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探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教学是教师需要探究和反思的要点。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对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的解法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
  一、培养良好审题习惯
  解答应用题时,需要先进行审题。只有对学生审题习惯进行培养,才能正确审题,也才能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对于教学策略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即审题、识别、分析、解答和检验。这五个阶段是连贯的,需要一气呵成。审题在这五个环节中,占据着基础地位。对于审题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能细致认真,明确应用题的相关条件、具体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解答应用题。由于很多数据隐藏在应用题的文字中,学生在解题时,会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具备基本的掌握数据的能力和分析题意的能力。只有把握了题意,才能立足已知条件,轻松地解题,对解答应用题需要的数据进行计算,对解题的正确性给予保障。
  例如,养殖场共有30只鸭子,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现在求出共有多少只鸡和鸭?在审题时,要求学生掌握各个事物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要了解30只和3倍的数量关系。学生在思考这道应用题时,还可画出简略图,这样不但能将学生解题的兴趣调动起来,还能进一步提高审题效率。
  二、数量关系解题
  數学老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例题,更要让学生了解这一道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以后做类似题目的时候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想传授小学生解题技巧,老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审题,在审题的过程中代入问题,将问题和条件进行联系,并总结出关系。学生能够读明白题了,那么解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从目前的小学应用题类型来看,其数量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4大类:①总价=单价×数量;②路程=速度×时间;③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④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当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答时,只要学生能够记住数量关系,并清晰的分辨出应用题当中的数量关系是哪一种,那么解答应用题自然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比如,某工厂要生产电视机50万台,前5天每天生产2万台,剩下的要在25天之内完成,那么这个工厂平均每天得生产多少万台电视才能完成任务量?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问题来联系条件进行寻找数量关系。这道题中所运用的数量关系式就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问题中说要在25天内完成50万台电视的任务量,这里面就包括了前5天已经生产的电视台数,即10万台。为了求得最后的结果,就要拿未完成的任务总量÷完成任务的天数=25天内每天的工作效率。当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了这样的关系之后,学生就能很快的解答出问题,即(50-5×2)÷25=1.6万台。
  三、画图解题
  在数学应用题中存在一部分问题需要用画图法进行解答。例如常见的综合性的路程问题等,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描述,学生就很难理清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甚至连基本的题意都无法看懂,所以这种问题一般利用清晰明了的画图法,将基本的关系通过画图理顺出来。例如小明从家出发要去姥姥家,第一个小时走了总路程的2/5,第二个小时走了剩余路程的2/3,还剩下5千米,问小明家距离姥姥家共多少千米?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几个分式关系,学生经常无法理解,如果用一根线段代表总路程,并将题意通过线段表达出来,那么就很容易看出最后一段路程的5千米占总路程的1份,那么总路程就是对应量(5千米)除以对应分率1-[(1-2/5)×2/3+2/5]。
  四、多媒体辅助解题
  在对小学数学应用题内容进行变换时,教师可转变表达方式,通过对多媒体和教具等辅助手段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讲解方式,将数据单、情境图、漫画、表格等引入到应用题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欣赏图画、观察表格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样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发展思维。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可收集本班一组学生的身高求平均身高,以及本地区一星期气温来求平均气温,并将这些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从中体会求平均数的意义。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促进应用题的解答,这样学生更乐于接受,使乏味和枯燥的应用题变得生动活泼这样既与学生的思维习惯相符,同时也对教育结构进行了优化,使教育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
  五、联系生活解题
  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现行教材中部分应用题的结构和内容,给解题带来了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学会随机应变,适当改动教材的内容情节,使它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事物向学生熟悉的数学事物转换,再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比如,一辆小汽车4个小时行程120千米,那么7个小时,这辆小汽车将行驶多少千米?在讲解这道应用题时,可通过算理分析,利用学生掌握的乘除法知识,罗列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但由于小学生还没有清晰地认知千米等数学概念,虽然解决了问题,但对算理还不能吸收、渗透和理解。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改变例题:小明用15元钱买了三支钢笔,那么,买七支钢笔会花多少钱?因为小学生已经具备了日常生活经验,也逐步掌握了单价的概念。这样在对同一类问题解答时,就会得心应手。借此机会,老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平时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应通过解题方式的不断改进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俊.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J].未来英才,2015(10).
  [2]孙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和普通中学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中职英语教学须以学生实际能力为根本。英语教学应在大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的指导下,依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应用能力;学习效率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
摘 要:音乐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还是知识教育、智慧教育、人生教育。音乐教育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使得学生的心灵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塑造,使得人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初中音乐课堂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平台,是传播音乐知识和正确树立音乐审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音乐;课堂;审美教育  一、音乐教育概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四个
摘 要:本文介绍了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了我们在使用数学归纳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告戒我们不能盲目的归纳,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还重點介绍了我们在使用数学归纳法解题时应注意的步骤,还介绍了数学归纳法推理的常用技巧,并通过证明代数恒等式实例的分析,启发人们在数学解题中更好地使用数学归纳法。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归纳假设;归纳推理;代数恒等式
摘 要:英语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高中英语创新教学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创新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完善的配套、科学的评价作支撑。  关键词:高中英语;创新教学;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储备人才,培养其国际意识和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通用语言,具有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直接的师生互动过程,也是教师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对知识的巩固、教学信息的反馈以及教学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