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南,我听过蒋经国先生的一次讲话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当年在赣南听到蒋经国先生的讲话,联想到他的亲民形象和务实作风,不仅给赣南人民留下良好印象,也使他在主政台湾时赢得台湾人民的赞誉。他坚持一个中国,推进台湾经济高速发展。宣布开放对大陆探亲,解除戒严,更是他晚年最大的功绩之一。
  人老易怀旧,抚今思昔,回忆往事,展望未来,也是一种乐趣。
  前不久,蒋经国先生之子蒋孝严赠我《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这勾起我70年前的往事。抗战初期,我在家乡江西九江沦陷前,全家逃难到赣州。
  其时,正值从苏联回国不久的蒋经国先生主政赣南。战时的赣南,是连接东南和西南的桥头堡,人称赣南是“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那时的赣南,烟赌娼盛行,土匪恶霸作乱。蒋经国到任后,踌躇满志,提出建设新赣南的口号,迅速出台禁烟、禁赌、禁娼、清土匪的政策,随后提出三年内实现“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的“五有”目标。
  那时我虽然读高小,但日本侵略者给我们带来的逃难之苦,失家之痛,以及日益危殆的形势使我关心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在这种环境下,建设新赣南的标语、口号的确带来一股激励人们奋进的新风。主其事的蒋经国先生也就成为一个“神奇人物”!
  1940年暑假期间,有一天,我听到两个哥哥说,星期天上午,蒋专员(经国)要到他们学校(省立赣州中学)礼堂给中学生讲话。我刚高小毕业,参会还不够格,但也想去看看这位神奇人物。同时听他们说,中午还有面包吃。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有面包吃也是难得的享受。所以我央求哥哥带我去。经我左磨右磨,他们答应了。但是要我和他们一起坐在后面,不准乱跑。因为我没有中学生证,怕露出马脚,遂一一应允。
  我个子小,夹在他俩中间混进去,坐在后面靠近走道的地方,这里是报告人进入会场走上讲台的必经之路。坐好之后,我不敢吭声,不敢乱动。大哥回头一看,悄悄地说:“来了,来了!”只见一个梳着西装头,身穿白色短袖衬衣,中等身材,面带笑容的青年人,在几个人的簇拥下,快步走进来。哥哥说:“前面那个就是蒋专员!”
  蒋经国先生讲的是带有江浙口音的普通话。他没有拿讲稿,也没有话筒,在台上边走边讲。大意是国难已当头,战事正紧张,日本鬼子不消灭,中华儿女无福享。同学们要努力学习,锻炼体魄,立志做国家民族的栋梁,赶走日本鬼子,建设新赣南。他联系自己在苏联长达12年,冰天雪地困苦磨难的经历,勉励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学习本领,吃苦耐劳,在这战乱时光,不要贪图享受,不要去追求什么“飞机头”(指头发擦油,前面梳成很高的流线型),不要去追求吃好穿好。他说他在苏联做工是很辛苦的,有黑面包吃就不错了。他特别提醒大家“毋忘国耻”。他说日本鬼子在中华大地屠杀了无数同胞,他的母亲毛太夫人也是被日本飞机炸死的。他说他日夜兼程赶到溪口安排母亲的葬礼后,在她老人家遇害的地方立了一块一米高的石碑,上面刻了四个大字:“以血还血。”这既是警示自己,也是提醒国人,“毋忘国耻”,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蒋经国先生在讲话过程中,有时激动,有时悲愤,有时也讲点笑话,或唱几句儿歌,调动听众的情绪,给人们的印象是很随和,没有官架子。
  以后我又断断续续听到一些关于他轻车简从、深入民间的故事。据统计资料表明,他主政赣南期间,遍访赣南11个县的乡、镇、村,步行2850公里,经过924座桥,了解到有714座是要整修的,有84条路是人很难走的,随后有针对性地分期分批进行修整。蒋经国先生一方面提倡改进农耕方法,使原来严重缺粮的赣南,情况大有改观,同时吸引抗战时期沿海内迁资本到赣南开办工厂,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蒋经国先生在赣南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查禁烟赌娼的事更广为流传。他明令禁烟(鸦片)以一年为限期,一年后无论种、运、吸、售者都处以极刑。据说有个富商之子吸毒被捕,家人买通警局表示愿出资捐赠一架飞机,时任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表示赞同,急电蒋经国放人。蒋却回复:“电到已枪决,无从挽回。”为了禁赌,他严令被抓赌徒,无一例外都得在赣州公园内当众罚跪三天。警备司令的太太被抓,照样被罚跪,全城轰动。禁娼,妓院一律关闭,同时开办妇女工厂,安排妓女从良,给予生活出路。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其功过是非,人民自有公论。蒋经国主政赣南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人民也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的。所以虽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赣州仍保存了一大批与蒋经国活动有关的遗迹。1988年8月,广东省老省长梁灵光夫妇应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的邀请,到江西休息、参观、游览,我随同前往。去庐山,抵南昌,下吉安,上井冈,到赣州……赣州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宋城,我们除参观有代表性的建筑古迹,梁老还特意提出要去看看当年蒋经国在赣州的住所。该住所位于城西水隅花园塘一号。这是一座仿俄式的砖木结构建筑,鱼鳞板墙,板瓦屋面,别具一格。蒋经国全家居此处时,曾在这里接待过不少政要和各方面人士,如张治中、白崇禧、雷洁琼、苏联顾问、美国代表等。此建筑现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旧居内有蒋经国在赣南主要事迹陈列,供游人参观。参观出来时,梁老很有感触地对我说:“这里对蒋经国旧居保存完好,又能客观、公正地介绍其事迹,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是实事求是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他还说,在井冈山参观时,听说“文革”时有人把朱(德)毛(泽东)会师篡改成林(彪)毛会师。违背历史事实,只能贻笑大方。
  2005年4月,我作为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奉命率团赴井冈山参观学习。途经赣州时,负责接待的人员特意安排我们在赣州靠近水西浮桥附近的餐馆用餐,据说这间餐馆就是当年蒋经国在赣州时常来吃饭的地方,进门处就挂有蒋经国先生当年在赣州的留影。无独有偶,1999年5月我夫妇去台湾探亲,在高雄,堂弟安排我们吃了有名的万峦猪脚,这里也挂有蒋经国先生当年在该店面带微笑啃猪脚的特写照。
  今日读蒋孝严赠我的《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穿越时空隧道,让时光倒流,回忆当年在赣南听蒋经国先生的讲话,联想到他的亲民形象和务实作风,不仅给赣南人民留下良好印象,也使他在主政台湾时,赢得台湾人民的赞誉。他在主政台湾时,坚持一个中国,重视台湾后续发展,搞了十大建设,推进台湾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当时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的基础。宣布开放对大陆探亲,解除戒严,更是他晚年最大的历史功绩之一。38年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我和许多有亲属在台湾的人,都切身感受到,海峡两岸骨肉分离,隔海遥望、思念之痛,得以逐步解除。
  斯人已逝,功绩长留;往事历历,令人唏嘘。喜看今日,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很多政策惠及台湾同胞。两岸经贸、文化等各方面的往来日增,多领域的民间交流正在逐步填平两岸几十年的鸿沟。滚滚长江东逝水,尽管途中有峡谷、险滩、激流、漩涡,都不足为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度尽劫波的海峡两岸同胞兄弟和全球华人,都翘首企盼,大家携手并进,共创更美好的明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 徐君华)
其他文献
羽毛是一种含有丰富角蛋白的固体废弃物,在常规加热下酸解出氨基酸的效率很低。采用微波法代替传统加热,辅助离子液体催化酸解角蛋白,通过协同作用萃取出复合氨基酸。系统研究了
会议
在微波辐照条件下,采用金属硝酸盐水溶液快速合成了La0.7Sr0.3MnO3纳米粉体。用XRD、SEM和TEM等分析方法对不同合成条件下制备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盐分解后的产物成
研究了以金盏菊为原料,用微波加热法提取叶黄素,并通过改变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条件对产品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获得最佳的提取条件。该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工
报道在常压条件下微波辐射合成香豆素;同时对影响收率诸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r(水杨酸): r(乙酐):r(碳酸钾)=1:2.5:0.15,650 W微波功率、占空比为50%的条件下辐射16mi
报道了利用微波消化检验样品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利用民用微波炉、聚四氟乙烯高压罐消化样品的操作方法及最佳消化条件。经微波消化的消化液,应用极谱分析法测定其中的铅,并做回
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油和醇是互不相溶的体系,由此造成的相界接触降低了反应的速率。以植物油、甲醇和离子液体为原料,实验研究了微波-硫酸-离子液体、微波-碱-离子液体、常规加
会议
考察了英国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微波热消解技术,考察了3~15kW,2 450 MHz的微波加热对不同土壤样品的热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的脱除率取决于有机物的性质和土壤的性质。对
进行了微波辅助萃取茶叶中茶多酚的工艺考察,用环境友好的水做萃取试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测定在温度50℃、80℃和105℃,微波恒温辐射时间5min、20min和35 min及其不同料液比的
在微波辅助条件下,以MnSO4和NH2·H2O为原料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的Mb3O4研究了微波辐射温度、pH值、微波辐射时间等对产物总锰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和pH=10.0的条
从微波加热的原理以及对中药煎煮过程要素的分析,讨论了微波技术用于中药煎煮的可行性,并对相关研究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