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及上地幔间断面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减小接收函数N-k叠加方法确定的地壳参数的不唯一性,Ma和Zhou在zhu和Kanarnnri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联合面波频散资料的H-k方法。本文利用H-k方法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远震接收函数进行了处理,确定了台站下方地壳厚度、波速比和地壳平均纵波速度。结果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研究区内地壳厚度、波速比和外变化剧烈。地壳自西向东明显减薄。
其他文献
近几年,全国各地通过网络、手机微信平台传播的地震谣言屡见不鲜,且谣言内容主要集中在地震预测预报方面。最典型的主要有:(1)李四光预测中国有4次大地震,其中3次已经成功预测并发生了,最后1次将在某时某地(涵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发生;(2)据中国地震局某预报机构预测,未来两周内中国或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随着撞击大陆板块破裂,可能在某省某地;(3)某民科日观天象,天空出现疑似"地震云"的怪异云彩,据
中国地震学会第8届理事会第2次常务理事会决定,将于2012年6月25日在新疆召开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将正式出版会议
2011年9月30日,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根据日本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对日本各有关机关2012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项目及其预算等事务进行协调,并就2012年度日本地震调查研究项
2012年6月9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了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地质学系有关板块俯冲带地震及海啸发生机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该研究提出
通过对比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震后问卷调查数据,对震后灾民自救互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自救互救是地震救援中受困人员获救的主要方式;(2)玉树地震参
1华北超长剖面人工地震测深人工地震测深剖面为山东文登—山西忻州—内蒙阿拉善,东西向横跨1 600km。沿测线布置了11个炮点,单炮激发药量1 200~12 000t。使用了三分向轻便数字地震仪器500余套,接收点距2.5~3.5km,全测线接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深地震测深宽角超长观测系统。地震记录截面图显示,单炮有效接收长度达250~600km,记录到丰富的、反映华北不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57秒,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警报声响起,自动定位系统显示在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地震,8时3分43秒(地震发生后57秒),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测定出了地震的发震时
南北构造带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它是第四纪地壳构造变动十分强烈的地震活动带、地质灾害多发带;也是地壳厚度和重力异常的陡变带,它在东亚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地震活动性来看,该带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8级以上大震,是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一个地震带。我们在天水、武都两个8级大震区布设了两条相互垂直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以及相应
本文介绍了基于"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地震数字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相关技术流程,并阐述了各功能模块的作用。该系统在安徽省阜阳市地震局试用以来,共完成了4次地震自动速报,并将地震定位信息通过短信发布到主管领导的手机上,为快速地震应急响应提供参考。
山西省地震学会第6届第5次常务理事会于2012年2月24日在山西省地震局召开。第6届常务理事1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秘书长田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