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消化道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和预后。
方法选取199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恶性消化道实体肿瘤65例,收集患儿发病部位、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随访时间、随访截止日生存状态等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手段及预后,随访时间至2017年12月31日。
结果65例患儿中,肝脏肿瘤最常见[36例(55.38%)],其次是直肠11例(16.92%)、结肠6例(9.23%)、胰腺5例(7.69%)、胃3例(4.62%),食管、胆囊、回肠、阑尾各1例。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男女之比为1.321.00。胚胎性肿瘤发病年龄偏小,上皮性癌发病年龄偏大。腹胀、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占66.15%(43/65例)。Ⅳ期肿瘤占41.5%(27/65例)。根治和姑息手术治疗是最主要手段[50例(76.92%)]。1年、2年、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60.7%、31.0%、18.8%。结肠癌、直肠癌OS均高于肝细胞癌(χ2=6.268,P=0.012;χ2=11.772,P=0.001)。手术联合化放疗组患儿生存期最长,单纯化疗组最短,但单纯手术、单纯化疗、手术联合化疗、手术联合化放疗4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消化道恶性实体肿瘤预后差,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尽早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对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