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日用语”与西周早期叙事方式的萌芽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人以干支纪日,其纪日用语仅用以满足占卜所需,没有明确的线性叙事意图,也未发展出成型的历时叙事方式。周人则习惯于月相纪日法,在西周建制以后,既以干支日号承袭了殷商历制,又将月相名糅入纪日用语,建立起新的纪日范式。随着宗法制在西周早中期的建立和完善,周人产生了历史叙事的需求。为了将散落在各个时间点的事件编次为具有因果关联的历史,在西周早中期的部分铭文及传世文献中,周人以纪日用语在篇首设定时间起点,借助""字结构建立起时间连续性,以使不同性质、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事件遵照时间逻辑相互关联。"以时系事"为历史文献的写作提供了有效的话语方式。
其他文献
由顾之京、高献红据叶嘉莹先生听顾随课笔记整理编订的《驼庵诗话》问世已历三十载.这部著作是从叶嘉莹先生的笔记中摘录、编排出来的,内容涉及诗学理论、对中国诗歌的总体看法,以及对自诗、骚以降迄于王国维等历代著名诗词作家的精要的评论,尤以唐诗、宋词部分为重,精见迭出,要言不烦.《驼庵诗话》虽极精彩,但对于古典文学基础不深,对顾随的著作、学术思想体系缺乏深入了解的读者,要透过其中简练的言语,领悟顾随的学思,并不容易.
期刊
ISBN 978-7-5201-8546-2本书着眼于词学研究的三个重要角度,即文献研究、史论研究和审美研究,此外也重视词学批评方法的探索,并且尝试用批评方法作为桥梁和纽带,把文献、史论与审美联结起来,形成了一条层次分明、方向清晰、比较完整的词学研究路径.
期刊
ISBN 978-7-5201-7839-6本书主要探讨词曲文体间的交互关系.明代既是词体文学的低谷期,又是戏曲的辉煌时代,二者同为音乐文学,长期交融共生.大量词作寄生于戏曲中,并承担"开场"等特定的结构功能或情节功能,它们具有相当可观的文学价值和词史意义.明代戏曲审美与批评,深受词学理论传统的影响.
期刊
近日,《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编辑部接到公安机关通报,诈骗团伙伪造编辑部公章,冒用两个编辑部的名义,发布虚假《稿件采用通知》,骗取作者钱财,给当事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目前警方已立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处理中.此前,两个编辑部曾多次分别在投稿网站和期刊上发布《严正声明》,提请广大读者和作者慎重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切勿上当受骗.
期刊
传统见证观认为,见证文学必须坚持纪实原则,拒绝虚构.但在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影响下,这样的见证文学观正在遭到质疑,从而导致对见证文学之真实性的重新理解.首先,真实与虚构、亲历记忆与非亲历记忆的相互缠绕、混合,是西方自传书写中后现代转向的一个关键表征,并且具有心理学上的依据.其次,见证文学见证的是一个个的个体在极权主义极端环境下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性.这意味着见证文学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人物内心,其真实性诉求不能排斥个人化的主观心理真实.最后,文学见证作为词语的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叙述技巧使材料生成为作品,
在文学理论思潮中,巴赫金是一座无法绕开的高峰,其理论成为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财富之一被人津津乐道——人们不仅惊异于其文论话语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怪异,还惊喜地发现无论哪家哪派,几乎都可从他那里找到思想的共鸣点.理解巴赫金,也便成为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思维迷宫,破解全球化格局中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理论相互影响和接受、变形与新生之谜的一把钥匙.研究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影响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反观中国学界对巴赫金理论(进而也包括对所有外国文学理论)的接受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内容、规范、方法、价值等进行的一次较为完整的总结和反思,作者既注重对古典文献学传统的继承,又强调对西方和现代史料学经验的借鉴,更强调文学史料学自身的特性;既强调旧法新用,又注重吸收新的方法;既注重介绍可以言明的技艺,又提倡"默会知识"的支援,力图以"史料批判"的理论重新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
期刊
期刊
2021年10月出版ISBN978-7-5201-9064-0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者以及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坊间对郭沫若的的认识多有偏差,将郭沫若塑造成"两面人""墙头草"等形象,诸多言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之上.本书对于一个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他问题上的种种"流言"与"抹黑",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
期刊
“转向”是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末期出现的思想现象。鲁迅对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转向”情况相当关注,而且在与日本友人谈话中也常用“转向”一词来描述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脱离者,同时对中日两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之间的差异也有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在东亚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范畴中讨论“转向”问题时,不可忽视的是一直关注该问题的“鲁迅之眼”。鲁迅的日本友人于1936年先后发表的两篇访谈录,即原胜《紧邻鲁迅先生》与鹿地亘《跟鲁迅谈话》涉及鲁迅对“转向”问题的基本看法,它们与同时代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可探讨鲁迅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