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机器人与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近期效果比较

来源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倾向性评分匹配配对良好的情况下,比较机器人与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与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田辉教授肺外科团队因原发性肺癌行肺叶或亚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术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外科(RATS)肺切除术,为RATS组;156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外科(VATS)肺切除术,为VATS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进行混杂因素校正,比较匹配后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结果.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后,每组88例配对成功.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发现RATS组手术时间略长于VAT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RATS组术中出血量较VATS组更少(P<0.001).RATS组淋巴结清扫站数(P<0.001)及清扫个数(P=0.031)均高于VATS组;RATS组住院费用较VAT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1~3天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可切除肺癌手术治疗上,RATS与VAT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相似.此外,RATS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上存在优势,缺点是增加了住院总费用,潜在增加了术后疼痛.
其他文献
法律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有赖于一支由校内外导师组合而成,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师资队伍及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该模式目前仍存在校外导师选聘资格标准尚未统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