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视角,对两者的关系及定位进行重新认识,前者是衡量各类规划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个工具,其可推进规划生态化;而后者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为具体的规划编制最基本的生态保护要求和原则,而这些内容则是规划环境评价的基本依据,两者有机统一有助于推进各类规划的生态化,进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规划环境评价 生态规划 关系
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世界各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重视。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理论的提出,为区域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但是因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不健全,同时对两者的关系和定位不够明确,使得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脱节问题,使得协同效用难以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的现状及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现状分析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当前,国外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影响环境评价往规划层次的延伸,也就是基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及管理方式来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但是通常会增加其难度和复杂度;二是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一个步骤,它的有效性并非体现于报告的质量上,二是最终评价结论能否使规划更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就是将其作为规划决策中的一个辅助性工具。当前我国该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尚未完善,实践经验不足;另外,该项评价定位不当,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在决策中用时过长而不利于决策时效性的发挥。
(二)生态规划现状
生态规划源自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主要探讨人类活动的分布和所在空间的相互关系。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工业化步伐加快,使得人们找寻方法对城市无序蔓延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就是城市规划理念成为生态规划的核心。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规划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生态规划发展理论中充分汲取了现代生态学观点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实现可持续应用规划。实施方法主要有3S技术、数学模型及信息技术等,且逐步实现了定量模拟分析。现阶段,我国生态规划逐步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但总体成效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在:规划内容过细,更追求专业规划,使得一些内容和当前专业规划出现重复;规划编制时间长,缺乏实践性,影响到实施效果;规划编制部门的实践经验及背景有所不同,使得规划内容及质量上不一致等。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间的关系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区域和城市建设及发展中的各类规划实施之后对环境带来的具体影响开展事前评价,是一种预防性方法,它的基础理是既有的规划是否满足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所以,基于该层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和抽象、全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实践的、具体的规划间的重要桥梁,其主要解决的问题对各类规划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要求进行衡量,以实现这些规划的生态化,这是它的一个基础性定位。
现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城市或区域各类规划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衡量的工具,而其衡量依据实际为各类规划是否满足生态规划对其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及原则。如此,从评价的方法、技术及管理层面看,就可避开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的技术复杂性及实施难题,减少评价用时,提高决策时效性。同时,生态规划也并非城市生态规划、土地利用等传统生态规划的延伸,实际是为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给予方向性和战略性目标,为各个子系统的生态规划给予生态学原则,进而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具有依据的规划,如此可有效解决生态规划以往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
三、案例分析
以重庆万州城乡生态发展规划为例,因该地区人口较多,经济水平不高,产业空心化,同时处在三峡库区中心部位,移民任务繁重,水环境影响大。所以,影响该区城乡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人口、耕地、水环境、生态保护及移民等。对于该区的实际情况,对其城镇体系规划、移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保护规划等给予相应的生态化要求及原则,同时,提出针对性生态措施及策略,一是为该区一系列规划给予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二是为这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给予重要依据。可以看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对城区所制定的规划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衡量,实现其生态化,以促进生态规划的优化和调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有效整合有助于推进各类规划的生态化,进而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战略发展目标。
新时期,应充分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两者的内在关系,对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规划给予保障,确保各项规划有效实行。
参考文献:
[1]陈百明,谷晓坤,张正峰等.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0-14.
[2]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9.
[3]李双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经济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5:27-28.
[4]朱玉华.流域规划环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评价方法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1,16(05):141-142.
(作者单位:黑龙江亿普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关键词 规划环境评价 生态规划 关系
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世界各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重视。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理论的提出,为区域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持。但是因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不健全,同时对两者的关系和定位不够明确,使得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脱节问题,使得协同效用难以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的现状及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现状分析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当前,国外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影响环境评价往规划层次的延伸,也就是基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及管理方式来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但是通常会增加其难度和复杂度;二是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一个步骤,它的有效性并非体现于报告的质量上,二是最终评价结论能否使规划更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就是将其作为规划决策中的一个辅助性工具。当前我国该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尚未完善,实践经验不足;另外,该项评价定位不当,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在决策中用时过长而不利于决策时效性的发挥。
(二)生态规划现状
生态规划源自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主要探讨人类活动的分布和所在空间的相互关系。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及工业化步伐加快,使得人们找寻方法对城市无序蔓延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这就是城市规划理念成为生态规划的核心。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规划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生态规划发展理论中充分汲取了现代生态学观点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实现可持续应用规划。实施方法主要有3S技术、数学模型及信息技术等,且逐步实现了定量模拟分析。现阶段,我国生态规划逐步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但总体成效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在:规划内容过细,更追求专业规划,使得一些内容和当前专业规划出现重复;规划编制时间长,缺乏实践性,影响到实施效果;规划编制部门的实践经验及背景有所不同,使得规划内容及质量上不一致等。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间的关系分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区域和城市建设及发展中的各类规划实施之后对环境带来的具体影响开展事前评价,是一种预防性方法,它的基础理是既有的规划是否满足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所以,基于该层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和抽象、全局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实践的、具体的规划间的重要桥梁,其主要解决的问题对各类规划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要求进行衡量,以实现这些规划的生态化,这是它的一个基础性定位。
现阶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城市或区域各类规划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要求衡量的工具,而其衡量依据实际为各类规划是否满足生态规划对其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及原则。如此,从评价的方法、技术及管理层面看,就可避开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的技术复杂性及实施难题,减少评价用时,提高决策时效性。同时,生态规划也并非城市生态规划、土地利用等传统生态规划的延伸,实际是为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给予方向性和战略性目标,为各个子系统的生态规划给予生态学原则,进而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具有依据的规划,如此可有效解决生态规划以往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
三、案例分析
以重庆万州城乡生态发展规划为例,因该地区人口较多,经济水平不高,产业空心化,同时处在三峡库区中心部位,移民任务繁重,水环境影响大。所以,影响该区城乡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人口、耕地、水环境、生态保护及移民等。对于该区的实际情况,对其城镇体系规划、移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保护规划等给予相应的生态化要求及原则,同时,提出针对性生态措施及策略,一是为该区一系列规划给予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二是为这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给予重要依据。可以看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对城区所制定的规划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衡量,实现其生态化,以促进生态规划的优化和调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有效整合有助于推进各类规划的生态化,进而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战略发展目标。
新时期,应充分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规划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两者的内在关系,对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为城市和区域的发展规划给予保障,确保各项规划有效实行。
参考文献:
[1]陈百明,谷晓坤,张正峰等.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0-14.
[2]王军.土地整治呼唤景观生态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15-19.
[3]李双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经济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5:27-28.
[4]朱玉华.流域规划环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评价方法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1,16(05):141-142.
(作者单位:黑龙江亿普环保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