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与世界对话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大爷第一次从陕北来北京旅游,他坐地铁觉得火车在地下跑很神奇,听着地铁报站“洋文”夹杂着别扭的汉语更不习惯。女儿告诉他,这是为了让各国人都能听懂。刘大爷由此懂得了,什么是国际大都市。
  
  “引进来”的压力
  
  “洋文”在当今北京,几乎举目可见。但这在30年前几乎是没有的。学英语,用英语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有这么一个至今让人反思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时候,一家企业引进了一套欧洲的先进设备,但没运转几天就出了故障。面对厚厚的“洋文”资料,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皆望“洋”兴叹。怎么办?只好花巨资请厂家派专家来处理。结果,专家远渡重洋而来,看了机器设备一眼,然后摊开双手,无奈地苦笑着说:“里边一个螺丝松了。处理办法维修书上写得很清楚,你们一看就会。何必请我来?”众人面面相觑,谁让他们不认识“洋文”呢?请专家了花10万多元,就当交学费吧。
  那时候,国门重新打开,人们睁眼看世界的愿望最为迫切。但不认识“洋文”如何看呀!像这种近似笑话的闹剧,岂只这一例。不学外语,就不能学习和应用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就不可能。这是当时举国一致的共识。
  在“科学的春天”来临之际,一个学外语的热潮很快就出现了。
  最早是恢复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出现了英语,外语作为一门必考课开始备受重视。接着,1979年,中央电视台的《学英语》节目,激发了全民学英语的第一轮热潮。
  
  “走出去”的动力
  
  在中国,一方面,是学英语热在全民的持续;另一方面,在真正需要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时,英语人才却质量下降。真正训练有素的翻译人才很缺乏,特别是高级人才、中译外人才极为短缺。在图书出版交流方面,据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7年中国引进图书达11101种,出口的图书却只有2571种,而且绝大多数是输出到了港台地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出口。
  一个国家,不可能也不需要人人都成为外语专业人才!对此,专家学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英语热是学习、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对外语的需求全面凸现。学外语不是过了,而是远远不够;另一种观点则强调,英语热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浪费。应因事因地因需而宜,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不計成本地掀起狂潮。这种观点网络支持率高达62.5%以上。
  英语学习,使得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更加便捷,而同时,汉语在世界的流行,为更多渴望了解中国的国际友人提供了方便。
  
  自我提升的需要
  
  多会一门语言,多一个谋生的技能。所以,学习英语,更多的是自我发展的需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变成了与语文、数学同样重要的一门主课。英语考得怎么样,往往决定着能否考上大学、研究生、博士……
  就英语考试而言,其中影响最深最广的还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它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性教学考试。英语教材销量是中国教育图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占图书零售市场8%以上的份额。2005年以前,中国高校明文规定:英语四级、六级不通过,不能取得学士学位、双学位和硕士学位;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招聘,英语六级证书也往往成为必要条件。学英语越来越和上学、就业密不可分了。
  而今,人们学英语的热情已是史无前例。总部位于北京的新东方英语学校,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其学员超过了百万。来这个学校的学习者大都准备参加某项国外考试,如GRE、托福和雅思等。他们认为,说一口地道的英语会增加留学机会,或提高在外企任职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拥有工程技术人才储备多、本土市场大、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等优势。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备受世人瞩目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成为博鳌亚洲论坛(BFA)2017年年会讨论的热点之一。  新工业革命下机会平等  2017年3月中国两会期间,《纽约时报》和中国欧盟商会都表示出同样的担忧,认为“中国制造2025”这项耗
韩家开始败落是在晋阳三月,以宁安侯韩千的陨落为起点。  这柄多年来悬挂在皇帝心头的利刃终于彻底折断。所有人都虎视眈眈地看着韩侯留下的位置,最后却出人意料地落在了韩侯曾经的贴身侍卫白术身上。  东家倒台,自己却摇身一变成为七万大军的统帅,这其中的联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白术接管侯府兵权后,第一道请命便是肃清泉州逆匪。而他请命之前负责这件事的,是韩侯的女儿——韩嫣。  有人不怀好意地揣测,说白术在韩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新时期的发展,带动了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的到来,则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在强起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走进了电影院,并且以近3亿的票房成绩,创造了影院纪录片的票房纪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舆论热点,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电影序曲。  政治教育并不一定就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烟火;只要找到与大众共鸣的形式
周末,妈妈心血来潮,对我说 :“我今天教你做焦叶子,这是徐州老家过年必做的点心。”“好呀!好呀!”作为资深吃货的我,高兴地直鼓掌。  妈妈准备了一个盆,五个鸡蛋,一些面粉、芝麻、糖和盐。妈妈让我先把鸡蛋搅拌均匀,再把糖放进开水融化,等水凉了,把面粉、鸡蛋和芝麻放入一起搅拌,揉成面团。妈妈教我怎么揉面团才光滑明亮:要先用一只手的根部向前推,另一只手反复揉搓大约8分钟,面团真的不黏手又光亮。  醒半个
一件提案从产生到办理,再到落实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人民政协提案工作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如何?今后的提案工作,将有怎样的考虑?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李铁林。    一份提案的办理过程    “每当我看到一份份提案,内心都会被提案形成过程中提案者的亲历、亲见、亲闻和真情实感所打动。”
陕shǎn西xī省shěnɡ秦qín岭lǐnɡ珍zhēn稀xī濒bīn危wēi动dònɡ物wù保bǎo育yù重zhònɡ点diǎn实shí验yàn室shì的de西xī北běi大dà学xué生shēnɡ命mìnɡ科kē学xué学xué院yuàn金jīn丝sī猴hóu研yán究jiū团tuán队duì历lì经jīnɡ十shí年nián研yán究jiū发fā现xiàn,秦qín嶺lǐnɡ金jīn丝sī猴
期刊
我正在厨房帮妈妈削萝卜皮时,背后响起了“呼呼呼”的声音。  我扭过头一看,吓得我魂飛魄散——锅里竟然冒着火,就像用火做的喷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大的火你不怕吗?”妈妈说:“只要离它远一点儿它就烫不到我呀!”  我的妈妈可真是一个“火”厨呀!
1月16日星期一晴  摘草莓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又去潘郎的草莓园子里摘草莓。我看到成熟的草莓都是红通通的,没有成熟的却是黄绿色的。爸爸说,草莓的样子很像鸡心。我一口咬下去,甜甜的,酸酸的!  1月21日星期六晴  有趣的车牌  今天,我还要去人民医院挂点滴。在路上,我看到了车牌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我问爸爸:“为什么车牌的颜色会不一样?”爸爸说:“你自己想一想。”我想了
北京茶儿胡同8号院的中央有一棵老国槐,高度早已超越屋顶,枝叶繁茂,四向伸展,护荫着整个院落。2012年张轲受西城区政府邀请,在大栅栏区域选一个院子进行改造时,就是因为这棵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那棵老槐树太漂亮了,我觉得简直就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一個象征。”在张轲眼里,这棵树为院子增添了不少灵气,而且还带来一种文化隐喻——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不约而同地将“槐树”与知识、学习联系在一起。建筑大师路易
今天,我的同学张诗淼过生日了。她开心地向每一位同学诉说着这个兴奋的消息,银铃般的笑声传遍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们都微笑着祝她生日快乐,我也走上前去,挽着她的胳膊,轻轻地对她说了一声:生日快乐!  吃过午饭,我惊讶地发现张诗淼安静地趴在自己的桌子上,脸上没有了灿烂的笑容。她闷闷不乐的样子,仿佛教室里大家吵吵闹闹的声音她都听不见似的。我不由得想起,每当我的生日到来时,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我的同學、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