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人生

来源 :花样盛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hapter One:No Smile & No joke
  陈妍决定要一个孩子。
  晚上,她和梁以名说这件事的时候,梁以名有点喜出望外加不可思议。结婚十年,他对这个愿望,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今天这个平凡、普通、没有任何名头意义的星期三的晚上,陈妍却主动提出来,多少有些不真实。
  他问:“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
  陈妍答:“你觉得我是个开玩笑的人吗?”
  陈妍的确是很少开玩笑的人,或者说,她根本不开玩笑。身为德国某糖果公司的销售总监,她需要的是一丝不苟。公司里广为流传着一句不近人情的名言——“微笑是留给客户用的,想看拿业绩来换”,就出自陈妍之口。
  时间退回7个小时之前,陈妍坐在Tobias的办公室里,不温不火地质问他:“我要一个理由,为什么副总不是我?”
  Tobias是外方总经理,说一口浓重的德腔英文。他说:“抱歉,我无法回答你,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
  “Tobias,我跟着你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业绩也有目共睹。我希望你能以朋友身份回答我。”
  Tobias微笑着耸了耸肩,说:“妍,升职考查不是只看业绩就可以,综合评分,你还不够高。”
  陈妍清楚,现在的Tobias不太在意业绩了,自然也就不介意得罪自己。因为他在中国的任期还有5个月。这5个月,只要风平浪静,无事无灾就好。回了德国,他就可以功成身退,颐养天年。
  不过,即便Tobias不说,陈妍还是从别人的嘴里听到了消息。人事经理Ada在餐厅里,直言不讳的点给了她。37岁,已经到了生子的临界线。这样的高职交在她手上,一个产假放下来,公司拖不起。
  陈妍说:“谁说我要生了?”
  Ada说:“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几率。放在你身上,再小也是有可能。但放在男人身上,生孩子的几率就是零。”
  “我不会就这么算了,我会向总公司投诉。”
  “我看你还是就这么算了吧。有这样的闲心和精力,不如趁早把孩子生了。一劳永逸。”
  陈妍扯了扯嘴角说:“大不了跳一家。真当我非一棵树上吊死吗?”
  Ada轻声叹了口气说:“只要你是女人,跳到哪儿都一样。”
  陈妍沉默了。
  因为不甘抵不过现实。
  
Chapter Two:背叛 & 背叛
  当然,不论出于什么目的,陈妍肯生,梁以名都是高兴的。梁以名和陈妍是大学校友,在社会上打拼一圈,又回到母校任教。当初他喜欢的,就是陈妍个性里的独立,而现在怕的,却是这份独立附带的独断专行。二十年的恋爱,十年婚姻,吵过,也冷过。32岁那年,梁以名还不可免俗地上演了一段婚外情。
  梁以名对此有许多名目理由,比如,娶了你和没娶有区别吗?你尊重过我吗?你在意过这个家吗?你给过我妻子该的有温柔吗?你连孩子都不愿意生……
  陈妍默默听着,就有些心灰意懒了。她冷然地问了一句:“你是想离吗?”
  梁以名哑了。
  感情上,他自然还有割舍不断的情份。事业上,也正值他拼杀副教授的关键时刻,闹不起绯闻。所以这段婚姻是离不了的。陈妍没能力分辨爱情的虚实真假,但她对藏在两人之间的利害关系,看得分外清楚。
  她又问:“如果你是想挽留这段婚姻,我怎么听不出一点道歉的意思呢?”
  梁以名继续沉默了一会儿,垂目说:“对不起。我错了,咱们重新开始吧。”
  陈妍也问过自己,为什么不离?这不太像自己的性格。尽管她不是个爱情至上的人,但也一向眼里揉不得沙子。后来,她想通了。她不是不再相信爱情,而是看透了男人。再找一个又能怎样?也不过是重新经历一番相爱到背叛的轮回。而事业上,她也离不开这段婚姻。一个身处中高层的单身女人,太易遭人非议。她同样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做背景。因此,她和梁以名各怀心事,各取所需,精诚合作一出温暖有爱的家庭剧。他们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只是每当陈妍面对梁以名的时候,眼里总带着一丝挥之不散的鄙夷。
  副总名单公布之后,陈妍万分低落。工作像是她另一个情人,背叛了她。下午5点,陈妍准时下班了。全办公室都稀奇地看她。不加班的陈妍,多少有点不正常。其实,她自己也不太习惯,天光大亮的回家。
  一进门,陈妍就听见浴室里传来哗哗的水声。客厅的茶几上,放着新买的“万艾可”。
  梁以名哼着歌,从浴室走出来,看见她吓了一跳,说:“诶?这么早就回来了?”
  显然他是在为晚上的造人计划铺垫前情。
  陈妍看了看桌子上的小蓝片,又看了看洗得白白胖胖,芬芳四溢地梁以名,忽然很不厚道地笑场了。
  
Chapter Three:平静 & 不平静
  陈妍是三月怀孕的,狂吐一个月才镇定下来。这个消息令全公司都轰动了。陈妍也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生孩子是个奇迹。爱情在的时候,她也不是没有过计划,然而当婚姻只剩下空壳,她断然取消了执行的可能。她相信没有感情的家庭,孩子不会幸福。现在孩子来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六月显怀,工作重心开始明显地从她身上转移走了。陈妍做足了心理准理,让自己当一个闲人。周末,她在一家健身中心,报名了孕妇瑜伽。不过授课的是位男老师。第一天上课,他就走过来,笑盈盈地说:“陈妍,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陈妍愣了一下,说:“你是……曾朗。”
  曾朗是陈妍的初恋,学生时代一度暗恋爱慕的乐团队长。只是他身上曾经的疯狂飞扬不在了,多了一份温润的内敛与柔和。陈妍看着曾朗光洁的脸,无不感慨地说:“真是不公平,你怎么还这么年轻。”
  曾朗朗声笑了。
  那天晚上,曾朗请陈妍吃饭,很清雅的素食馆,西芹、苋兰,一片草色。两人讲各自的经历,时间飞快而过。梁以名打来电话的时候,竟已是9点。临分别,曾朗对陈妍比了个左六右四的手势。陈妍问:“什么意思?”
  曾朗说:“这是你和我说话时抱怨的比例。六成都是不满意。这样很容易老啊。”
  “有这么高吗?”陈妍挑了挑眉梢。
  “我说没有,你就信吗?”
  “讲话这么有玄机,是准备当和尚吗?”
  “玄机这事呢,要见仁见智,但我的确在攒钱,准备去印度当一段时间和尚。”
  这一晚,陈妍有一点失眠了。尽管曾朗的性情和从前大相径庭,但依然让陈妍的心脏,有久违的悸动。起夜回来的梁以名,爬上床说:“笑什么呢?”
  陈妍下意识的摸了摸脸说:“没有啊。”
  “明明在笑嘛。”
  “你睡还是不睡?”
  于是梁以名关灯安静了,轻缓低沉的黑暗中,只剩陈妍的心,还不平静。
  
Chapter Four:过程 & 结果
  再和曾朗见面,是在一周之后。这天课后,曾朗要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问陈妍有没有兴趣参加。原本陈妍是没兴趣的。但有了曾朗的邀请,兴趣也就来了。那是个保护伴侣动物,拒食猫狗肉的活动。参加者大多是在校读书的学生,每个人都要当街发放传单。如果时间倒退15年,陈妍可以做他们中的一员,但现在,她只愿坐在一旁,看曾朗拿着大把传单,喊口号。那一刻,她恍然明白曾朗何以这样年轻。因在他心里,还怀藏着少年似的热情。
  回程的路上,她对曾朗说:“这有意义吗?”
  曾朗依旧拿出那副腔调说:“我说没有,你就信吗?”
  陈妍顿了一下说:“我帮你联系下我们公司的市场部吧。让他们赞助你们一些实物。”
  “如果真可以,你不如赞助一下我们做义工的儿童福利院吧。那里的孩子更爱你家公司的糖。”
  “喂,你参加了多少公益组织,将来要当慈善家吗?”
  “我呢……不准备做什么,我只想做个开心的人。”曾朗忽然停下来,望着陈妍说:“知道吗?陈妍。你活得不开心,就是因为你做每一件事都太有目的性。工作上可以只要结果。但生活里却要尽情体会过程。缓释药片懂吗?做人也是一样,立竿见影的药效多半不持久,要学会把自己放缓一点,慢一点。其实人的一生如果只看目的的话,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不懂得体味过程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等于零。”
  这天晚上,陈妍再次为曾朗睡不着了,只是前一次,因重逢的悸动,这次却是为那番告诫。她躺在床上,心不在焉地翻着书,台灯亮在身边,散着晕黄的光。梁以名很快察觉到了她异动,问:“喂,想什么呢?”
  陈妍顿了顿,把重遇曾朗的事,讲给了他。
  她说:“我告诉你,是因为我心里坦荡。”
  梁以名却弯弯嘴角,学着曾朗的腔调,说:“你说坦荡,我就信吗?你和我好像已经好久没开过玩笑了吧。”
  陈妍钻进被子说:“无聊,睡觉去。”
  于是房间又安静的黑了。
  
Chapter Five:心路 & 新路
  怀孕让陈妍终于有了可以静下来的时间,细细回想这几年。也许曾朗说得没错。她用业绩的高点,替换了奋斗的欣喜。她用出轨的结局,替换了爱情的过程。一个连玩笑都不开的婚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一个没有乐趣的家庭,所谓天长地久,不过是间牢笼。
  那段时间,梁以名开始热衷起装修。他要把一间南向的客房改成婴儿房。拿到五张设计图的那天,梁以名一一摆在书桌上,举棋不定。陈妍走过去,说:“我觉得橙色这个蛮好的,男孩女孩都适合。”
  梁以名抬头看她,眼神里掠过一丝诧异。这几年,房子也换过两套,装修的建议,陈妍没给过一条。
  梁以名说:“有点不像你风格啊。”
  陈妍在他身边坐下来说:“以名,我觉得……我一直差你一句对不起。”
  梁以名愣住了,半晌不知该说点什么。但他心里知道,干涸N久的爱情,悄然回来了。
  陈妍在十二月,生下一个男孩,再上班已是二月。重新坐在办公室里,忽然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公司资助全市12家儿童福利院的项目,在陈妍的促成下,终于姗姗上马了。但曾朗却已攒足路费,飞去了印度。Tobias在八月,任满回国,接替他的新boss是个澳洲人,有个响当当的中文名,詹邦德。很明显,不论人际关系,还是公司地位,陈妍都要重头来过,但她的心里,却没了从前那蒸腾不安的焦躁。
  Ada在茶水间遇见她,说:“感觉你生了孩子之后,完全不一样了。”
  陈妍没有答,只是从手袋里摸出一张名信片对着Ada晃了晃。那是从新德里寄来的,上面写着:生活的繁累,工作的紧张,都不该是你放弃内心从容的理由。
  是的,如今这已是陈妍的座右铭。她很庆幸自己在四十岁到来之前,找到了一条怡然自得的新之心路。
  Ada问:“谁寄给你的?这么高深。”
  陈妍微笑着说:“一个我曾经暗恋过的和尚。”
其他文献
有时候我想,如果空降一批瑞典男人到中国,可能很快就会被扑抢一空,比iPhone的任何一代产品都抢手。  某个隆冬的早晨,我在斯德哥尔摩城市中心的湖边散步。看到一个高大健康金发碧眼的年轻父亲,推着婴儿车沿着湖边跑步。那个场景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标准丈夫”的图形。  在去瑞典之前,同事笑话正在做十字绣的我。她说,把十字绣带去斯德哥尔摩街头,在咖啡厅里飞针走线,瑞典男人必然会被这“神秘的东方公主
期刊
小象对大象说:“妈妈,我长牙了!”“……”“妈妈,我长牙了!!”“……”“妈妈,我长牙了!!!”“……”有一种成长让母亲担心和流泪。@我不想不想长大    主人出车祸后,那只萨摩耶没日没夜地守候在主人出事的街道旁,直到最后昏倒了过去。醒来时它竟奇迹般地看到它的主人又一次像那天一样走在马路中间,一辆货车正朝他开去。萨摩耶快速向前撞开它的主人,车从它身上碾了过去。它死后,主人失魂落魄了好几天。一个月后
期刊
从情人到亲人  从玫瑰到西兰花,  从小心肝到娃儿她妈,  自从戴上戒指开始,我们就进入后情人时代  天天相见,却不一定心心相印  朝夕相处中,许多深情的痴情的话,需要找个机会表达  我们不是你侬我侬的情人,我们是相濡以沫的亲人  我们不刻意过情人节,而是想以节日的名义变回情人  吃吃饭  送送礼  跳跳舞  谈谈情  ……  将爱进行到底  有人说,六十岁的爱情才是携手相知的幸福;又有人说,六十
期刊
把十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放到荒岛上,三个月后,只见男人们做了一顶轿子抬着那个女人在玩耍,女人顾盼生情、娇媚动人!再把十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放到荒岛上,三个月后,只见女人们围着棵椰子树,有往上丢石头的,有拿果子逗乐的,但见那个男人瘦得像猴子,抱住树死也不肯下来! 你从这个故事里读到些什么?  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类,男人和女人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男人统治这个世界,但21世纪以来,更多女人
期刊
词条解释:职场伴侣,指一种办公室伴侣的异性同事关系,他们没有情感纠葛,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融洽了同事关系。但拿捏不好,很容易引发争议,影响到各自原来的工作和生活。她∕他怎么说完美职场需要黄金搭档  MR万 某外资公司市场部总监,42岁  宝莲跟了我近十年,从一个小助理做到高级秘书,我也从一个部门经理到了市场部总监。我们两人的合作非常好,我的性格外向善于交际,但在小节上有所疏忽,宝莲心思细腻又沉稳,
期刊
心细之处即田园 心灵牧歌  荷兰牧歌作者:丘彦明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栋别墅归隐田园是很多人的梦想,然却很少人能实现,原因除了赚不够钱外,耐不住田园的寂寞也是重要一点。固然,在都市里,早起赶车,上午会议,中午快餐,下午客户,晚上应酬,忙得自己不敢想象——可,现代田园生活也并非无所事事:早上顾不上刷牙洗脸,便急于观察昨夜停靠在屋前的万只雁群;发现屋檐停落几只新面孔鸟,匆忙翻查工具书查它
期刊
Clara写意  上世纪 70年代末生。曾经的外企职业经理人,今天的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著有散文集《你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长大》。  职场上不是没有朋友,但绝对没有可以无话不说的朋友。  在职场上,怎样快速得到晋升?标准答案当然是靠业绩。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有捷径可走,很著名的就是这一条:跟对人。  我见过最紧迫的跟人是在上一家公司。彼时公司里的高层动荡,美系大老板即将铩羽回家,而他的继任者——成功
期刊
孙二娘  很闷的魔羯女,永远学不会与陌生人找到恰当话题。朋友评价:“小刀子一样聪明,却豆腐一样迷糊。”目前暂居江南。  年轻时爱面子,失恋了吵架了总觉得说出去丢脸,现在我可不管,脸重要命更重要。  吐槽是次等重要的大事  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有一天,陈姐打电话找我,说她血压突然间飙得很高,一周都没降下来,想来我们这儿住院。我很纳闷,因为我任职的是一家中医院,陈姐的丈夫是位高官,他们有事都去省人民医院
期刊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衣服吗?它们都是你能穿得到的吗?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食物吗?不是常直到清理冰箱时才发觉许多已过期吗?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杂物吗?摆在家里不觉得拥堵吗?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次会面吗?它会令你开心吗?    生活在德国一位名叫史维美的妇女,从15年前,开始进行以物换物的方式过活,之后就再也没花过钱。曾经历过战乱的史维美觉得这种没有金钱限制的生活可以使她获得更多的自由。“身不增长心增持”其实
期刊
这期“Bloom Man”人选确定为刘慈欣时,他的《三体》刚获“雨果奖”。这个人选的确定,也让我兴奋了一阵。早在获奖之前,《三体》在国内科幻界的地位,便可用我向来深恶的“震撼”一词形容。  感谢特约记者夕二,她的采访做得到位,让我们通过文字看见了一个精彩的刘慈欣:面对媒体记者,他的言辞朴素到呆板;面对科幻写作,他能保持永不停止的探索和冷静克制的思考;他是妻子眼中的寻常丈夫,是领导眼中的普通员工,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