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必须牢牢抓住作品中的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必须牢牢地抓住作品中的“情”这根线,深入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深切地感受作品的震撼力,才能真正读懂作品,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歌可以说是最辉煌、最具有深远影响的。它的魅力正在于那凝练的诗句中所带给人的震撼力。“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阳关曲》),频频的劝酒中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难舍难分,对友人今后孤寂生活的关怀牵挂,读来顿使人百感交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种日夜思念戌守边疆、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不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能不让人感到一种深沉、悲壮的震撼吗?创造鲜明、可感的形象,并融入诗人的情思和感受,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我们读诗、欣赏诗,也正是要感受出诗人所融入其中的这种给以震撼的情思,与诗人产生共鸣。请看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这一两年的囚禁生活,对于李煜来说,当然是难堪的了,所以词的一开头便极其悲愤地呼天而问:“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人多以为是良辰美景;然而作者却无可奈何地呼号“何时了”。在月明之夜,抚今追昔,如烟的往事将在这无尽的“春花秋月”之中,给予自己无穷的精神折磨,它又怎能“回首”?又怎能不呼天而问:这难熬的幽禁岁月,什么时候才是终了?这首词从景、情、人三个方面着手,极写变化之大、痛苦之深,从而逼出结句的一个“愁”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问一答,写尽人间愁思。这种“愁思”,在我们品读时,怎能不被其深深震撼呢?“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是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一一哲学手稿》中的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就要深入到作家的内心世界,与作家的心灵融为一体,要透过作品去感受作者所融入其中的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的情感。这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鉴赏力,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王愿坚在谈到《七根火柴》的构思过程时说:“对于长征生活,我的理解是,这样特殊的艰苦环境中,要求红军战士有更大的毅力和坚韧的力量。这种力量从何而来?长征的参加者所作出的回答是:建筑在高度阶级觉悟基础之上的、对革命事业、对革命集体的无限衷心,和由这种集体主义产生的高度的阶级的爱。为了集体,为了战友,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以至自己的生命。就是这种精神照耀着,使他们,使革命军队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苦,走向胜利。”(引自《解放军文艺》1959年6月)作者用了许多笔墨去渲染、烘托的这个主题,正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一股强烈的赞颂、讴歌之情,也正是这篇短篇小说给人以震撼力之所在。没有作者所创设的特殊环境,没有特定的话语,没有特别的动作,就没有感动人的形象,就没有给人以震撼的主题,也就没有让人感到震撼的情感了。阅读时,若抓住环境、语言、动作等要素,深入地体会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深切地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所带给人的震撼,就真正读出了作品的意蕴。
  “文学是人学。”阅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本着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进行共鸣的出发点,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真的、细致的诵读和玩味,让心灵去感应作品中的情感的撞击和震撼,这样,才能感受到文学艺术作品的艺术的魅力,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文学作品阅读的快感。
  
  李秀珍,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采访时间:2009年11月23日至11月25日吉家四兄弟巧得很,采访吉龙兵时得知,他们一家子都在这个连队。这一点让我们喜出望外。11月23日下午,因为交通不便,我们赶到他家时,天已全
记得萨特有一本书,名为《论道德的不道德》。只是至今未能见到中译,但又似乎不必读,便能领受这位大哲学家的意思。萨特的另一些书,我也是这样几乎不读而悟得的,似乎彼此有一种无须言语沟通的默契,便如禅。  其实,哲学的阐释,原非我们这些俗人能够与需要了解的,若干结论,已够体味和受用。便如这道德的不道德论,倘使以个体为本位去看,确是至理。人既受道德束缚,而非出于至性行某事,则其中必有虚伪的成分,亦即不道德。
<正> 竹内良知(1919—)是当代日本知名哲学家。1919年出生于日本大分县,1938年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1941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翌年转文部省工作,1946年应聘为松本高校教员,1950年为名古屋大学副教授,1977年以后任关西大学哲学教授,1989年退休。竹内先生专事哲学研究40多年,学术成果颇丰,其主要著作有《昭和思想史》(主编)、
谈及江南,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山,想到水,仿佛江南的一切都是山叠的,水捏的,粗犷壮美又纯净透明,让人一看就有心旷神怡的感受。山水造就了一个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古镇,因为古
去县城卖麻线的头天晚上,母亲问我,明天敢不敢去赶温江?我不假思索一口回答:敢。母亲说,你一人去,妈不带你,生产队活路忙,队长不准假。母亲又说,过两天五叔结婚,家里没钱赶礼,就指望这十斤麻线了。我犹豫了,我一个人从来没赶过县城,虽然去过几次,都是跟着母亲去的,有母亲在一起,就不怕走掉。母亲又问我,敢不敢去卖麻线?我硬着头皮说,敢。母亲便拍了拍我的光脑壳说,洗脚睡觉,明天赶场卖麻线。  我躺在床上睡不
2月《中国经济雷达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间弹性系数为9.7588(见图1)。其中,中国经济指数为017602,环比下降0.0036个指数点,下降0.4713%。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17899%,环比下降0.0258个百分点,下降0.3301%。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同步下降,中国经济增长下降速度小于中国经济指数下降速度,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趋于下降。  目
<正> 题为“费尔巴哈和哲学的未来”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8日至14日在联邦德国的比勒菲尔德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举行。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瑞士、意大利等18个国家的共约60名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大会有5个中心议题:费尔巴哈论自然、论宗教、论人道主义,费尔巴哈与他的时代,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会者们围绕这5个题目,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并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一些具有新意的论点和所提出的带有启迪性的问题综合报道如下。
四川是全国兵员大省,省涉军维权工作通过制定专向政策,创新制度机制,采取特殊举措,实施坚强领导,推动了涉军维权工作的有效开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点的维权路子。一是开
在四川东北部,有一位深受军民爱戴的好书记,他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县142万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管武装、抓武装,着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每天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赵永胜总会庄重地将五星红旗升起在农九师163团民兵哨所上空。2005年8月,农九师人武部与塔城军分区商定,在163团设立民兵哨所。哨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