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vagal paragangliom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前联合B超、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手段,3例诊断为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诊断符合率为27.2%。1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例恶性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行术后放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迷走神经损伤症状,8例患者合并其他颅神经或交感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例患者失访,其余10例经4~132个月随访(中位时间41个月)均生存,肿物无复发和远处转移。

结论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易于误诊,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对该病提高认识。患者术后神经损伤常难以避免,并发症较多,因此需慎重选择合适的手术病例。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公路桥梁建成投用后,桥梁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与车辆荷载、气候条件、工程质量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病害的出现,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若处理不及时,则会导致耐久性降低。为给桥梁病害处治提供详细可靠的依据,应采取适宜的技术和方法对桥梁进行检测。  关键词:公路桥梁;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水平对于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影响我国城市化
期刊
为加快推进我国睡眠诊疗技术规范化建设与发展,中国医师协会于2011年7月15—17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睡眠科学技术大会”,共同探讨睡眠基础研究及其关键技术、睡眠临床诊治新进展;中医睡眠养生;睡眠中心规范化建设与临床质量控制、睡眠药物器械安全和技术评价等热门议题,欢迎相关学科积极投稿,优秀论文将获得证书及奖金。地址:
患者 男,59岁,吲进行性呼吸困难2个月于2009年1月到我院就诊。就诊时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偶有咯血,刺激性咳嗽,无咽痛,无咳痰,无吞咽困难及吞咽痛,无发热。该患者曾于2007年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目的探讨鼻腔及咽部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对11例鼻腔及咽部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发病年龄46~78岁.鼻腔5例(原发肾3例、肺1例、肝1例)、鼻咽部3例(原发直肠1例、肺1例、眼睑1例)、腭扁桃体2例(原发肺1例、肝1例)及喉咽部1例(原发肝1例).11例患者在临床上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为转移灶的根治性手术配合
摘要:路基路面施工工作相较于普通类型的工程建设施工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应用特点,此类技术应用特点本身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影响并不大,但是在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中会促使技术应用与施工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为路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路基结构问题、路基承载能力问题以及路面平整度问题等问题均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此类问题对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期刊
患者 男,52岁。自幼发现皮肤出现褐色斑点并随着生长发育不断增大,之后胸背部渐进性出现米粒大小结节,增长不明显。5年前右额部出现拇指大小头皮肿物并逐渐增大,在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识别致病原和启动宿主防御反应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中耳黏膜是抵抗致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识别并清除致病原的能力对于维持正常中耳功能至关重要,TLR介导的中耳局部免疫广泛参与中耳炎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着重对TLR及其信号通路、TLR在中耳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中耳炎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摘要:基于城市居民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更为拥挤,促使路桥工程建设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路桥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过渡段的路基路面处理效果直接影响到路桥工程建设的整体成效,关乎到民众行车安全。对此,为避免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施工单位需做到在过渡段施工中合理应用路基路面处理技术,实现促进路桥工程运行年限的延长。  关键词:路基路面;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引言  通常在道
期刊
1906年奥地利儿科医生yonPirquet首次使用了“变态反应(allergy)”这个术语来表示损害宿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以区别于生理性的免疫保护反应。之后,变态反应的定义逐渐演绎成为宿主针对环境中的多种无害物质(被称为变应原)产生的有害性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