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假设理论下的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借鉴克拉申的语言输入理论,结合教学实际,英语教学可采用导入式输入、扩充式输入、模仿式应用输入等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还应注意创设模拟情境、提供足够可理解性输入、运用英语组织教学等,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输入假设理论;英语教学;教学方法;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50-03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输入理论
  克拉申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并发展了二语习得输入理论。克拉申认为,输入假设是二语习得的中心部分,并认为二语习得包括五种假设:习得—学习假设、监察假设、自然顺序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
  (一)习得—学习假设
  克拉申的习得—学习假设认为,学会外语主要靠自然习得,学习者可在目的语环境中用语言进行交际,重点不应放在语法形式上。语言学习与有意识的系统联系在一起,学习者是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和改正语言错误去掌握外语的。若有意识的学习过程和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是互相独立的,则学习不可能变为习得。[1]
  (二)监察假设
  监察假设与习得—学习假设密切相关,它体现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根据这一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克拉申认为,自觉的学习可应用于语言监察,只有通过有意识的监察,说话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言的准确性。[2]“监察假设”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好的语言学习者首先是一个习得者,他有可能使用监察系统,也有可能不使用。[3]
  (三)自然顺序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对语言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的可以预测的自然顺序进行的,即便是最容易陈述的语言特征也不一定最先习得。[4]如在一般现在时中,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陈述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即使是优秀的二语学习者在自然对话中也有不能应用的时候。
  (四)输入假设
  输入假设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它指习得发生于语言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其内容包含“i 1”的语言时。这里“i”代表已有的语言水平,“ 1”则代表超越已有水平的阶段。即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属于“i 1”的水平,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产生积极作用。[5]根据这种观点,语言的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时间推移,接触到理解性输入后自然形成的。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4个特点:(1)可理解性(comprehensive)。可理解性是指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只是一种噪音。(2)既有趣又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指的是输入的语言应不仅有趣而且还有联系,这样学习者就会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习得语言。(3)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必要也是不足取的。(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i 1)。语言习得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6]
  (五)情感过滤假设
  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者并不吸收他所听到的一切,有几个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动机(motives)、需要(needs)、态度(attitudes)和情感状态(emotional states)。这些情感因素被看作是可调节的过滤器,它可使语言输入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二、输入假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场所,职业学校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找出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导入式输入
  向学生讲解一些与所教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引入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生活和热点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此展开讨论。在展开讨论的同时,提供给学生较为常用的单词、词组、句型,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置基本与单元中Warm-up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如在Going on Learning单元中,口语部分是Self-introduction and Introducing Someone,以两人或三人初次见面的形式出现。因此,这一单元的背景知识输入要以英语国家社交礼仪为主,主要介绍英美国家的语言习惯,自我介绍、相互介绍、见面打招呼的方式等。同时,也与本国的语言习惯进行对比,了解异同,突出英语输入。
  (二)扩充式输入
  (1)扩充词义。在单词词组教学时,通常将单词词组放在语篇中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但是,英语中的词汇往往一个词有多种词性或多个词义,有些词不能仅仅讲解课文中的含义,因为该词的常用意可能不只是课文中的含义。因此,教师就不仅需要给学生讲解该词课文中的含义,还要进行扩充,以便学生在阅读其他语篇时不会造成语义误解。教师在讲授词汇时,应选择重点词汇进行实用性较强的扩充,并且配以例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Friends一文中有一句My problems go away,这里go away就要理解为“解决”,而不能说“离开”。(2)扩充同词根词汇。在讲解单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个单词的词根,引出一系列同词根不同词性的词,同时也可以在词根的基础上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反义词或其他词性的词等。如讲到depend,可以接着讲dependent,dependence,independent,independence。
  (3)辨析同、近义词汇。在学习新的词汇的同时,与以前学过的该词义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相辨析,指出词汇在具体应用中的差别,既明确了词义和用法,也通过比较增强了对单词的记忆。如讲到wear时,要求学生联想到以前学过的表示穿的词汇have on, put on, dress, be in等,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三)模仿式应用输入
  在学生实际能力应用方面,准备大量的练习以便学生模仿训练,从而达到有足够的量的输入。如在口语对话内容讲完后,要求学生按角色练习对话。在模仿练习时,注意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也就是不要重复他人的表达。再根据设置的情景进行模仿对话,把教师的输入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输出。
  三、输入假设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创设模拟情境
  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去创造一些能让学生用英语交际的模拟情境。如可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使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或模拟场景,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呈现大量的,有助于学生进行直观比较、强化记忆的教学内容。学生经过视觉、声音的刺激,或根据画面情境输入后,有了使用英语的情境——生动的画面、接近真实的场景,印象更为深刻。
  (二)提供足够可理解性输入
  在英语课堂上,能否做到向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输入的语言信息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熟悉、有趣且相关的话题,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语言,以确保对学生的输入是可理解的,引导他们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输入。教师还应在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量上下工夫,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三)运用英语组织教学
  职业学校的学生平时接触英语机会较少,也很少有学生课后主动自觉地学习,他们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因此,教师是他们吸收英语的主要信息源。英语教师本身应具备过硬的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做合格的语言示范者和有效的语言输入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吸收英语的机会。
  (四)降低学生情感忧滤
  职业学校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英语缺乏信心,充满忧虑,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单元目标,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整合归纳。然后,选择一些有趣味性,难易度适合的材料,组织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友好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此外,外在动力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如教师的表扬、奖赏与同学的认同等也能减弱学生的消极情绪。
  (五)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相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如果仅仅强调输入或过分强调输入,而忽视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具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成为“哑巴”或“英文盲”。因此,只有将语言输入与输出相结合,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英语学习还必须将输入与输出置于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使学生在有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中自然习得,英语学习才能真正有效。
  根据i 1理论,首先在课堂上要充分运用教材。教材中有相关背景知识、词汇句型等的讲解说明,这是听懂材料的前提。如听到culture shock这课时,就必须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culture shock,因为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经历到,也就不容易理解听力材料,所以应先讲解说明达到可理解性输入的基本要求,然后对听力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才能完成课后练习。关于理论,需要大量输入,仅有教材是不够的,必须补充其他相关内容,用网上搜索、课外书籍等相关的现成资料来加大输入量。当然,听力教学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要有理解和表达,即输入与输出相结合,也就是听说结合。一般故事类的材料可要求学生复述主要内容,对话类的材料可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听说有机结合可提高听力课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3][6]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 Longman,1985.
  [4]Lightbown,P.M.and Spada,N.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刘淳.批判性地接受和运用“可理解性输入假说”[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辑:沈彬)
其他文献
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所必需的专业能力结构,要通过相对完整、规范的企业实践经历来实现,这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和我国现实国情下的必由选择。构建“四双三合”模式是完善青年教师
在高速通信系统中,由于多径信道通常存在一些小的散射体,使得抽头向量不满足理想的稀疏特性,导致经典的稀疏估计算法存在一定的性能损失。针对上述非理想稀疏特性问题,提出了
隐球酵母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新生隐球酵母菌,该菌存在于鸽粪、土壤中,现该菌已成为艾滋病(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致死率高。现就医院最近发现的2例AIDS合并系统性隐
“以赛促教”高职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成长,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它是高职舞蹈表演人才培育的试金石,也是高职舞蹈表演人才培育的催化剂。实践中,高职院
化学在初中阶段属于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有极大的帮助,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发展亦有积极的影响。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化学教师,应使学生
<正> 1946年,曾有一讽刺喜剧的演出,在重庆、上海,继而在全国引起空前的轰动,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吧,这便是陈白尘的《升官图》。 陈白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讽刺喜剧作家,也是一位
期刊
当一张冰霜男孩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时,教育资源的差距顷刻间令人震撼。今天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是否还有信心把乡土作为自己生命资源的补给?当越来越多的乡村年轻父母沉迷于网络娱乐中,谁去引领这些乡村孩子撷取这片土地的地理资源与历史文化。  一、走进乡村:儿童生命状态的再现  1.乡村儿童的生态“被隔离”  儿童处在一个现代化的生活包围中,留守乡村的年轻父母不愿意让他们参与“平庸的田间劳作”,渐渐地他们也就忽略了
本文讨论了模糊控制中Mamdani模糊推理算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应用新的运算对Mandani模糊推理算法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模糊推理算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病理室工作人员长期处理具有传染性的临床标本容易发生获得性感染,在一些基层医院,由于经济落后,弱群体科室,工作环境差极易造成获得性感染,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感染扩散,为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