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网络优化中的覆盖问题分析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市场前景最广的热点。如何应用既有的网络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通信服务,已经成为广大网络优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讨论了WCDMA系统网络优化中的覆盖问题,并对各种覆盖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WCDMA网络优化覆盖问题
  1引言
  WCDMA技术是国际电联(ITU)接受的3G标准制式之一。在我国,WCDMA网络的运营由中国联通来完成。对于WCDMA网络的优化,具体分为商用之前和商用之后。商用之前包括单站点验证和RF优化,商用之后包括性能KPI的优化和网络评估。其中,商用前RF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覆盖问题、导频污染、切换问题、干扰问题和掉话问题。本文将从商用之前的RF优化着手,具体分析RF优化过程中的覆盖问题。
  2覆盖问题分析
  覆盖问题可分为无覆盖或弱覆盖、越区覆盖(过覆盖)、无主服务小区及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等几方面,还包括由这几方面产生拐角效应,以下将进行具体分析。
  (1)无覆盖或弱覆盖问题
  无覆盖,也可称盲区,即无信号覆盖或信号极弱无法通话。一般是由于周边没有基站、距离基站过远或者朝基站方向有严重阻挡等因素引起的,后果是无法通话。弱覆盖是指在覆盖区域导频信号的水平小于-100dBm。在RF优化测试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现某个小区的信号或者该小区信号水平非常弱,那么存在以下几种可能:一、测试路线没有经过此小区的覆盖方向,导致不能正常接收此小区的发射信号;二、小区的信号没有发射,这是由在站点建立起来之后单点验证没有过关留下的问题,或者是在测试时间站点出现故障引起;三、天线可能被阻挡,例如建筑物、广告牌、天线等阻挡物比较大从而影响了天线信号的发射;四、小区天线的倾角过大,导致信号不能正常发射和覆盖。
  无覆盖和弱覆盖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业务无法建立,甚至用户终端脱网,出现此问题后应对上面几种可能逐一进行检查验证,并在优化处理之后在进行相关的路测,检验优化效果。
  (2)越区覆盖(过覆盖)问题
  越区覆盖又可以被称为过覆盖,它是指某个站点的信号脱离了自身应该覆盖的范围,通过地形环境等因素传播或者投射到了离它比较远的区域,并成为主服务区。造成越区覆盖的原因有天线安装位置过高、基站发射功率过大、天线选型方位角倾角不合理、无线环境影响等,越区覆盖的后果是覆盖过大容易引起话务量过大而造成拥塞、覆盖太远容易造成掉话未接通等,越区覆盖也容易引起天线底下区域信号不集中或信号较弱,即“塔下黑”问题。
  若因为环境等因素,比如高楼玻璃面的反射、水面的反射或者波导效应等使得信号传播到了比较远的区域,则有可能是越区覆盖的小区在较远的区域形成主覆盖,如果此时和较远区域的小区没有做邻区关系,就有可能引起掉话等问题,同时还会对较远区域产生导频污染,从而恶化信号质量,增加干扰,降低小区容量。
  对于此类问题,一般通过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倾角的方式来解决。如果通过调整天线无法解决此问题,则要考虑更换站址。
  (3)无主服务小区问题
  无主服务小区是指覆盖区域出现多个导频,且它们之间的信号水平相差不大。出现的这几个导频有可能信号都比较好,也可能信号都比较差。这种问题在网络建设初期比较常见,基本由于规划阶段在仿真地图、传播模型或者规划参数等问题上出现理论与实际偏差造成。
  这种情况会使覆盖区域出现比较严重的导频污染,从而影响信号质量、发生频繁切换、降低系统效率,提高掉话率。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可以考虑调整方位角和倾角,在覆盖区域突出某一信号比较强的小区的信号,同时减少其他信号比较弱的小区在此的信号,以达到信号清晰、覆盖明确的目的。
  (4)上下行覆盖不平衡问题
  下行覆盖使用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的电平来衡量,上行使用手机的发射功率来衡量。如果在下行或者上行覆盖比较好的时候,对方覆盖比较差即为上行或下行覆盖不平衡,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率已经达到了最大值,但仍然满足不了系统对于业务质量的要求;下行受限表现为下行的发射功率已经达到了最大值仍不能满足系统对于业务质量的要求。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上下行出现干扰,下行的干扰一般是其他小区覆盖问题导致的导频干扰,上行干扰一般是外部干扰或者设备内部出现的干扰;二、在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导频功率调整的比较高,导致预留给业务使用的功率不足;三、在网络规划时没有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很好的分析。
  这种问题对各种业务都有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寻呼不到用户及掉话。此类问题一般是通过上行RTWP(宽带接收总功率)的监测来确定是否存在干扰,如果存在要先解决干扰;下行是通过优化Ec/Io值来改进。
  (5)拐角效应
  拐角效应是指终端在进行业务过程中两路信号在同一时刻,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路快速下降,一路快速上升导致在时间上不能及时切换过来而产生的掉话现象。这两路信号,一路是激活集中正在使用的主服务小区,另外一路是激活集之外的小区,因为信号变化过于突然,使得在应有的时间内无法及时切换就掉话了。
  因为此类问题一般出现在建筑物的拐角,所以进行相关问题区域的天线方位角和倾角的调整就可以解决。调整天线时,只要目标小区的天线覆盖能够越过拐角,使得在拐角之前就能发生切换,从而避免掉话。如果调整天线存在困难,还可以调整系统参数,使得切换更容易触发,目标小区更容易加入。
  3结束语
  本文具体分析了WCDMA网络优化中的覆盖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过覆盖和弱覆盖、无覆盖是对立并且共存的,所以很多弱覆盖、无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过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是相对应的,并且往往过覆盖问题的解决会使无线信号更集中,从而改善了基站周边的原先部分弱覆盖、无覆盖问题。因此,在实际覆盖优化工作中,还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相应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建成.《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王晓龙.《WCDMA网络专题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3] Ajay R. Mishra著,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无线通信研究所译.《蜂窝网络规划与优化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两种通风方式的工作原理,下送式置换通风方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理论上具有很好的空调效果的一种通风方式,研究了它的发展起源及影响因素,指出了置换通风方式在空调设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将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师生相互交流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本文以制作完成的《C++程序设计》多媒体课件为例,介绍有A
通信是人类交流信息传输及交换的一种重要手段,时代科技的不断与发展,也因此推动着社会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与提升。而LTE宽带移动通信的出现就是对传统移动通信进步衍生出的产
摘 要: 本文从文化的实质分析入手,提出多样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人类所追寻的价值和理想,也是世界历史精神新的主题词。在此基础上探讨文化多样性在现实中遭遇了“特化”、“同化”、“错位”等困境,认为这些困境将影响人类文化的存续、发展,并提出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同样要重视文化教育、尊重文化逻辑、形成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多样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一、文化多样性:世界历史
2012年宽带中国战略服务信息化推进大会于2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浩介绍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2011年实施情况。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城市地区宽带
通过对18片不同规格的试件在轴心荷载和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实验与分析,探讨了复合材料墙体在轴心和偏心垂直压 力作用下的变形及破坏规律,并对复合材料墙体作为承重墙的可行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