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得将学生培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当今社会需要具有研究、判断、逻辑、推理、探究等的综合能力的人才。本文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探究能力;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20-02
  培养数学探究能力是在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情况下,学生自己找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点进一步加深、拓宽,并且不依赖于老师和他人而形成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独立思考解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找出问题,自己动脑解决问题,深入研究,拓宽思路。本人在20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积累了一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么培养高中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经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只靠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不但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作为老师要必须设计好培养计划,选择最恰当的培养方法,并及时归纳与总结,效果不好的地方及时纠正,效果好的地方发扬光大。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欲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发自内心地想学习、爱学习,那么往往他的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让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尝试,甚至在解题中还能相到连老师都想不到的方法。例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注入式进行教学而应用启发式教学,这样效果会截然不同。在讲解题的时候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想出解题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出来也不要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提示他们,如果还是不行老师才给予解答,这样学生才能印象深、不容易忘掉。如果学生做出来了,要鼓励他们到讲台上讲,不管学生答案的对错,老师一定要认认真真听完,并给予细致的评价,用肯定的语言表扬他们,让学生得到自信心。还有老师讲题过程中一定重视要一题多解,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还可以做一些综合性的、技巧性的难题,解析综合题就像拆机器的小零件一样,一个一个“零件”拆完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基本题的,通过做这些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学生体会到攻克难题的快乐,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增强其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将不再畏惧难题,并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把大问题化解成小问题的学习习惯。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巧妙设计导入新课环节及德育教育环节,可使课堂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课堂学习效率加倍提高。比如讲等比数列时老师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新课,古印度的国王要奖赏发明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让发明者自己提要求,发明者的要求是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一颗麦粒,第二个格子放2颗麦粒,第三个格子放8颗,第4格子放16颗以此类推到第64个格子,国王能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吗?这样枯燥的数学课马上变得活跃起来,到处都是学生之间窃窃私语的声音。学生的求知欲被完全激发起来。老师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教具,或以课件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通读教学大纲,阅读大量课外参考资料,做大量的题,认真写每一节课教案,课堂上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动脑,组织小组讨论以营造研究氛围。
  三、举一反三,使学生跳出题海战术,拓宽、加深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打好基础
  教师在习题课中要多多举例,尤其要举母题,即类型题,将同类题型及相关问题总结后讲授给学生,拓宽学生思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加深学生记忆,使学生做题有规律可循,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还可以节约学生宝贵的解题时间。例如,老师讲立体几何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如果线运动得到什么?面运动得到什么?运动方向不同又得到什么?这么一步一步设问题,学生就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这样学得的知识比较牢固,不易忘记,学生也可以体味学习的乐趣。因此,思考是至关重要的,而积极主动思考更加重要,它是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和加深的过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其反复咀嚼解题过程、规律,熟悉各知识点的联系,利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思考各种解题方法,总结错题并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达到拓宽解题思路、启迪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通过总结知识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学会总结知识点。学完每一小节、每一章节或学完每一册后,学生要学会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查找资料等方法总结知识点,把知识点连成串,通过点看线,通过线看面,把一个个知识点贯穿起来。对于经常出现的同类型题、易错题进行笔记整理,以免下次还出错。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也逐渐地主动去做数学题,探究数学问题。学生养成了探究学习的习惯,老师应该给予鼓励与表扬,使学生坚持下去。
  五、通过课前学案练习狠抓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其养成有目标听课的习惯
  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认真做好学案,自己独立思考,自己看书时把重点记在教材上,有疑问的也记下来,第二天听课时有目的地听课效果会更好,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会逐渐地从教材的条框中走出,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六、重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要以深究问题本质为目的。探究是科学的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的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把知识体系、认知了解以及社会需要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过程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中。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导师的教授下,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科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探究过程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活动。同样,学习科学方法也需要我们的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与之相适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出数学概念、规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运用猜想或不完全归纳法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其二是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引出数学概念和规律,或通过综合法、分析法、反正法等证明方法对其进行证明。对于前者,我们采用师生协调活动进行探索性实验的研究或教学过程。即首先引导学生提出想法,进而进行科学猜想,然后进行探讨,通过证明得出结论。有时往往又与猜想不一致,师生共同分析经过证明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与猜想一致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明确掌握了数学概念和一些规律,更重要的是熟悉了探讨数学规律的科研过程,这无疑会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知识,不仅可以从多层次深入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从容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他们不盲从权威与课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只有这样,学生才是积极主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探究能力作为时代的潮流发展需要及新课程的根本教学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探究能力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探索。教师与教师之间需要多沟通,多交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不落后于时代,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摆脱了古板的应试教育,远离了脱离实际的学习从而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明姬.浅谈初中数学教育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
  [2]留旭东,阎九峰.中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丽水学院报,2007,(4).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明确的价值追求,依托区域文化设计相对独特的内容体系,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丰富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运用到县级领导干部责任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应确立马克思主
能否成功高效地转染靶基因对于基因治疗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微气泡是具有稳定的封装壳,直径为微米量级的小气泡,已作为超声造影剂被广泛应用。微气泡在超声脉冲的作用下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4例。急性期观察组予以抗生素联合
和谐社会理念是指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状态。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科学理论基础、现实社会的物质与思想基础、优越的国际条件。和谐社会建设必然面临着诸
从战术行为的训练、战术意识内涵及培养、心理活动与战术行为、战术行为的灵活性培养等方面分析了业余排球爱好者的战术行为。其战术培养要在技术熟练的基础上,运用感知能力
淮安市洪泽区侨商会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了洪泽湖畔侨商会的"硬核"担当。洪泽区侨商会着力将商会建成叙友谊、话发展、谋合作的平台。
主要介绍拖拉机离合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对拖拉机离合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广大拖拉机驾驶员提供一些参考。
种业已进入完全市场竞争阶段。2010年到2014年.全国种子企业由8700家减少到5064家,宣告市场无序竞争阶段基本结束。提升行业集中度亟需兼并重组引领。从2012年到2014年,种业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