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在订单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订单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随着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模式,订单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订单培养是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单独组班,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教育模式。校企双方以协议方式确定订单培养项目,并在师资、教学场地、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充分合作。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探索,它可以促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学生与岗位的良好对接。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对单位有更高的期望值,而这些学生的质量更加集中地体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等,而企业对这些准员工也有着更高的能力需求。如何将订单培养实施好,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的互利多赢,除前期校企的充分沟通、订单协议的合理签署、培养过程的严格管理等因素外,学校的就业指导在其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就业指导服务于企业和学生,贯穿于订单培养的全过程
  1.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全面客观了解企业
  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双方在前期都会投入较大的精力。学校会开展企业调研,筛选那些与本校专业和学生能力匹配度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企业也会根据需求挑选适合合作的学校。校企双方通过充分的沟通,签署合作协议,订单培养工作便开始实施。但有时学校和教师都非常看好的企业,学生并不认同,报名者寥寥;有时报名面试时学生非常踊跃,开始实习后因各种“没想到”纷纷想回来。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并不全面了解订单培养的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业指导在其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在企业来校宣传前,教师将前期到企业调研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梳理,客观地把企业的信息介绍给学生。这些信息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企业全称、性质、规模、位置、发展历史、主营产品、在同行中的位置、企业文化等)和岗位基本情况(岗位名称、主要工作内容、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岗位晋升通道、薪酬待遇等)。这些信息将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在企业进校前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这一步完全是客观情况的陈述,没有分析和评判。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查找企业相关信息,提前思考,把自己想了解但未找到的信息记下来,待企业到校时可以重点聆听和询问。第二步是在企业进校宣传之后学生报名之前,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小型答疑会或个体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匹配度的分析。这其中既包括学生个性要求的分析(是否有距离的要求、个人身体状况、个人家庭情况、家长的想法等)、学生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分析、学生所学专业和工作内容的分析、学生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分析等,同时又要强调对企业文化的介绍,这方面对学生选择企业特别是后期就业的稳定性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大家都知道,价值观在学生择业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对学生职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发展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就业指导帮助学生稳定就业和顺利发展
  学生顺利上岗,但就业指导工作远没有结束。学生在上岗实习的前三个月是比较动荡的时期,会出现种种的不适应,产生就业的不稳定因素。订单培养使一个单位的学生相对集中,而学生又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一个学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对企业和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比非订单企业要大得多,所以此时就业指导要及时发挥作用。
  一是做好跟踪服务和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学生上岗后的前三个月,就业指导教师应通过电话、QQ、飞信、邮件等多种形式主动联系学生,了解他们在岗位上工作的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并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做好个性化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打开心结,踏实工作。工作前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情况有:认为工作简单,无前途;人际关系不适应;工作环境不适应等。如有的学生认为工作内容太简单,没有技术含量,所学知识也没用上,感觉没有什么前途。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也与一些企业沟通过,虽然想法各不相同,但总体企业认为实习生应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通过简单的工作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了解产品的材料、工艺、生产工序、部门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等,但这些想法学生往往不理解,需要就业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单位的用心,也让他们理解把简单的工作干好就是不简单,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的问题各不相同,这需要就业指导教师深入了解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减少流失,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是帮学生设计好职业发展路径,实现职业顺利发展。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同在一个单位,往往会互相攀比,有时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如某某在学校什么都不是,现在领导看上他了,让他来指挥我,我在学校可是学生干部呢;又如某某在学校学习不如我,现在还开始搞技术了呢等,此时就业指导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就业指导教师从实际出发,根据每名学生的岗位情况、个人情况,和他们一起分析内外部环境、工作的现状、企业的发展需求、自己的价值取向等,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甚至要阶段性督促,促进其职业的健康发展,为其提供长期的职业指导。同时,就业指导教师还要随时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并结合学生在岗位上的实际情况撰写典型案例,为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积累可借鉴的素材。
  3.就业指导帮助企业合理挑选和使用学生
  订单培养要想顺利实施,一定要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双赢。企业希望通过订单培养招聘到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但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否适合,对学生的使用是否到位,能否最大限度地做到人职匹配,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对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首先,在招聘前,就业指导教师应了解企业招聘岗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与企业一起沟通最适合企业需要的用人标准,做到适当;其次,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等特点,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方式提出建议,做到适合;最后,企业在招聘初选后,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为企业介绍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为企业最终录用提供参考,做到适用。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要发挥学生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如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企业有关,应以适当的方式及时与企业沟通。笔者遇到一名订单培养学生实习不久就提出要辞职,原因是与师傅无法相处。经与其他实习学生了解情况,师傅确实存在一些不当行为,影响到了学生的顺利实习。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后,企业也很重视,核实情况属实后,给该生调整了岗位,重新选派了师傅,该生一直在企业干了下来,如今已成为车间里的骨干。就业指导教师还可以召开订单培养学生的反馈会,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企业,为企业决策和更好地用人提供参考。
  就业指导在订单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
  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订单培养工作中其重要性更是不可小觑。
  1.体现学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
  订单培养的学生在一家单位人数相对较多,学生的责任心、工作能力、文明素养、人际交往等会集中展现出来,而这些都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可以使这些学生增加对相关企业的了解,增强就业观念、就业能力、责任意识等,从而在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2.以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为最终目标
  订单培养不应以提高一次就业率为目的,而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促进未来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对学生不间断的就业指导,不仅使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而且通过跟踪服务和过程指导,为学生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利益的最大化
  就业指导在订单培养工作中的地位非常特殊,它同时为三者提供服务,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使合作的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三方的利益和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其他文献
一  从重阳回来,油菜花还在脑中荡漾,像微波初兴的海,开出了花的壮观,也开出了我心中最美的记忆。保康的作家微信群里,有人在讨论油菜花到底有多大。传媒上说,油菜花有万亩。认真的作家,觉得有些形容。万亩有多大,看不看得到头?我似乎不敏感。写惯了文字,对数字反而迟钝起来,只觉得满眼都是金黄色。鲜嫩耀眼的油菜花从每座山峦,一直延展到河边,像流淌的金色瀑布,漫山遍野地汇进河边那块最大的油菜花地里,聚成一片繁
期刊
消费者信心是宏观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和未来走势的重要反映,构建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衡量消费者信心程度的较好方法.近期,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外央行监
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文章采用文化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来探究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等方法,探讨全球化视野下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创新性、创
本文通过调查遵义市已获央行票据兑付的情况,反映了遵义市农信社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涉农贷款发放情况、需求与满足情况的调查,发现贵州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快速增长,农户、涉农企业贷款需求旺盛,但农村金融支持力量薄弱,涉农贷款隐藏着较大风
本文探讨了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求新特征,包括农村信贷需求变化趋势,“三农”信贷结构与需求满足程度.研究了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面临的主要矛盾,据此,提出了深化四川省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国家缓解融资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也是各级政府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德阳市1999年开建中小企业担保机
期刊
摘 要: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中国的高校体育如何抓住“人世”的契机加速自我的改革,如何利用“人世”的契机来引领中国高校体育改革的走向,以增加其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同世界著名体育院校的交流。关键词:“人世”;中国高校体育改革;走向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4)02—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