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文化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人才文化是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强企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的必备要件。加强企业人才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精干的人才队伍,对于人才强企、人才强国、打造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期独家策划选登相关专家学者的文章,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细胞活则机体旺,让优秀企业文化落地,就必须抓好班组建设,夯实班组文化,赋予班组文化以时代新意。基于此,本期独家策划把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企业班组文化建设,旨在通过专家探讨、企业经验薈萃,供广大企业学习借鉴。
期刊
8月16日至17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大山带队到河南嵩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河南省扶贫办副主任郭奎立、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直属党委书记朱继明、嵩县县委书记徐新、县长宗玉红等领导陪同调研。  刘大山书记一行来到嵩县直接奔赴中国节能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九店乡石场村。刘大山书记与所在村群众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实地察看中国节能捐建的石场村卫生室和张花岭养猪场,并就石场村的旅游发
期刊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小细胞”,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更是实现任务目标的保障。近年来,水城矿业(集团)公司爬坡上坎、经济困难,然而1 215个班组“忠诚企业,敬畏岗位,履职尽责”,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企业减亏脱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细胞”释放出“大能量”。  谋篇布局——  班组建设的驱动力  水矿集团探索实施“136”工程,“1”是指一个文件,即党政工联合下
期刊
8月28日,长春新区北远达大街,中国中铁长春物流港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司歌嘹亮,由中国中铁五局集团等单位承建的长春新区东北亚国际物流港项目开工建设帷幕正式拉开。  据介绍,这一国际物流港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物流综合货场,将进一步促进东北亚互联互通,助推吉林省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孙亚明,长春新区管委
期刊
今年8月上旬,中铁五局贵州公司建设者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江西兴泉铁路项目。  中铁五局贵州公司成立6年来,所有新上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都由公司总经理张顺忠带队任组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其他组员由公司相关部门及专业化分公司负责人担任。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前战先锋队”,他们组织有序、团结和谐、敢打敢拼、吃苦耐劳、资源共享、经验丰富,分工不分家。  微信群是施工筹备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桥梁。公司领导接
期刊
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五局二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世界500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具有公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和桥梁、隧道、公路路基、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综合性施工企业,注册资本金5.1亿元,现有员工2 440人,2016年完成产值51.3亿元。近年来,中铁五局二公司严格按照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对三级公司要求突出成本控制、生产
期刊
班组文化是基层员工的精神动力,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载体,精益生产是机械企业改革转型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精益管理与班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对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精益班组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工作推进模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述,认为精益班组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引入精益思想,形成精益文化,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发展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提升组织绩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期刊
安徽省国资委党委牢固树立“两个最大、两个第一”的理念,即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抓好企业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管党治党作为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为第一要务。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會议召开以来,安徽国资委党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省属企业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
期刊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当人们的灵魂焦灼、烦闷和痛苦的时候,会更加渴望、眷恋大自然,让心灵在草木花香和鸟语流水营造的氛围中得以安宁、舒缓。今年6月2日,重庆画家袁修跃的精美绘画作品《融入自然》个展,在重庆磁器口“龙吟艺术会馆”开幕,吸引了大批中外观众,盛况空前,引发了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袁修跃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事业充满执着、对艺术充满激情的画家。他的作品以写实的风格表现大自然的绿色神韵
期刊
中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设计团队是我国高铁研发的核心力量,自2004年开始,他们担当重任,扛起自主创新的大旗,始终充当我国高速列车研发的排头兵,他们善打能拼、勇于创新,创造了国内乃至世界高速列车领域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从时速200~250千米,到时速300~350千米,再到时速380千米,我国高速动车组的每一次速度跨越与性能提升,每一次新型高速动车组的诞生,都与这个团队紧密相连。  中国高速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