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ICU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导尿管,以满足病情观察及疾病治疗的需要,而在导尿管留置期间,因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风险增加。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作为院内感染的典型病例,一直是ICU防控重点。本文从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护理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患者在留置导尿管期间或在拔管后48h内发生了泌尿系感染,是院内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ICU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后,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住院时间,对原发疾病的控制及治疗结果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本文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1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感染途径
  刘敏等[2]学者发现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护士实际操作、膀胱冲洗流程、导尿管材质及留管时间长短等有较大的相关性。致使ICU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途径主要为腔内途径及腔外途径,前者为引流系统出现故障、引流袋发生污染,后者为置管过程中会阴正常菌群污染尿道口或逆行至膀胱导致感染。
  2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
  在护理措施的拟定中,应从易感因素及感染途径进行分析,以给予更加针对性的护理介入,总结如下。
  2.1 强化操作规范性
  护理人员应掌握规范化的留置导尿管流程,在插管中避免尿道黏膜的损伤;按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照导尿管留置流程进行操作及护理,保证会阴部的消毒质量与范围,为置管提供充足的无菌屏障,缩小甚至阻断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腔外感染途径,控制逆行感染的发生。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合格的手卫生是无菌操作的前提条件,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后以流动水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在开无菌包前以快速手干消毒剂进行简易七步洗手,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人员导致的感染风险;同时,院内应加强基础物质的配备,为规范化操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条件。
  2.2 保证导尿装置的良好密闭性
  尿管与集尿袋的分离是破坏导尿装置系统密闭性的最主要因素,降低分离频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是阻碍腔内感染途径的最为重要因素。因此,对于ICU内留置导尿管患者应注意膀胱冲洗次数及集尿袋更换频率,毕东杰等[3]认为膀胱冲洗最佳频率为2次/周,能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概率,保持导尿装置的密闭性;对于条件允许的患者,以生理性膀胱冲洗代替人工被动膀胱冲洗,以增加患者饮水量等方式,增加排尿,最大程度上避免破坏导尿系统的完整性。但是在ICU内,部分患者是需要控制入量的,因此,不可避免的进行膀胱冲洗。使用抗反流活瓣的集尿装置,以提高密闭效果,阻碍尿液反流及细菌逆行;使用硅胶制品的集尿袋,将集尿袋更换时间延长至1周,进而减少了集尿袋与尿管分离的次数。
  2.3 导尿管型号及材质的选择
  依据患者年龄、病情、性别及既往泌尿系统病史等,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用F12至F14粗细的尿管、女性应用尿管型号为F16至F18,避免因尿管过细导致的漏尿,尿道口长期潮湿环境可造成细菌生长;尿管过粗可损伤尿道黏膜;此外,前列腺增生患者选用更细的尿管,以降低置管难度。
  在尿管材质的选择中,常规材质为硅胶,其柔软性及可伸展性得到临床的认可。有研究总结[4],涂层导尿管中银合金导尿管能降低无症状菌尿的发生概率,但是对于有症状性尿路感染影响不大,且费用更高。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菌涂层尿管,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经济能力、留管时间、疼痛敏感性及护理技术能力等,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4 控制导尿管留置时间
  在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早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可逆的,尽早移除导尿管可终止细菌生物膜的不可逆形成,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对于ICU患者,严格进行疾病评估,评价患者留置导尿管的需求强度,并应用信息化、表格化的评估系统,完成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日常护理及观察;在满足拔管条件后,进行有计划的膀胱训练,并把握拔管时机,在拔管前以饮水、膀胱冲洗等方式,使得膀胱高度充盈、患者有强烈的尿意,此时拔管可降低再置管概率,进而利于尿路感染风险的控制。
  导尿管拔除方式对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有一定的影响,在拔管前常规抽尽水囊,导尿管暂留,患者在膀胱充盈时尿液自动经尿道口流出,在膀胱扫描仪的监测下,评估膀胱内残余尿量、自行排尿用时,当尿液流出通畅且残余尿量小于15ml,拔除导尿管[5]。此方法为拔管提供科学的依据,利于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进而控制尿路感染。
  2.5 成立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质量控制小组
  在明确目标后,科内组建质量控制小组,终极目标为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围绕导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因素、途径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感染风险,并监督相关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3 小结
  综上所述,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ICU院内感染防控重点,依据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感染途径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规范置管流程并严格遵守,合理的、有目的性的选用尿管,使用硅胶防逆流集尿袋,进一步控制尿管、集尿袋的分离频率,保持集尿系统的良好密闭性。在置管期间班班交接,持续性观察患者留置导尿管状态,掌握拔管时机,并优化拔管方式,以降低再置管概率;利用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置管患者护理的监查,控制风险、提高质量。本文从以上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蓉,官昕,谢金红等.留置尿管致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6):1463-1465.
  [2]刘敏,吴路遥.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8):121-124.
  [3]毕东杰,王永梅,李燕等.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J].中華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326-1327.
  [4]柳鸿鹏,曹晶,焦静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0):3817-3820.
  [5]熊银环,许红梅.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5):821-8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其焦虑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回顾研究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ERAS,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策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病情恢复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我院食管癌术后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模式,最终观察两组的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综合性护理后可显著降低食管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耳鼻喉内窥镜手术病人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耳鼻喉内窥镜手术病人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统计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未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在我院进行就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号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模式护理,最终观察两组在护理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下床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CU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其心理状态来采取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患者常伴有各种不良情绪,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不良心理。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理状态;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心血管内科急症,病情严重且易于引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肠镜下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2a组,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实验结束后得出,观察组焦虑、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结果:由此观察得出,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总时长低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对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在胫腓骨骨折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进行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骨折愈合有效率(97.44%)显著高于常规组(76.92%),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查房目的:  掌握:脑积水术后患者的护理  熟练:脑积水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  了解: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方式和适应症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贾**,女,39岁,已婚。  诊断:脑积水术后;肺部感染  简要病情:  患者主因头痛、恶心、呕吐不适入神外二病区治疗。于2016年9月19日主因“意识障碍加深”转入监护室。患者神志呈深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诺顿评分:5分,双侧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