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藏抄本《笥河文稿》考述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图书馆藏有乾嘉学术领袖朱筠(1729-1781)的一部《笥河文稿》,是由其子朱锡庚(1762-?)誊清和校正的一个重要的抄本.此本中收录了较多其他抄本和刻本中所没有的题名、砚铭、书信等,是一个重要的可用来补充朱筠文集篇目的本子.又加之上有朱锡庚较多的亲笔批注,对于了解朱筠文集的版本源流概貌、校勘刻本中的错误以及整理朱筠诗文集等,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生成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自觉运用,对中华优秀治理文化的自觉传承,对百年治党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忧患与图强的互动转化中不断探求真理、修正错误、开拓进取的历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加强忧患意识教育长效机制,注重党员干部消忧弭患能力建设.
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战场,提高高校专利转化效率能够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以及各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专利成果转化的政策规章,但是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应用型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率偏低.本文对影响应用型高校专利转化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更加科学的改进建议和实施措施,目的是激发科研人员从事发明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显专利成果为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威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构建新格局作出贡献.
二十四节气文化背后包含着丰厚的节气习俗和民俗活动.然而随着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根植于农业文明的节气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不再显著,逐渐退出现代生活方式.因此,如何推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责任.本文以地域性、传承性为设计原则,以安徽地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二十四节气视觉化设计探索.通过对安徽物候特征、农事农谚、风俗习惯、饮食特征、民俗活动、人文景观等视觉元素的提炼,探索安徽地域文化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的设计创新策略.使节气文化在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此来促进当下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