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更好地与人交流,更好地运用汉语与人沟通。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口语交际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口语交际对学生的作用科学的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以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水平,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对策
作者: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一实验小学吉林梅河口135000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教师应该全面的了解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质量。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思维能力、适应能力、语音能力、思辨能力、倾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快速反应能力、交际心理、语境适应能力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并且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一、口语交际的涵义
1、口语交际不等同于独立的口语
表达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口语表达,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得到锻炼,结果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每位同学独立的口语表达课,练习朗诵、演讲、讲故事、说新闻等。一个人自己说得再好,但不懂得在一定的场合与人进行得体的沟通、交流、互动,他依旧是一个不会口语交际的人。
2、口语交际的核心重在“交际”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简单的相加。如在“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这个话题训练中,如果教学时只关注“有益的小动物”,而不展开讨论“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有益的小动物、学会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还要让学生交流“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有充分的质疑、评价、讨论等交流活动和场面。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从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首先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严重地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使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囿于形式,甚至干脆抹去,取而代之的是阅读课、写作课。“据调查,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重视听说训练的教师在小学仅占1/3。有人听了270节讲读课发现,适宜于让学生多说、多读的课文不少,但真正有指导地让学生朗读的机会却不多,大多数时间都被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占用了……”‘其次,虽有部分教师也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但这一在语文课标中首次提到的新理念需要教师的熟悉、认同和消化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滞后,使这一部分教师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自觉地回到以前听话、说话的老路子上去。
三、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1、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教师科学的教学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的提高。此外,教师还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方法,这样才能帮助教师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充分的把握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对学生的重大作用。
2、注重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互动性
在进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互动性。所谓的互动性是指双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与教师、与其他的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才能够在互动中和交流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也才能促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进行。
3、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难度应逐渐加大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并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加的。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将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难度逐渐的加大,并且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创设情境
1、借助实物创设情境
某位教师在讲《小兔运南瓜》这一课时,是抱着沉重的南瓜走进教室的,学生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当教师请同学们想办法“怎样不费力地让南瓜再回到办公室”时,学生立刻进入到情境中,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借助实物能让学生感觉到交际环境的真实性,容易进入交际状态。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教师自制的课件、自拍的录像、影视片段等可强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想说、乐说、有话可说。如口语交际课《介绍家乡的景物》,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家乡美景的视频,调动起学生说说家乡美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自然而然的口语交际情境
一位教师在上过口语交际《春天来了》之后,她畅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教材只配有一幅图画,要求学生观察图画中的景物,并能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春天。对小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而此时,校园正好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于是这位教师就把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她带着学生在学校里找春天,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寻找,说出他们眼中真正的春天。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朋友,就是学生的同学,师生同坐在草坪上说春天。而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听课姿势,还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找春天、说春天。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的说话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对策
作者: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一实验小学吉林梅河口135000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教师应该全面的了解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质量。实际上,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思维能力、适应能力、语音能力、思辨能力、倾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快速反应能力、交际心理、语境适应能力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并且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一、口语交际的涵义
1、口语交际不等同于独立的口语
表达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口语表达,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得到锻炼,结果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每位同学独立的口语表达课,练习朗诵、演讲、讲故事、说新闻等。一个人自己说得再好,但不懂得在一定的场合与人进行得体的沟通、交流、互动,他依旧是一个不会口语交际的人。
2、口语交际的核心重在“交际”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简单的相加。如在“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这个话题训练中,如果教学时只关注“有益的小动物”,而不展开讨论“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有益的小动物、学会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还要让学生交流“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有充分的质疑、评价、讨论等交流活动和场面。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从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首先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严重地存在着重文轻语的现象,使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囿于形式,甚至干脆抹去,取而代之的是阅读课、写作课。“据调查,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重视听说训练的教师在小学仅占1/3。有人听了270节讲读课发现,适宜于让学生多说、多读的课文不少,但真正有指导地让学生朗读的机会却不多,大多数时间都被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占用了……”‘其次,虽有部分教师也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但这一在语文课标中首次提到的新理念需要教师的熟悉、认同和消化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滞后,使这一部分教师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自觉地回到以前听话、说话的老路子上去。
三、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1、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教师科学的教学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的提高。此外,教师还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方法,这样才能帮助教师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充分的把握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对学生的重大作用。
2、注重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互动性
在进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互动性。所谓的互动性是指双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与教师、与其他的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才能够在互动中和交流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也才能促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进行。
3、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难度应逐渐加大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并且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加的。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将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难度逐渐的加大,并且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创设情境
1、借助实物创设情境
某位教师在讲《小兔运南瓜》这一课时,是抱着沉重的南瓜走进教室的,学生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当教师请同学们想办法“怎样不费力地让南瓜再回到办公室”时,学生立刻进入到情境中,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借助实物能让学生感觉到交际环境的真实性,容易进入交际状态。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教师自制的课件、自拍的录像、影视片段等可强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想说、乐说、有话可说。如口语交际课《介绍家乡的景物》,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家乡美景的视频,调动起学生说说家乡美的热情。
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自然而然的口语交际情境
一位教师在上过口语交际《春天来了》之后,她畅谈了自己的教学体会:教材只配有一幅图画,要求学生观察图画中的景物,并能按照一定顺序向大家介绍春天。对小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而此时,校园正好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于是这位教师就把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她带着学生在学校里找春天,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寻找,说出他们眼中真正的春天。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朋友,就是学生的同学,师生同坐在草坪上说春天。而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听课姿势,还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找春天、说春天。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的说话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