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渊的用人方略

来源 :齐鲁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李渊是隋王朝的近戚旧僚,久仕隋廷,于隋末大乱之际,起兵太原,建立了唐王朝。李渊为什么能够从太原留守起家,削平群雄而统一全国,并迅速恢复了封建统治秩序呢?原因当然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李渊有一套完整的用人方略。一、广泛收罗人才,以此争夺天下李渊是早有政治野心的,在仕宦隋朝期间就开始注意交结人物,培养羽翼。史称“高祖
其他文献
【正】 一在丁玲三十年代的作品中,《意外集》是比较不为人知的。她说这个集子里的作品是“在极不安和极焦燥的里面”写的。集子中除了附录的《莎菲日记第二部》、《不算情书
【正】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人们可以彻底认识世界”,这是两个传统的哲学观点。我们认为,这两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说不能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育学研究存在着本体神话与科学神话,教育学者因而苦恼于教育学科性质的界定以及教育实践中隐藏的教育规律的探寻。随着对追寻确定性信念的质疑,教育学研究的固有价值取向日益
【正】 关心红学界现状的人都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红学这个领域的思想解放,一直是步履维艰,至今还遗留着不少尚未分清是非的“理论积案”的。八一年前后关于“文革”中
教育研究既非无能,也非万能,而有其自身的价值限度,这是由教育研究的价值本性所决定的。明于此.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或许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对待教育研究,把教育研究置于一个恰当的
【正】 近年来,在道德义务的研究上,应该说是取得了不少成就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解决,这就是与道德义务相联系的道德权利的问题。在目前的一些伦理学教科书和一
目前正在开展的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肘一些具体制度的改革,即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