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化蝶变记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连年亏损到全球第一,从废气四溢到废水养鱼——嘉陵化工厂在环保搬迁中破茧化蝶。
   更可贵的是,它的新生,为重庆80余家化工企业“退二进三”提供了一个样本——“嘉化模式”。
  
  环保沉疴
  
   2003年前,江北区董家溪的居民,一直生活在嘉化厂的阴影里。
   “你看我身上还有红点点呢。”小男孩刘鹏程捋起衣服说,“我是被废气熏大的。”
   “嘉化厂排放废气时,小鹏程经常被熏哭,有一次闻到废气后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医生说是氯气中毒。”刘鹏程的妈妈说。
   小鹏程的肚皮和腿上,缀满红色斑点。董家溪居民张巧云说:“这里很多孩子都有类似症状,嘉化厂排放的废气就是罪魁祸首。”
   受害的不只是孩子。
   65岁的老居民谭文辅,用哮喘药喷着鼻子说:“这哮喘病就是嘉化厂废气造的孽。”
   “我差点因为嘉化厂送了命。”50多岁的慕明辉也对嘉化厂耿耿于怀,“那天正下大雾,我赶着去上班,突然闯进一团凝结着氯气的雾中,大喊一声‘救命’后栽倒在地,是邻居用湿毛巾捂着鼻子把我救了出来。”
   “读四年书,减十年命。”这是曾经流行于重庆工商大学B校区的一句黑色幽默。嘉化厂排放的废气多次污染校园,导致课程中断。
   该校做过检测:校区大气环境质量长期处于严重污染状况,主要是氯化氢污染,严重时段日均超标1000多倍!
   因为污染,嘉化厂与附近居民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嘉化厂也做过多次环保改造,但由于设备太过老化,“病情”始终难以好转。要想根治,只有一个办法:采用先进工艺,另起炉灶。
   环保搬迁,已势在必行。
  
  搬迁困局
  
   隐没于主城区的化工企业,远非嘉化一家。作为中国两大综合性化工基地之一的重庆,像嘉化这样散布在主城区的化工企业,还有80余家。
   “重庆被两江所隔,主城区呈组团式发展,过去这些企业多建在各组团的边缘地带,随着城市化推进,各组团逐渐相连,这些企业逐渐与商务区、生活区交错起来。”原市经委化工办主任周通说。
   这些日渐老去的化工企业,正像嘉化般折腾着这座城市。
   痛定思痛后,市政府制订了《重庆主城区化工企业“退二进三”专题规划》:在2010年前,将80余家化工企业搬出主城区。
   嘉化排在首位。“拿嘉化开刀,对全面推动化工企业搬迁,具有示范作用。”周通说。
   但七位领导19次批示,竟没能让嘉化挪动半步。
   “‘搬迁’两字,说起容易做起难。”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分析说,“那些老化设备,就像百年老宅,一旦拆卸就等于报废。搬迁资金对这些亏损大户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
   职工包袱也是搬不动的重要原因。嘉化有职工2000余人,若把家属计算在内,将涉及近万人的生活、工作、求学变动。
   另一个事实是,一旦新厂建好,就必须采用新技术,这就意味着将淘汰部分员工。
   环环紧扣的障碍,让嘉化欲挪不能。
   “不搬等死,搬迁找死。”2002年前,我市化工企业“搬一家死一家”,搬迁名单因此被称为“死亡通知书”。
   80余家化工企业期待嘉化提供一个搬迁样本。
  
  妙解危机
  
   面对资金困局怎么办?是借助外力,还是政府出资?
   政府出资显然行不通。“不能开这个口子,因为不是嘉化一家要搬,如果家家都向政府伸手,那就麻烦了。”周通说,“要把这些化工企业搬出主城,大约要花150亿元,这几乎是重庆当时一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借助外力搬迁,成了唯一选择。
  如何借力?一番调研后,市领导发现一个被忽略的“常识”:嘉化所处位置,是江北区黄金地段,地价很高,而要搬过去的地方——荣昌,因相对偏远,地价很低。
   两地地皮一置换,就可换取一笔资金作为搬迁费——这是调研结论。
   一番谋划后,市政府使出“托盘”妙招:由城投集团按市场价格买下嘉化在董家溪的地块,让嘉化获得搬迁资金,等嘉化搬迁完成后,城投集团再以市场价格将地块卖出去,收回“托盘”资金。
   资金困局解决了,职工包袱怎么办?一番谋划后,市政府使出政策妙招:第一,不想去郊区的职工,可以按政策规定提前退休,或者按分流安置职工办法分流;第二,职工拆迁安置房建设,按经济适用房的税费政策对待……“这次搬迁,市政府给的六项政策,是搬迁优惠政策之集大成,含金量极高。”嘉化董事长李守昌说。
   两妙招一使出,嘉化立即有了搬迁动力。“土地置换的差价除了支付新廠区的建设资金外,还有剩余,可帮助我们进行工艺改良。”李守昌说。
  
  破茧化蝶
  
   2004年6月,嘉化完成搬迁。
   现在,走进嘉化新厂,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办公大楼宽敞明亮,生产车间干净整洁。
   谁能想象,化工厂排出的废水能养鱼?环保搬迁后的嘉化做到了。
   为了不把污染搬到荣昌,嘉化在环保上做足了功夫——淘汰以前老化陈旧的设备,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由于排放的废水达到环保标准,为节约水资源,嘉化想出一个办法,在厂区内修了一口长400米、宽300米蓄水池,进行循环利用。
   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池中穿梭抢食,不时跃出水面。水池旁泥土中长着一簇簇绿油油的野草。“鱼和草都是天然的环保标志,如果有污染,它们就活不了。”嘉化总工程师万云生说。
   如果不是知情人,恐怕谁也不会相信昔日这个人见人怕的污染企业,会结出这样的环保硕果。
   搬迁后的嘉化,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锰酸钾生产企业。
   “拳头产品高锰酸钾的年产量由老厂的1万吨扩大到9.6万吨,每吨产品的成本比原来低900元,市场占有量占全国的80%、全球的30%。”万云生说。
   环保搬迁,让嘉化更大、更活、更强。
   而董家溪的天空,不再漂浮高锰酸钾粉,空气中也不再有刺鼻恶臭;被废气撵走的鸟儿也飞了回来,曾经被熏黄的树木,已是一派葱绿。
  
  “嘉化效应”
  
   嘉化破茧化蝶,让80余家化工企业兴奋起来。
   “以前,是政府强制搬迁,现在,我们主动请缨。”重庆电池总厂厂长徐星亮说,“换厂址所产生的土地级差资金加上政策补助,除去搬迁费用外,还有所结余,我们可借此进行生产线的更新换代。”
   市长黄奇帆曾说,嘉化搬迁成功创造了“嘉化模式”:一是资金运作,二是政策支持。
   借助“嘉化模式”,在2010年之前,80余家化工企业顺利完成搬迁。
   在停产1300多天后,天原化工厂在涪陵重获新生——占地460亩的花园式新厂拔地而起,并配套设有年吞吐量为91.3万吨的危化品码头和铁路专用线。
   “新天原生产规模翻了一番,排污量却少了一半。”天原副总经理吴照说,“我们正在建造西部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投产后可实现年收入8.6亿元。”
   如天原一样,80余家化工企业都借助“嘉化模式”,涅新生。
   “这些企业搬迁后主要集中在长寿、涪陵、万州三个化工园区,结束了长期散、小、乱的状态,形成集中化、规模化格局,这是重庆化工行业的一次大涅。”周通说,“化工企业大迁移完成后,每年可为主城区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949吨,烟尘6929吨,废气15.2亿立方米,废水1141万吨,主城区环境质量得到大大改善。”
   此外,化工企业大迁移,为主城腾出两万多亩黄金宝地,缓解了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
   “嘉化效应”,可谓一举三得。
其他文献
与其说绿色GDP是一次国民经济衡量标准的改变,不如说是对陈旧观念的一次颠覆——     在众多省市对绿色GDP一无所知之时,重庆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通过国家验收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损失调查》(一般简称“绿色GDP”)试点省市。绿色GDP带给重庆的,将不仅仅是核算方式的变化——     从质疑到坚持     “重庆的资源和环境禀赋并不好。”参与研制重庆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市环保局综合处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一名镇党委书记,最近,全市提出要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我很兴奋,基层党组织作为我们党组织构架的毛细血管,就应该发挥服务功能,凝聚人心。但从基层特别是农村的现状来看,要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不是件容易事。  就拿最近的几件事情来说吧。  8月的一天深夜,外面暴雨倾盆,突然电话响了,某村党支部书记老杨紧急求援,村民陈邵华家的房子塌了一半,家里五口人无家可归。我
茫茫暗夜里,他们维持了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  月光星芒下,他们默默守护着重庆之夜的安宁祥和。  当千家万户酣然入梦,他们却披星戴月,奔忙在各自的岗位上。  他们,就是山城“守夜人”。  三、10月9日晚10点30分,主城区某工地,市环境监察总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噪音污染检查 图/朱挺  五、9月22日晚9点27分,北碚区,交巡警在执勤 图/秦廷富  四、9月23日晚9点45分,涪陵区,消防官兵进行消
2009年3月,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被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选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区。  “十月怀胎”,武侯区被点题之后如何解题?  “我们的试点工作遵循积极、稳妥、务实的原则,抓住了决策权和用人权等核心问题,目前已在涉及全区重大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人事任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武侯区委书记刘守成说。    对区委权力“勘界”    越
乌云上有晴空,希望在自己手中。  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或多或少地波及着重庆人。  然而,事物的利弊往往共生,危机,往往蕴含机遇。  从退“二”进“一”的李保平身上,我们看到,应对危机,首先要善于调整、转型。金融危机导致外需锐减,也客观上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巨大的倒逼压力。如果科学处置,变压力为动力,就能化“危”为“机”。  在危机中逆势而上的艾纯告诉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实现
2012年12月2日,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春晖社区。  “到了城里,真把我憋坏了。”进城还不到两个月的朱国强抱怨道,“在农村,我可以去家家户户串门,可现在……”  如今,在城市社区里,像朱国强一样郁闷的人不在少数。  一份调查显示,只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对邻居家的成员状况非常清楚,20%的被调查者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当遇到突发疾病或紧急情况而家人又不在身边时,80%的人不会向邻居求助。  上班开门
盛夏,太阳不遗余力地向大地传播着光和热。汽车爬行在沙坪坝区歌乐山盘山公路上。为响应中央和市委关于组工干部下基层的号召,我们几个年轻组工干部,即将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这些在城市长大,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即将推开人生的第四扇門——农家门。  我们的目的地,是歌乐山镇新开寺村。    烈日田间路    7月的重庆,烈日当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沿着田间小道来到住处。
编者按:  全市区县和乡镇换届后,一大批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形成新的领导集体。为全面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市委决定在全市部分乡镇推广“文建明工作法”。为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文建明工作法”,本期特别编发这组文章。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先后在八个乡镇工作过,在16年时间内任过乡镇长、党委书记,具有30年农村工作经验。2005年,文建明罹患肝癌,至今已动20多次手术。在艰苦的工作
危机之下,尽管基层党组织实施的“党员先锋模范工程”不乏榜样,但在不少企业、社区及地方,这种“党员先锋模范工程”更像是一种“形式”或“口号”,究其原因,主要有:有的基层党组织的不少党员带着临时打工观念,干好干差都是为老板打工,所以只求得过且过不愿当榜样;有的党员怀有吃亏心理,觉得当榜样要付出“代价”,所以不愿劳心劳力勇当榜样;有的党员,虽然有當榜样之心,却找不到一个发挥榜样作用的平台。  所以,基层
“部长‘吐槽’”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最近表示,环境数据总跟老百姓感受不一致,老百姓不信。事实上,数据是真的,老百姓不信也是真的。  ——在环保数据之前,有很多统计数据都受到过质疑,比如说官方公布的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涨幅,几乎每年都会遭遇“被上涨”的质疑,因而环保部部长“吐槽”老百姓不信任环保数据,倒也不是一件太过于尴尬的事。“真数据”遭遇“真不信”,可从两个层面解读:其一,“真数据”到底有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