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有效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23.58
  现代信息技术日趋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这种新型的学习环境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给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为自主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已经走进小学课堂,学生感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飞速变化,那么,在当今的课堂中,怎样培养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呢?
  第一,优化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有限的空间和现有的条件,按照经济、实用、高效的原则,将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第二,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社会的信息化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以适应新的形势下教学的发展。更新观念,就是要求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方法论以及相应的评估体系,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紧扣信息社会对于教学的目标要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转变角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拘泥于传统的角色定位,能够根据不同环境灵活的进行角色转换。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强化记忆者、示范表演者、组织指挥者、裁判员或监督员等多种角色转换,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不断发现和担当起新的角色。
  第三,引导学生养成善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好习惯。
  (一)提供学习资源,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可供学习的环境、资源以及相应的能力。学习资源来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英特网中和教材有关的已有资源的利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利用CD-ROM光盘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大信息量,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拓展性地学习;三是利用局域网和教师自制的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式学习,可采用个体式学习方法,也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四是利用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把学习成果与他人交流。如学生利用powerpoint技术,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做成演示稿,和同学交流,共享资源,分享成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并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给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一个不会学习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资源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和传统学习方法有机结合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要做到五会:
  1.会听。信息技术课上,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发现同学发言中存在的问题。
  2.会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信息技术教材编排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大多小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
  3.会想。思起于疑,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探究精神。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交流语言准确、到位。
  5.会做。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例如:利用“画笔”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电子贺卡制作,利用word进行作文、班报的编排。
  (四)提供交流机会,共享自主学习的成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成功,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共享自主学习的成果。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子小报的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自己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教师让他们进行成果展示,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感,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发现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学习——成功——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激发学习动机,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是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积累并形成的一种良好习惯的。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問题阅读思考,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空间和时间。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运用于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在信息技术课中,要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和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纵观全球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史,为了争夺市场资源,追求规模效应,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并购、整合从未停歇。20世纪末以来,随着大国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交易所之间的跨
摘要:视频课件的根本目的是辅助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本文首先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公修课教学面临的问题,然后从理论和实践的二个方面分析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中 “Excel案例:工资条的制作” 知识点为例,利用Camtasia Studio,开发一个交互式视频课件。  关键词:翻转课堂;交互式视频课件;Camtasia Studio  【中图分类号】G40-57 【
目的:评价氟化物涂膜与半导体激光联合应用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本质过敏症病例42例共计162颗患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氟化物涂膜、激光及两者联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的机电传动课程很难满足“工业4.0”背景大工业要求,改知识陈旧,环节孤立,课程融合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加和整合变频模块、伺服模块和驱动模块,大大提高学生适应岗位能力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岗位能力;融合;理实一体化  【分类号】G642.0  一、前言  “工业4.0”背景大工业下,高端装备制造
摘要:文章从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核方式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内容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学校参加各类竞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PLC;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分类号】TM571.61  1 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已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作为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学科,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此情形下,各种各样的课改方案不断涌现,无论是课时的减少,还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本文中,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了在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高中数学创新谈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 在新课标新理念下,高中音乐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情感 想象力 创新力  · 【中图分类号】G633.95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高中音乐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教与学方式,倡导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其想象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