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加上我国相关体育法律法规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同时,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相应有了增加,使得我国体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因而,技工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身体素质是民族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良好的身体素质、自觉的锻炼意识,是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强大自我的体现。因此,为了为现代社会对人材的需求,以及肩负民族的责任,为国家培养素质全面、知识过人的人才也是技工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研究目标,以往大多数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知识体系。无论是教学编班,还是课堂分组,人们心中的秩序观念还根深蒂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忽视课堂教学交往的意义,也就从根本上淡化了学生的主体观念,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此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味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没有真正考虑如何更有效地通过课堂交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挫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失去了青春的活力。
(二)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不够科学
技工学校体育课程安排不科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整体上缺乏连贯性、系统性,难以符合技工学校体育课程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安排雷同或者某些内容不必要出现等现象严重,依然沿袭原有中学的体育课通修综合模式,体育教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体育意识差,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而随着学年的升高,大部分学生参加的体育锻炼逐渐减少,导致体质状况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学习效率显著降低。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能够反过来审视教育体制,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技校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对学生進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尤其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业成绩评价上,一直是出于鉴别和排序目的的。此外,评价也是缺乏公平性,还存在依靠老师的心情来进行评价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懂啊技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因此,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并非反应出学生努力的结果,更多地是反映学生的先天身体能力,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无须任何努力,就能获得优异的考核分数,但对一些身体条件先天不足的学生来说,即使他们尽最大努力,优良的考核分数也与他们无缘,以此决定评价的结果同样有失公正的。由此可见,传统的技校体育教学评价已经成为阻碍技校体育发展的一个亟待改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进行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资源开发必须遵照一定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进行
在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遵照一定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进行,才能切实地提高技工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也就是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以兴趣性原则、健身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为出发点.做好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要在原则的指导下,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挖掘课程潜力,做好课程教学工作。同时,体育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的理想和体育课程的办学宗旨,比严格按照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同时还要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方向,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符合体育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心理逻辑,从而切实地提高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率。
(二)提高体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技工学校教学过程中也要努力提高体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重视体育教学。将体育与美育、德育、智育、劳育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素质化教育的科学教育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详细制定学校的工作计划,在开学之初就对体育工作的进行规划和具体安排,定期给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所以,各技工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时都应端正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思想认识。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师们更应以辛勤的劳动,为提高体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而发愤工作,努力进取,为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不断建立与完善技工学校体育工作运行的新机制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技工学校的体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体育师资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效果不太好的状况。因此,这就要求技工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时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校体育观念,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模式,充分认识发动全校教师参与学校体育的必要性,按照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他们的责权利,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体育工作运行新机制,将最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引入到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来。形成以学生为主,配合体育教师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在教师和学生会的指导下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活跃校园气氛、增进友谊的目的,并为国家所提倡的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加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先决条件。
(四)技校体育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
一般情况下,技工学校可以说是在校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前奏。如何使学生们离开校门后仍能经常性地坚持体育锻炼而受益一辈子,并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校体育应进行必要的改革,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接。体育课程的开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参与体育活动的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方式,教会运用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技工学校发展体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并促进学生的技能学习,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能状况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基底,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时,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是技工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导向。所以,这就要求技工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体育教学大纲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技校体育工作,进而促进技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红.技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之我见[J].职业.2007(27).
[2] 李培玲.浅谈技工学校体育教学[J].职业.2008(29).
[3] 金洪文.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8(12).
[4] 李海波.技工学校体育分项目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
[5] 叶武强.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J].职业.2008(03).
[6] 薛野枫.浅谈技工学校体育课存在问题与几点改革设想[J].引进与咨询.2006(07).
[7] 陶涛.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的理论建构与实践[J].体育科研.2007(03).
[8] 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9] 张慧斌,熊飞,蒙小树.高校体育课程经验资源开发与利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7(02).
一、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研究目标,以往大多数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知识体系。无论是教学编班,还是课堂分组,人们心中的秩序观念还根深蒂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忽视课堂教学交往的意义,也就从根本上淡化了学生的主体观念,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此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味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没有真正考虑如何更有效地通过课堂交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挫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失去了青春的活力。
(二)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不够科学
技工学校体育课程安排不科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整体上缺乏连贯性、系统性,难以符合技工学校体育课程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安排雷同或者某些内容不必要出现等现象严重,依然沿袭原有中学的体育课通修综合模式,体育教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体育意识差,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而随着学年的升高,大部分学生参加的体育锻炼逐渐减少,导致体质状况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学习效率显著降低。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并能够反过来审视教育体制,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技校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对学生進行合理、科学的评价,尤其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业成绩评价上,一直是出于鉴别和排序目的的。此外,评价也是缺乏公平性,还存在依靠老师的心情来进行评价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懂啊技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因此,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并非反应出学生努力的结果,更多地是反映学生的先天身体能力,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无须任何努力,就能获得优异的考核分数,但对一些身体条件先天不足的学生来说,即使他们尽最大努力,优良的考核分数也与他们无缘,以此决定评价的结果同样有失公正的。由此可见,传统的技校体育教学评价已经成为阻碍技校体育发展的一个亟待改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进行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资源开发必须遵照一定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进行
在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遵照一定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进行,才能切实地提高技工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也就是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以兴趣性原则、健身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为出发点.做好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要在原则的指导下,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挖掘课程潜力,做好课程教学工作。同时,体育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有利于实现体育教育的理想和体育课程的办学宗旨,比严格按照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同时还要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方向,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符合体育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心理逻辑,从而切实地提高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率。
(二)提高体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技工学校教学过程中也要努力提高体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重视体育教学。将体育与美育、德育、智育、劳育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素质化教育的科学教育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详细制定学校的工作计划,在开学之初就对体育工作的进行规划和具体安排,定期给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所以,各技工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时都应端正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思想认识。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师们更应以辛勤的劳动,为提高体育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而发愤工作,努力进取,为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不断建立与完善技工学校体育工作运行的新机制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技工学校的体育工作普遍存在着体育师资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效果不太好的状况。因此,这就要求技工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时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校体育观念,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模式,充分认识发动全校教师参与学校体育的必要性,按照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他们的责权利,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体育工作运行新机制,将最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引入到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来。形成以学生为主,配合体育教师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在教师和学生会的指导下经常性地开展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活跃校园气氛、增进友谊的目的,并为国家所提倡的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加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先决条件。
(四)技校体育要与终身体育相接轨
一般情况下,技工学校可以说是在校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前奏。如何使学生们离开校门后仍能经常性地坚持体育锻炼而受益一辈子,并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校体育应进行必要的改革,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接。体育课程的开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参与体育活动的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方式,教会运用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技工学校发展体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并促进学生的技能学习,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能状况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基底,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时,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是技工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导向。所以,这就要求技工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体育教学大纲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技校体育工作,进而促进技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红.技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之我见[J].职业.2007(27).
[2] 李培玲.浅谈技工学校体育教学[J].职业.2008(29).
[3] 金洪文.技工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8(12).
[4] 李海波.技工学校体育分项目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4).
[5] 叶武强.技工学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J].职业.2008(03).
[6] 薛野枫.浅谈技工学校体育课存在问题与几点改革设想[J].引进与咨询.2006(07).
[7] 陶涛.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的理论建构与实践[J].体育科研.2007(03).
[8] 陈莉.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9] 张慧斌,熊飞,蒙小树.高校体育课程经验资源开发与利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