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诱导水稻幼苗抗寒机制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两个早稻品种在3种不同药剂(诱抗剂、植物抗寒剂、ABA)处理下经低温胁迫的若干生理生化效应。低温胁迫下(6℃),药剂诱导水稻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叶绿母含量升高,细胞粘度增大,游离脯氨酸积累增加,以及叶片电解质渗漏量减省。三种药剂的抗寒效果为诱抗剂优于植物抗寒剂和ABA。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渍水时间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孕穗期以前,土壤渍水可刺激次生根的发生,使表层次生根数增多,根系中N含量及分配比例、可溶
本文通过肥控结合对高产棉叶内源激素的影响及其棉株的生理生化代谢研究表明:肥料和缩节安(DPC)化控配合能促进结铃期棉叶中IAA、GA和ZR含量的提高,降低ABA的含量,从而诱导根系氨
抛秧稻无株行距规格,因而秧苗在田间水平上的分布明显有别于插稻,这是两种稻作方式原初的,根本性的分异点之一。研究表明,抛秧稻秧苗水平向上的分布总体虽呈均匀随机型,但按Dirich
为探讨普通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的生态分化式样,对中国的31个天然居群及其生境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其生活史特生、生长习性、抽光周期、百粒重和繁育系统的初步观察后得到如下结果:(1)在中国没有发现
本文按照子叶节区理论(Cotyledon node zone theory)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幼苗的子叶 节区类型为顶枝伸长型(Telome elongation type)。甜菜肥大直根采用幼苗分区定位法 明确其根头部由
利用RAPD技术,从50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10聚体)中筛选出8个引物能在3个主栽的汕优系统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64和汕优晚3及其亲本之间稳定地扩增出12个强的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能够有
杂种犬11只,由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kPa90min后回输全部血液,继续观察150min。在休克30min后,对照组和维拉帕米处理组(Ver组)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Ver溶液[(10μg/kg·min)15min],液体总量为3ml/kg。对照组犬在失血后心率
以水稻成熟种子的盾片用作基因枪(PDS-1000/He)轰击的外植体,将包含hph和gus基因的质粒pILTAB227导入籼稻Basmati-1,在靶组织轰击后8周,获得抗性再生植株,经点杂效和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在后代中观察到外源
从减数分裂过程,小孢子发育和染色体数目与组成三方面探讨了三叶半夏雄配子败育的原因。三叶半夏(pinellia tirnata)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90,其减数分裂异常,多数同 源染色体能配对形成
研究了由4个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配组的24个粳型杂种的9个品质性状的遗传 表现,结果表明:(1)杂种粳米的品质性状表现普遍介于双亲之间,但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有较多的超高亲组合,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