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运动员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应注意问题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技术训练及训练过程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三方面论述少儿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少年儿童 身体素质 技术训练 田径训练 注 意问题
  一、前言
  当代训练的特点是越来越重视早期专门化训练。对少儿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必须依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实施。如果单为了追求运动成绩,而采取高强度的强化训练,虽然暂时能取得一定成绩,但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阻碍了他们向高水平发展。导致运动生涯的提前结束。下面从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技术训练及训练过程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三方面论述少儿田径训练的特点及注意的问题。
  二、少年兒童身体生长发育与训练特点
  (一)身体的“自然增长
  少年儿童运动成绩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训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自然增长”等因素,少年儿童的训练不仅能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而且对“自然增长”有影响。为此,少年儿童的训练除考虑提高成绩外,还必须十分重视增进他们的健康,促进身体的“自然增长”,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的发展。
  (二)身体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明显地落后于运动器官。在运动器管中,骨骼特别是各关节和韧带落后于肌肉的增长和发育,而肌肉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群的发育要早,肌肉中所含的水分比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
  在安排少年儿童的训练时,充分考虑到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十分重要的。对一些暂时处于薄弱的环节,应加强保护与爱惜,以避免过多的训练而损伤了这些器官或肌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通过适度的训练,使暂时处与薄弱环节的部分得到发展和加强,使整个机体得到全面提高。
  (三)身体的脆弱
  少年儿童是长身体的旺盛时期,各器官与系统长得很快,如儿童的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6厘米,12-13岁时身体处于加速发育阶段,有的儿童一年竟长8-12厘米。由于身体长的快,各器官与系统在一定的时期内来不及发育健全,因而儿童的有机体显的比较脆弱。这便决定了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要比成人的运动训练要保持更加小心谨慎的态度。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体长得快,血压容易升高,这虽是一种暂时现象,但如果运动训练过度,可能转为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身体长得快,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予以补充。如果营养不足,少年儿童容易得贫血。由于儿童的骨骼柔软,如果长时间地采用负重练习,会阻碍骨骼的生长,或者造成脊柱变形。由于少年儿童的骨化过程尚未完成,软骨成分较多,关节支撑能力较差,关节和韧带容易受伤,特别是那种条件好,完成动作速度快的少年儿童,更容易使关节和韧带损伤。
  根据上述特点,少年儿童的田径运动训练中应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注意饮食和营养,防止贫血的出现;避免大量训练,减少静力练习;练习时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加强医务监督与健康水平的检查,防止多次重复性受伤而发展成慢性疾病。
  (四)身体发展的不稳定性
  不稳定是指变化大,表现在这一次上课动作掌握得很好,但到下次课时却完全变了样。有时,有的少年儿童在某一阶段里的训练很好,但再过一段时间却似乎什么都不行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少年儿童身体的发展快而不平衡,因此,造成身体内部的失调现象。如少年跳远运动员在显著提高速度素质的同时,可能发现跳远成绩的下降,这是因为素质与技术之间出现了失调的缘故。
  根据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应具备有关方面的知识并有更大的耐心,善于在暂时处于成绩下降的情况下,看到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因素;同时当某一方面发展很快的时候,也要预测到可能再现的问题。
  三、少年儿童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特点
  (一)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与掌握多种运动技术
  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运动技能是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而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又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建立与提高,又由于田径运动各项目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干扰作用,因而在少年儿童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建立广泛的运动技能和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既是一个挖掘技术潜力的过程,又是扩大运动技能和培养灵敏、协调素质的过程,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时,少年儿童不仅要学习多种田径运动项目的技术,而且还应学习一个项目的多种姿势,如学习跳远的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在进行全能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让跳高时用左腿起跳的少年,在跳远和跨栏跑时用右腿起跳和起跨。这样可以使左右腿得到匀称和全面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运动技能的转移效果,合理安排技术教学与训练
  由于各项运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在安排少年儿童的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时,有必要周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与作用。一般说来,某一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在学习其它技术动作时出现正效应而有助于新技术动作的掌握,但有时也可能出现负的效应而干扰和影响另一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应根据各项运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科学选择练习内容,合理安排技术练习顺序,充分发挥其正效应,最大限度地缩小负效应。
  (三)建立科学的技术动作模式
  少年儿童在进行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之前,首先应对所学的技术动作建立一种科学的动作模式。这一动作模式不应是某一优秀运动员技术的简单模仿,也不应是某种技术流派的翻版,而应体现出某一运动技术的基本内容、具有结构简单、动作规范、易于用力的特点,并能为运动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建立基础.   (四)建立技术动作的评价标准,准备开展评比活动
  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开展技术评比活动,不仅有利于少年儿童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掌握技术动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采用适合于少年儿童的教学方法与运动器材
  进行少年儿童的田径教学与训练,要求教师掌握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练习过程中,多采用模仿练习和专门性练习,这些练习可将所学的重点突出出来,反复多次地进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应多采用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的器械,如以小实心球代替铅球、垒球代替标枪、铁环代替铁饼、以及自制小栏架、跳动高架等都有利于少年儿童学习与掌握合理技术。
  四、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中应防止的几种倾向
  (一)防止采取狭窄的专项训练手段
  一些教师口头上讲的是全面训练十分重要,而实际上只采用狭窄的训练手段,把重点放在青少年时代出高水平运动成绩这一基础上。青少年时代表现出较好的运动成绩是好事,但还要看教师在训练中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成绩.如果全面训练比重较少,专项训练比重较大,而且采取小量训练手段和高强度训练方法来提高成绩,那么这种训练方法是不可取的。训练中只采取小量的手段,在初期能收到明显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反而会对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起阻碍作用。
  (二)防止采取高强度训练法
  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一种是量大強度小,另一种是量小强度大.只需要经过2-3个周的训练,就可以看出,采用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提高成绩的速度快,但这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在多年训练过程中,这种暂时优势会逐渐消失,最后将明显地落后于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高强度训练法的害处是:第一,加大了肌肉与关节韧带间的发展差距.高强度训练法使肌肉力量在短时间内得到飞跃式的提高,这往往会给一些条件好的少年儿童的关节韧带造成较大的损伤.第二,长时间采用高强度训练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较大的副作用.第三,高强度训练法不利于加大运动量,不利于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第四,高强度训练法不利于培养踏踏实实的训练作风.
  (三)防止采用以杠铃为主的大强度力量训练
  这一做法的不良后果是:第一,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自然增长",影响了骨骼的生长.第二,不利于身体全面匀称的发展,加大了各部分之间的差距,第三,使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过重,严重者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第四,容易发生关节韧带和肌腱损伤.
  产生以上这些错误倾向的原因是缺乏长远打算,急于追求一时的运动成绩,训练中只有临时安排,没有合理的多年训练计划,没有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了解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教学与训练手段,让学生在保证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提高运动成绩。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由于我国假日经济的兴起,体育旅游在我国许多地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且有数据表明,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旅游活动的人数在我国国内旅游者中占73.53%,显示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着重阐述体育旅游的含义,在弄清体育旅游的界定之后,分析了目前体育旅游的形势,然后根据对本溪市体育旅游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本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7年广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大奖赛(F1)从1950年举办至今已逾60年,与奥运会和世界杯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赛事。2004年F1中国站落户上海国际赛车场,2011年F1与中国进入第二个7年之约。电视转播权是F1中最主要的一块权益,中国站推广方上海久事国际赛事公司在签署赛事举办协议时一并签下了电视转播权,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跆拳道对抗性强,因而运动强度普遍较大,这就必须要求跆拳道运动员有着良好的体能,尤其是很强的攻击性力量素质。因此本文就对跆拳道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跆拳道力量素质训练的训练时间和器材不足、训练种类不够全面、训练手段过于单一、上肢及腰部力量锻炼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乒乓球竞赛特性方面、技战术特征、技术训练几个方面去探讨现代乒乓球竞赛的主要特征,旨在提高乒乓球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和目的性,使乒乓球训练的手段、方法、目的和特点更加符合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乒乓球 竞赛特征 技术训练  一、乒乓球运动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短跑就是要讲求速度,用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初中学生的200米跑步的能力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阶段性测试中发现许多学生最后80米或50米的跑速明显降低,根据初中体育教学特点和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200米后程跑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2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对第十六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参加的全部比赛的共11场比赛录像进行了统计。采用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观察统计法,并利用综合评价对照表,对中国女排及比赛对手的进攻效果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 女排世锦赛 十六届 比较研究 中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参加2010年女排世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