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职业.事业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c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专业观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专业上的正确反映。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命运和事业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创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科学专业观的构建,必须协调和处理好专业与职业、专业与事业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专业观;专业;职业;事业
  作者简介:邓怡舟(1968-),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9)。(湖南 永州 4251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5-0160-02
  
  大学生专业观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兴衰。因为科学专业观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命运和事业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创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要树立科学专业观,就必须正确选择并且努力学好专业,协调和处理好专业与职业、专业与事业的关系。
  一、准确把握大学生科学专业观的内涵及其意义
  1.大学生科学专业观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的科学专业观,即大学生对专业基本涵义、专业思想、专业选择、专业学习、专业价值、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态度。它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专业上的反映,体现了大学生的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与政治价值、人文价值与科技价值的统一。科学专业观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求职创业和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科学专业观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科学专业观,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大学生的专业观,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映,在整个人生历程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素质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与祖国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定位,科学规划,服从大局,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2)科学专业观,对大学生转变职业观念、培养职业能力具有指导作用。专业能力是大学生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基本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而职业能力则是大学生人际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因此,大学生树立科学专业观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3)科学专业观,是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资源配置的力量逐渐增强,高校不少学科专业在社会资源投入的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一些专业发展缓慢,人才逐渐紧缺,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到现代化建设。因此,大学生树立科学专业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4)科学专业观,对大学毕业生服务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现状,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专业观。大学生科学专业观的形成,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二、树立明确的专业目标
  1.指导大学生做专业的主人
  大学生正确选择所学专业是构建科学专业观的基础和前提。专业选择,不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定位,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学生正确选择专业,意义重大。
  (1)选择好自己的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既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对专业的性质和地位的评价,当然还包括大学生的专业理想。其间,理性和非理性、客观和主观相互交融,共同作用。因此,大学生要选择好自己的专业。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会感到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甚至废寝忘食,以苦为乐,往往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反之,则情绪不高,动力不强,甚至痛苦不堪,往往效率不高。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充分了解自己。只有这样,学习起来才会轻松自如,才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2)明确专业的发展趋势。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把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作为惟一的原则,认为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行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准备的,而职业选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如今,社会变化很快,如果一个人把职业选择建立在当前的职场热点上,当他花费时间获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资质时,这些热点可能已经变凉了,“当时”的风潮可能已经过了。因此,这种跟风式的择业策略对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似乎没有多大帮助,不要只局限于眼前,更不要盲目从众,只盯着一些热门专业,一定要有前瞻认识,明确专业的发展趋势,有取舍性地采纳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克服跟风这一不明智的做法。
  2.学好专业 提升综合素质
  专业一旦选定,如何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好专业、提升综合素质则是最现实的问题。大学生构建科学专业观,实现专业目标,关键还在于培养其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是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前提。在大学生专业情感和态度的培养方面,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所选专业的主要课程。一方面要看学习的课程是否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要了解学习这些课程,今后有可能在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因为大学生在工作中的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要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源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大学生进校后,要尽快了解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这对学好专业有很大的帮助。
  (2)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学是人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黄金时代。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迎接职场的挑战,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更多的是凭着其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从这一意义上讲,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实现专业目标的主要载体。大学生的专业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专业的选择和学习,而科学专业观则更是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指南。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只有在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中苦下功夫,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集基础与能力,高技术水平与高专业素质于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大学生一定要权衡社会需要、工作条件、兴趣爱好、经济收入、地域等各种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以此作为实现自己心目中专业理想目标的途径。
  (3)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它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是专业素质的灵魂和生命线。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明确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劳动的职业化要求每个劳动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备军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集体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
  (4)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同时,必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当一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他与未进大学的青年相比,主要的区别不仅在于其熟练应用本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动手能力,而且更在于其接受了大学中的人文熏陶,在其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中具备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之路中最终成功的保证。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加强不是专业类课程能独立达到的。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向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政治、宗教等知识的传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大学生科学专业观必须协调和处理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取向,树立科学专业观。因此,大学生树立科学专业观,必须将专业、学业、职业、事业以及自我发展联系起来。具体说来,就是要协调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协调好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大学生在处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时,功利倾向明显。一些大学生更在意那些高工资收入、福利条件较好及生活环境舒适的职业。专业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的桥梁,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因此,大学生要自觉地协调好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1)协调好专业选择和职业取向的关系。大学生在学业规划中,专业选择是首要问题。选择什么专业,取决于大学生对人才市场趋势及自身资源及优势的判断。一般来讲,大学生将来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否胜任这一职业,主要取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从这一角度来看,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决定着职业能力和职业方向。
  (2)正确把握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对于求职者来说,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说专业知识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证明其能否胜任既定的职业。在校大学生只是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能说已具备很好的职业能力,要切记职业能力不同于专业知识,不能将必要的职业能力简单说成专业知识,更不能离开专业知识去空谈职业能力。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准确把握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职业选择的对立关系。
  2.处理好专业与就业的关系
  从教育和职业的关系来看,专业是就业、职业、事业发展的基石,专业选择和学习目的就是为就业服务,而就业前景又影响专业学习。因此,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奠定专业基础,目的就是为今后的就业、职业和事业发展作准备。
  (1)专业与就业紧密相关。专业是每一个求职者都必须面对的话题。专业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职场的升迁变化,更乃至人生发展。现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就普遍存在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一般来说,经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基本拥有了一个领域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具备了基本的就业力。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就业竞争其实就是一个“替代别人”与防止“被别人替代”的问题。在职业中“替代别人”而不想“被别人替代”,是每个从业者的心愿。一般来说,大学生在职场中博弈,也只有凭着明显的专业优势,才能获得更多的选择和规划的空间。
  (2)专业可以帮助大学生成就事业。青年大学生充满理想、饱含激情,特别希望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事业的成功、人生的精彩,价值的体现,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有前景的专业。因为,专业知识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专业水平是能否在本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用人单位无从了解求职者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其更看重求职者所学的专业。因此,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大学生迈进职场,成就事业。
  3.处理好专业与创业的关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迅速走向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客观上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自主创业无疑是就业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实际上,大学生创业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是扩大就业的战略决策,体现了一种超越精神。大学生要获得创业成功,专业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专业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而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迈入经济建设大潮的基本素质。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品质。大凡成功者,不唯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更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则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2)选择好适合创业的专业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有创业志向的大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创业的专业来学习。在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专业中,最适合于创业的是那些基础专业和特色专业。因为我们做人做事都离不开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更有利于快速积累经验,而特色专业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超人的才能和独到的技能,更有利于打造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大学生要想获得创业的成功,首先就得考虑专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核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南[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董文强,谭初春.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文东茅.美好的大学时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4]赵培勇.毕业不失业职业生涯步步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王勤.高考学生专业选择与专业兴趣相符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6]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7]张项民.基于专业教学的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教学与科研内在的统一,开展基于研究的本科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结合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访学期间旁听的9门课程,探讨了美国大学一系列基于研究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这些做法和经验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于研究的教学;美国大学;本科教学  作者简介:江捷(1965-),女,浙江奉化人,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
期刊
摘要:房地产法教学在法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房地产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房地产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包括教学前的准备阶段、案例教学阶段以及教学后的总结阶段三个阶段。  关键词:房地产法教学;案例教学法;法学教育  作者简介:刘远山(1968-),男,湖北天门人,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博士后;余秀宝
期刊
摘要:本文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分析高职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三层涵义,并以“电力内外线工程施工”课程为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的思路,通过对本门课程进行整体的学习情境设计,进行情境教学单元实施步骤展示,形成具有岗位职业特色的课程教学方法,最后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应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高职课程教学实践结论。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教学;电力内外线工程  作
期刊
摘要:以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各高等院校正在大力推广“卓越人才”的教育培养新模式。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课程按通识教育基础课、大学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个模块进行设置,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培养计划
期刊
摘要:介绍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团队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的优点,分别从学生层面、导师层面、院校层面提出建设团队培养模式的各项具体措施,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团队;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吴陈(1962-),男,湖北天门人,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建学(1985-),男,山东滨州人,江苏科技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专业基础、综合设计和科技创新“三层次、四个结合”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应用性;实验教学;工程实践  作者简介:余涛(1968-),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傅俊萍(1961-),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
期刊
摘要:通过对台湾多所技职院校的学习和参访,重点从台湾技职院校的全人教育角度出发,调研全人教育理念的融渗、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提出了台湾技职院校的全人教育对我国大陆院校专业建设的借鉴,并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例说明全人教育对专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全人教育;技职教育;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台湾  作者简介:张仁贡(1975-),男,浙江文成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机电系,副教授。(浙
期刊
摘要:通过在工程实践中典型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案例讲解,结合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经验,分析了工程案例教学法在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显著作用,探讨了教学实施过程,提出了以案例助教学、以应用释原理、以问题析方法的教学实施过程,完善了课程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李鹏飞(1958-),男,安徽太和人,重庆科技学院电气
期刊
摘要:基于新时期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如何深化水利工程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要求,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通过以水利职教集团为依托,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稳定校外实习资源,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建立仿真实训,能够取得较好实训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高职;实训教学  作者简介:余金凤(1966-),女,壮族,广西南宁人,
期刊
摘要:通过对3所高校的实证研究,探讨家庭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调查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进入何种层次高校的影响显著。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比较显著,母亲对女儿的影响较为明显;农村学生受母亲教育程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文化资本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影响着子女的素质培养,民主型家庭子女的学业成绩更为优异。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的学科选择和就业状况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资本;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