痛痛快快地冲了个澡,到外边猛吃了一通。第二天他雇了辆三轮车,将货拉到各小摊前,现货推销。经过讨价还价,他一天就推出去了一百多双。
他的鞋销售得很好,小贩们还向他要货,可丁志忠将自己带来的600双鞋,只卖出500双就不卖了。因为他的目标还是那些大商场,只有打进了大商场,才能有更广阔的销售渠道。所以丁志忠每天都去王府井北京百货商场售鞋部转悠。和售货员攀谈,进而接触他们的领导。他们都很喜欢这个晋江的小伙子,他腿勤、嘴甜,每天都来,帮着忙活,还不失时机地宣传介绍他们晋江鞋厂生产的鞋。后来售鞋部的主管就让他拿了鞋来试卖。一试果然好卖,商场经过研究,就决定收他的货了。丁志忠万分高兴,他以自己的踏实、执著和智慧,终于让晋江生产的鞋走进了北京大商场。进而他又再接再厉,争取到了专门的销售柜台,使晋江鞋在北京占有了一席之地。
总结这第一步的成功,丁志忠说,一个人有了改变命运的志向后,就要踏实地去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希望变成现实,不然。那只是空想而已。
要做鞋的品牌,必先做人的品牌
丁志忠以他的踏实、执著和智慧将北京的市场打开了。一边是晋江丰富的货源,一边是宽广顺畅的北京销售渠道,丁志忠只要两边打打电话,签些合同。就可以稳收利润了。小小年纪的他应该满足了,也有资格满足了。但他却没有满足。他看到晋江生产的鞋在市场上卖价都不高,而青岛“双星”和上海“火炬”等品牌的鞋价格要超过晋江生产鞋的几倍,他在北京坐不住了。
1991年,带着赚下的20万元钱,丁志忠回到了晋江,创立了安踏制鞋厂。之所以为工厂起了“安踏”的名字,就是凸显“安心创业、脚踏实地”的经营理念,实际上也就是他一贯坚持的安心做人、踏实做事的人生原则。在北京的几年经历和磨炼,使他的胸怀更开阔,眼界更高远了。他的目标已经很明确:一定要把企业做大,把品牌打响。
为了创出自己的品牌,他提出,安踏鞋就是放心鞋、舒心鞋,首先让消费者信赖,才能让消费者喜欢。让消费者信赖,就是要讲究诚信,为你的产品负责。1998年10月,接到一个北京消费者的投诉电话。说他买的一双安踏鞋才穿了三天。鞋底就断裂了。丁志忠得知后马上指示立即赔偿并查明原因。检测结果发现,这一批鞋使用的鞋底橡胶存在质量问题。他想了一个晚上,做出了一个痛 苦的决定,把1万双已经发往全国八个大区的鞋全部召回。然后把全厂员工都集中到办公楼前,那1万双鞋堆放在地上。丁志忠沉痛地对大家说:“这批鞋价值100万,但出了质量问题就要承担责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所以我决定,全部绞碎!”说着他拿起一双鞋放进了绞碎机。
员工们一边往绞碎机中放鞋一边流泪,他们的心在剧烈地痛疼啊!这件事,极大地唤醒了员工的责任心。也为丁志忠带来了讲诚信重质量的声誉,进而也提高了安踏鞋的声誉。
一次,一个刚刚加盟安踏销售网的经销商,拉了一卡车鞋回去,正赶上当地发大水,将鞋全淹了。丁志忠得知这消息,赶紧给那个经销商打电话。告诉他不要着急上火,这损失他来给补上。那人一听,感动得眼眶发热,眼泪差点流下来。说:“有你这样讲情义的好老总,你们的鞋我要卖上一辈子!”
丁志忠以他做人的品牌效应,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
1999年,丁志忠拿出160万选择获得男子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孔令辉做安踏的形象代言人,又以500万的投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广告。结果随着那句极具个性的“我选择,我喜欢”广告词,安踏品牌迅速占领了市场。
永追创新,让“安踏”品牌走向世界
丁志忠是个不断追求创新的人,他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和完善,也才能体验富有激情的人生。
他所创立的安踏品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2年3月。安踏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9月,安踏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同年,安踏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公众喜爱商标”、“中国十大创意商标”。
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功,丁志忠仍没有一点的松懈,他的目光转向了国外,他要让“安踏”走向世界。他说“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企业如果不能主动走出去开辟‘第二战场’,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就会连中国市场也保不住。”丁志忠经过认真详尽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出奇制胜的进军欧洲市场的商业战略:不死打硬拼地强攻,而是逐步渗透。先不和耐克、阿迪达斯争夺欧美发达地区的市场。而是选择了当时还没有加入欧盟的匈牙利。2002年底,安踏公司在匈牙利亚洲中心开设了安踏鞋专卖店。2004年匈牙利加入欧盟,这样,安踏鞋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欧盟市场。2003年。安踏开始赞助立陶宛“青年近卫军”海神篮球俱乐部,成为第一个赞助海外职业篮球队的中国品牌,在东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在商海拼打几年的丁志忠深深感到,单一的产品和小规模的经营,就像一艘孤单的船,抵御不了过大的风浪,要闯远洋抗大浪必须组建航母舰队。于是他先后成立了北京安踏东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安踏(香港)国际投资公司,产品也由单一的运动鞋扩展到了运动服装、帽袜、箱包等。2003年4月,他将以上两个公司和安踏鞋业总厂一起组成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他出任总裁。从此,他的“安踏航母舰队”正式扬帆远航了。
驰骋在体育用品生产和经销的国际舞台上,丁志忠发觉,体育产品的全球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打造坚实的企业核心竞争力。2005年5月,安踏公司与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合作在晋江成立了“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安踏)运动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了创新科研的攻坚战。不久就推出了安踏“足弓”避震跑鞋。它采用人体仿生学的足弓拱型避震原理,通过电子计算机实测综合,选出最佳的数据。制造出了和世界名牌相匹敌的运动跑鞋。
丁志忠对笔者讲,无论多忙,他每个月都要抽出时间到城市的街头看行人的脚。他把这件事情当作必须完成的功课。主要是捕捉最新最时尚的资讯,城市的街头就是流行前线,在这里,他找到了创新灵感。也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笔者问他。安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带领这个航母舰队远航,如何保证它今后航行顺利快速呢?丁志忠充满信心地回答:“‘安心创业、脚踏实地’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在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安心做人,踏实做事,永追创新,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 刘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