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特殊天象组合期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的研究表明,太阳活动强弱与地震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不过,两者的相关性往往随地区而有所不同。比如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地震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就不一样。因此,在作地震预测时必须给予注意。目前正处在太阳活动第22周(偶数周)的峰年之后。按黑子相对数的年平均值来看,1989年(峰年)为157.6,以后逐年减少,1992年约为94,1993年活动更弱,有时出现连续几天无黑子的状况。由此估计,1994年太阳活动将进一步降低,但不会是太阳活动的谷年。
其他文献
基于DES的D-自动机模型,提出一种带约束条件的最优监控综合问题,然后分别讨论了逻辑监控与时序监控下该问题解的存在性与求解的方法.结果表明,时序监控优于逻辑监控方法.
期刊
本文描述强震地面运动持续时间的几个经验模型。我们将运动函数,f(t)的持续时间定义为积分inegtral from n=0 to 1(f~2(τ)dτ)达到其最终数值的重要部分的时间间隔的总和,此处,f(t)为加速度、速度或位移。所有记录均通过12个窄滤波器进行带通滤波,而强震地面运动的持续时间系在这些频带分别进行研究。除了震级、震中距等传统参数之外,还考虑其他三个参数,这些参数描述围绕着记录台站
期刊
本文使用改进的金井清功率谱密度函数,模拟地震地面运动的功率谱。根据实际地震加速度记录的功率谱,采用非线性函数的最小二乘法,确定了两种场地条件的改进的金井清谱的参数。获得的两种场地条件的改进的金井清谱和实际地震记录谱符合较好;它们不仅可以用于中高频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而且还可用于低频结构的这种反应分析。
期刊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国家教委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对本次会议十分重视和支持。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50多个单位、120多位与会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
期刊
本文应用随机摄动法分析了地基土-非线性单自由度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随机临界地震激励和对应的临界地震响应,导出了相应于平稳高斯过程的有关计算公式。作为算例,计算了一水塔结构的随机临界地震响应,结合干稳过滤白噪声随机地震动模型,计算了水塔的地震响应,并与其随机临界地震响应作了比较,从而对随机临界地震响应分析法的可靠性作了进一步的定量评估。
期刊
本文定义地震的时空距D_(ST)和时空转换系数C为:D_(ST)~2=d~2+C~2(△t)~2,d为序列中连续发生的两次地震的空间距,△t为时间间隔。采用60年代来发生在我国5级以上有详细目录的地震序列23个,分别计算了主震后1天、2—3天,4—7天内C的平均值C_1,C_2,C_3,计算中取D_(ST)为相应时间段内地震空间距的最大值。结果表明:(1)若C_1>C_2>C_3,则无强余震发生;
期刊
本文研究了不同地震序列类型的早期特征。得到了利用地震序列第一天特征来判别地震类型的两个指标:地震频度N和震级级差△M。研究结果表明,这两项指标简单明了,使用方便,且具有较好的判别效果,对地震现场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本文对我国东部十几次中强震前地震活动的中期和短期(短临)平静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中期平静,使用了归一化的N—t和L—t图,及地震活动统计量β_n,由此定量确定中期平静的时间段。对短期平静,使用了归一化的N—t和L—t曲线,并结合主震前小震活动集中分布确定短期(短临)平静及未来主震的可能位置,根据研究区域内发生的标志地震震级估计未来主震的震级。本文还总结了中强震前几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方式,但总的特
期刊
根据36个初选问题的Wallen评分,精选出10项能突出表现地震序列的特征参数作为指标,采用FCM模糊聚类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将地震序列分为两类:Ⅰ类为M≥6.0强震后六个月内还有震级为M≥5.0的强震发生;Ⅱ类为M≥6.0强震后六个月内无M≥5.0地震。以中国大陆地区1966年以来的26次M≥6.0强震序列建立震后判别模型,然后以近期发生的8次强震序列进行了外推检验。
期刊
本文通过实验及机理的分析研究表明:1.测汞仪气路中硅胶管对汞的吸附水平受其本身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吸附汞的能力下降,释放其吸附汞的速度加快。在一定的温度下,硅胶管存在一个管内吸附汞与通过其中的气体中汞的释放和吸附的动平衡;2.观测室温度的变化,除通过影响仪器气路(如硅胶管等)的温度进而影响观测结果外,主要是影响观测室内壁汞进入空气的量,而影响空气汞本底,严重时可引起本底值发生数十倍的变化;3.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