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乐善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kp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无锡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文化世家。家族文化对于文化世家的延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无锡华氏家族源远流长,形成了“尚德乐善”的家族文化,影响着一代代的华氏族人。华氏家族形成的家族文化在当代的教育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无锡华氏;家族文化;尚德乐善;家风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1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SJSZ256)。*为本文通讯作者
  一
  几千年来,在南北交融中,无锡不断发展,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形成了一批望族。洪亮吉在《储氏族谱序》中曾说过:“望族‘或占一乡,或占一镇,即小有迁徙,亦不出数百里之外’。”[1]华氏当然符合这个条件。无论是居于乡间还是城市,多累世同居,即使析居也相距不远,聚集在荡口、东亭等地。无锡地方的诸多望族,以诗书传家,涌现了无数俊杰。在诸望族中,华氏素以世代行善闻名,立足地方,效力乡里,做出贡献。
  一个大家族能绵延繁盛,世代不衰,不单单是外界的经济、政治地位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精神支持。此种精神在数代之中不断积累,凝聚成家风,影响于后世。在漫长的历史中,华氏家族形成了尚德乐善、忠孝友悌、惠济乡里的良好家族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除了学校之外,尚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古代同样受到重视,为教育子弟为人处世,在社会上更好发展,家族中的长辈贤人,编写家训,传之子孙,熏陶家风。家训之中,既浓缩了长辈们的人生经验,更有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对思想的归纳。无锡华氏尤其注重子女学校教育,不管任何时代,都努力寻求良师,使子弟得有教育,有所成就。
  望族的背后,更有着成熟家训、家规的约束、督促,有着良好家风的熏陶。华悰韦华总结人生经验,为后世子孙虑者,成《虑得集》。“虑得集者,华贞固先生所以训其子孙者也。”[2]
  在《慮得集》中,华悰韦华对华氏子弟提出了系列要求,为后世子孙所遵从。华悰韦华在《虑得集》中就家族事务,从经济理财到为人处世,均做了详细陈述。“田地户产,该科税粮,须是从实。”“凡遇事,务需要明白恭问,具陈情实。”“凡闻见言是非,先究何从何来,即时明白。”“增拓田产,置买储物,宜使兄弟通知。”“处事接物,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华氏自南宋回迁后,虽有出仕者,但多布衣终身,不慕荣华者。对于子孙,华悰韦华提出建议:“惟愿子孙勤耕纳赋,守分养亲,力行德义,以尽庶人之道尔。”[4]如果子孙确实德才兼备,科举顺达,则也可以出仕,但务必要忠君爱国,为民效命。
  广为后世所知的华太师华察,其父华谨,“惇学训子,日延四方名士与居,丰其馆谷,令极意学。”[5]后来华察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要求极严,虽然宠爱幼子华叔阳,却从不骄纵,使华叔阳成为明代最年轻的进士。再如华恩,字承之,号愚坦,“生平笃于教子”[6]。
  华氏家族文化,孝义并举。依照传统社会理念,爱有等差,先对身边亲人尽孝,一层层递延而开,扩展至家族、地方、社会,方为爱之本性。对血缘亲族的尽孝是一种担当,参与宗族、地方的各类公益事业,为地方效力,则是另一种担当,孝与义并存,两种担当系于一身,此乃人立于天地之道。华氏在无锡地方上乐善好施,惠济乡里,明清两代,有十三人被崇祀为乡贤,荣耀于地方,这是华氏良好家风的结果,也是华氏名望的标志。
  二
  华氏乡贤在各类地方事务中积极出力。无锡历史上遭遇过许多天灾,如干旱、雨灾、旱灾、地震、水患、瘟疫、冰雹等各类灾害。各类灾患频频发生,县志中载明代各类较大的天灾人祸有七十九起,清代各类灾患六十六起。在灾患之中,具备条件的华氏族人伸出援手,赈济地方。
  如明代华山,字仁甫,号静庵,成化乙未进士。在各地为官时,清廉自好,不畏豪强,惩戒不法之徒。当饥荒之时,他从各地调集粮草,赈济民众,安抚流民。华山去世之后,经地方上公举,崇祀为乡贤。华金,字子宣,号嵩峰,在通州、云南等地为官时,“严整慎密,不以烦民”。为官多年后辞职返乡,家居二十年,“不轻入城府,邑大夫或就见,言不及私。”他友爱二弟,雍睦无间,于族属孤鳏贫苦,多所赈济,“生平不殖货,家居不治垣屋。”[7]华金去世之后,经士绅公举,崇祀乡贤。
  除了被推为乡贤者之外,众多华氏族人在地方上从事于公益慈善,践行华氏家训。元代华诠,乐善好施,设义学、义仓,乡人赖之。华璞“岁饥输粟千石,以赈而不秩”。明代如华守吉“敦本尚义,出粟赈饥”,华守方“湖决堤,出粟二千斛,募垦以苏民困”,华芝“成化间出谷二千斛赈贫者,大宪旌奖”。再如明代华炯、华芝,在灾荒中出力赈济。“华炯,字文熙,父守方,遗财巨万。炯无他好,惟以散财为乐,凡助边赈饥,下及捐衣施药,其门如市。”[8]如华芝,字楚英,性谨厚,巡抚周忱举为万石长,成化十八年,“饥出谷二千石,赈贫民,有司以闻,锡冠带奖之。”[9]
  清代华汝修“力行善事,割田以供祠祭”,华昶曾“建义塾,置鹅湖祖坟祭田,倡建同仁堂,邑中善举,实力仔肩”[10]。华昶与地方上士绅秦震钧联合倡导创建同仁堂,以帮助贫病无力问医者,地方上好义者纷纷出力,以广义行。华昶又设栖流所三处,收容行旅之病者。[11]清代华瑞清,国子生,能为乡里任事,每有大役,邑令必就询利弊,捐资建望亭丰乐桥,修鸿山泰伯墓,皆瑞清为之,享年八十八。[12]
  家境富裕,拥有较多田亩的华氏族人,往往予佃户以减免。明正统年间华焲,字文高,号东郊,行事必考虑是否符合于“义”,对于租种田地的佃农,“岁减什一”[13]。明成化年间,华佑,字文吉,号东洋,“及一切义所当为,加惠佃氓,减租十之二。”[14]正统年间华德,字文润,“取逋租二千石捐之,曰使吾乡之人得少免于贫困。”[15]“逋租”是某时某地因各种因素,佃农无法按时按量缴纳田租的情况。嘉靖年间华谨,字企容,“喜赴义,振人之急,岁减田租十之二。”[16]   对于地方上各类公共工程如修桥、修路之类,华氏积极参与。如无锡有北仓桥,本是木桥,系元皇庆中期所建。至元初年,经邑人华珪出资,改建为石桥。明正统中期,华德可建沿塘桥、显祖桥,华启兹建高家尖桥。华察捐资修建江陂桥(又名江溪桥),位于伯渎塘转北口,华察修建的桥梁,被地方上尊称为“学士桥”。
  清代,无锡有青云桥,本为青云渡,后地方人士出资建为木桥。乾隆二十六年,经华希闵捐资改建为石桥。[17]明代华仲谆曾捐资建有杨巷桥,到了清乾隆年间,后人华启槐再次重建。清代华进思,在鹅湖肫捐建新桥。华进思之子华公弼,在乾隆五十年捐建延祥河桥。咸丰四年,华翼纶等人捐资重建至德桥。
  除了从事公共工程外,对于教育事业,华氏族人也颇为热衷。通过科举获得更多发展的空间,自然是无数农民改变命运的机缘所在。然而,对于众多底层民众来说,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每日里的艰辛劳作,使得他们很难负担起子女的教育。华氏族人通过创办书院、义塾,为族内及地方子弟提供教育机会。清嘉庆六年华昶集资创建华氏书塾,位于城中第四箭河上,凡家中贫困者均可入学。荡口镇建有华氏书塾,系同治十年华廷植捐田二百余亩创办,书塾有房屋一所。华廷植又捐钱二千五百,存典生息,以供给无力读书及无财力参加科举考试者。[18]
  三
  明清两代,无锡华氏家族于科举上取得巨大突破,在仕宦上也有较多成就。一批族人担任文武要职。在官场之上,华氏族人承袭先人的厚德与家风,基于共同的认知,为国为民,造福于各地,为华氏博取了巨大的声望。
  《华氏文献略》中所载较为简略,后人在《华氏本书补编》中对华氏宦望有详细记载,本文扼要择取明代华氏族人仕宦事迹加以介绍。
  华氏族人为官,洁身自好,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敢于抗上。如华士宏,字任之,先后担任浙江宁波府通判,云南盐课提举司正提举等职务。云南地方上旧例,每年有盐规几千金,华士宏“却之不受,洁己奉职,商民靡不爱戴”[20]。
  华氏族人出仕者,至各地为官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减轻民众负担,推行公共工程,造福于地方。如华文甫,字显甫,号西桥,年少聪慧,成年后“才敏而志坚”。在担任昌化知县时,于地方上有诸多贡献。至昌化,华文甫见学宫失修,捐资修葺,又建“敬一亭”,与诸生讲学其中。为振兴文教,修县志,“循名责实,取足征信”。昌化地方上的田地,入籍者仅六百亩,一般民众负担严重。在华文甫主持下,进行丈量田工作亩,“得新田二倍,赋役益轻”。在地方上,华文甫推行了诸多惠民政策,不可殚述。不过,华文甫在官场之上,既不讨好上司,又打击豪强,不为各方所喜,“以刚正不阿,不得久于其职”[21]。官场不得意,华文甫返乡养老母,著史书,万历丙申年以八十四岁高龄去世。
  华氏族人,出仕入宦者,其政风体现在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之上。为地方民众谋利益,为弱势群体发声,面对豪强,面对上司的阻力,丝毫不惧,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步入浑浊官场后,祖先的言传身教,圣贤的谆谆教诲,让他们保持着傲骨清风,实践着个人的认知。可一旦步入官场,自由将受限,心灵更难以自适,圣贤的教训往往与现实相冲突。为了坚持自己的理念,一些华氏族人选择离开官场,遁世离俗,隐遁于乡野。出则为国为民,退则独善其身,有余力则兼济地方,此为华氏族人的传统。诚如明代华察所云:“吾华在江南为望族,代多隐君子。”[22]
  结语
  元代陈旅在诗文中称赞无锡华氏:“泰伯当年处锡山,身辞大利远人安。至今邑里髙风在,散粟千锺不受官。”[23]明清两代,无锡华氏人才辈出,居乡有贤名,为官有官声,成为经久不衰的大族世家,正因为他们有着“尚德乐善”的良好家族文化。古人认为“家正国清”,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历史上,无锡华氏重通过良好家风的熏陶,促使子弟向善,进而能为国家、为社会奉献力量。华氏家族所具有的家风文化,历经了千百年的沉淀,融汇于传统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理念。对华氏家族家风文化加以扬弃,吸收挖掘其优良内容,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清]洪亮吉:《诸氏族谱序》,《更生斋集》文甲集卷一,清光绪三年洪氏授经堂增修本.
  [2][明]高攀龙:《虑得集序》,《高子遗书》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明]华悰韡撰:《虑得集》卷一,万历四十二年刻本,页十六至十八.
  [4][明]华悰韡撰:《虑得集》卷一,万历四十二年刻本,页一三.
  [5]《封奉政大夫兵部郎中一桂华公墓志铭》,《华氏传芳续集》卷一六,明隆庆六年刻本,页百三一.
  [6]《族叔祖愚坦府君墓志铭》,《华氏传芳续集》卷一五,明隆庆六年刻本,页百九.
  [7]文征明:《中顺大夫嵩峰华公志略》,《华氏传芳集》,卷五,乾隆七年刻本,页二十六.
  [8]《(光绪朝)无锡金匮县志》卷二十五《行义》,页五.
  [9]《(光绪朝)无锡金匮县志》卷二十五《行义》,页六.
  [10][清]华嘉植:《华氏文献略》,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页四至六.
  [11]《(光绪朝)无锡金匮县志》卷二十三《耆硕》,页二十二右.
  [12]《(光绪朝)无锡金匮县志》卷二十三《耆硕》,页二十三右.
  [13]《东郊府君宗谱传》,《华氏传芳集》卷四,乾隆七年刻本,页四十四.
  [14]《东洋府君宗谱传》,《华氏传芳集》卷四,乾隆七年刻本,页四十五.
  [15]《西野府君宗谱传》,《华氏传芳集》卷四,乾隆七年刻本,页四十六.
  [16]《一桂府君宗谱传》,《华氏传芳集》卷五,乾隆七年刻本,页十一.
  [17]《(光绪朝)无锡金匮县志》卷五《桥梁》,页七.
  [18]《(光绪朝)无锡金匮县志》卷六《学校》,页二十二右.
  [19][清]华嘉植:《华氏文献略》,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20]《宁波府通判毅庵公》,《华氏本书补编》三十九卷,页三.
  [21]《昌化县知县西桥公》,《华氏本书补编》二十九卷,页二.
  [22]《族叔祖愚坦府君墓志铭》,《华氏传芳续集》卷一五,明隆庆六年刻本,页百九.
  [23][元]陈旅:《无锡华氏散粟赈饥不受赏二首》,《安雅堂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徐群征,(1978-),男,漢族,江苏新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管理;刘雪光(1984-),男,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歌剧是西方最著名的舞台艺术之一,而歌剧《卡门》是法国歌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人们不仅能感受到振奋人心的歌声,也能在艺术享受之外体会关于人性的思考,感悟到歌剧所蕴含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将原版《卡门》哈巴涅拉的基础之上在多声筝上进行移植、改创,从而进行分析与改创。本文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东西方古典乐器演奏歌剧形式的对比分析”,内容包括笔者对中西方乐器演奏方法与技巧进行分析,对原曲与西方音乐
【摘要】农村中学生普遍写作能力不强,眼中无物,无事可写,语言贫乏,很难达到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写”的能力。有不少的学生“谈文色变”,写作已经成为他们心中极大的负担。为了摆脱学生的这一困扰,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提高其写作能力,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作文教学的“四步法”。  【关键词】中学作文;周记;阅读;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第一步:积累  农村学生写作
【摘要】杉本博司是一位日本哲学家和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兼具了哲学思想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充满了禅思的意蕴,使观者在欣赏时可以获得难得的平静。本文想通过探究其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来找到他作品,特别而安静的原因。杉本博司涉猎的范围很广泛,有摄影、装置、绘画等,其中颇为著名的是一系列摄影作品有《海景》《剧场》《建筑》等。透过这些作品表达出的哲思,让观者对空间物质世界有了清晰感悟,这些哲思是杉本博司思
【摘要】傩戏的研究和保护,对于丰富傩戏理论研究、完善傩戏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也能为研究巫傩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提供相应依据和理论参考,同时对于昭通不同地域及民族的民俗学、民族学、文化遗产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昭通;傩文化;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地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
【摘要】围绕敦煌石窟的公共艺术特色,关切新时代古老敦煌的先锋化发展。文章从视觉艺术视角出发,结合视觉文化与公共艺术的相关理论,在充分分析古老敦煌石窟艺术价值及文化特色后,思索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精神需求日益增加的现代社会,展露出的美学价值与发展趋向。  【关键词】敦煌石窟艺术;公共艺术;视觉文化;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敦煌石窟源于公元366年,其主
【摘要】随着国内各类户外音乐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品质,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也显得日趋重要。基于此,文章以迷笛音乐节为例,研究中国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的打造,融合本土特色,完善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打造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户外音乐节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户外音乐节;迷笛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稻米是人类世界最主要的食物之一。过去,稻米的种子跟随先人的足迹,有时会翻山越岭,有时会飘零四散,最终,它们将携带着亚洲独特的宗教、文化和艺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与当地的社会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今天,稻米不仅仅成为了人类的主食,更是参与了不同社会的风俗活动,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和性格。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与阅读书籍的方式,介绍了三个不同的地区如何将稻作文化与自身原有的文化相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治安体系破坏的情况下,清政府开始实行变法,警政建设作为新政的重要内容被提上日程。目前,学术界已有许多关于各省警察的研究,但对于州县乡镇巡警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借助于《南部档案》可以有效地展开研究。南部县警政开始于1905年,乡镇巡警则于1910年开始,南部县采取了诸如就地抽捐的方式筹集警费,但经费不足一直是不可逾越的困难。  【关键词】南部县;警政;经费  【中图分类号】G275
【摘 要】由于中考失利,部分高一新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消极应对高中的学习、生活。为此,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采用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开设了团体心理辅导校本选修课程,经过8期的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逐渐帮助学生走出挫折的困境,重拾高中生活的信心。  【关键词】校本课程;团体心理辅导;挫折;信心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
【摘要】陕西省安康市是少数民族杂散居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汉滨区老城街道地处安康市中心城区,總人口8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3万(98%是回族)人,是全市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近年来,汉滨区老城街道办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加快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建设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仍然存在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政策宣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