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交替型”课程模式对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存在的实训室条件不足和师资队伍缺乏行业经验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合理运用“交替型”课程模式,解决影响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对“交替型”课程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阐述了合理运用“交替型”课程模式对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交替型 课程模式 新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专业
  [作者简介]黄新(1973- ),男,广西田阳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外语与旅游系讲师,硕士,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广西 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133-01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的行业经验和实训室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成为制约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妙药。那么,校企合作应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才能办好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呢?笔者认为,合理运用“交替型”课程模式,将是促进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交替型”课程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和改进意见
  
  1.“交替型”课程模式及其优缺点分析。课程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与实践操作的匹配和整合程度以及课程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比例关系,可以把高职教育课程分为准备型、交替型、渗透型和双元型四种整合程度由低到高的模式。“交替型”,即通常所说的“工读交替”课程,其代表国为英国。这种课程模式采取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但交替的周期较长,一般为一个学期,即一学期学习理论,下一学期对上一学期学习的理论进行实习或实践。这种模式优缺点同样明显。优点是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缺点是一个学期学习理论、一个学期实践这样长周期的交替,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前后的衔接不好,对以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复习也不够,学生的知识结构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因此,在运用时,应对这一模式进行改进。
  2.“交替型”课程模式的改进意见。针对“交替型”课程模式存在的缺点,在运用这种模式时,可将理论学习和理论实践的时间做个调整,在时间上按4∶1的比例安排,即一个学期安排在校理论学习4个月,然后进行1个月的理论实践。同时加强专业办学的校企合作,把每学期1个月的理论实践放到酒店去进行。这样就可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还缩短了学生对酒店工作的适应时间,使“交替型”课程模式的缺点得到纠正。
  
  二、“交替型”课程模式对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交替型”课程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新高职院校实训室条件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有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和足够的实习基地。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然而新升格的高职院校,由于原来办学性质的不同,在升格后受资金紧缺等问题的影响,实验室的建设往往滞后,使得专业实践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就高职高专院校自身来说,当前影响发展的主要方面在于缺乏实训室。酒店行业具有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员工队伍不稳定的特点,多数酒店长期存在服务人员紧缺的问题,这就为酒店管理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酒店管理专业要在校企合作中运用好“交替型”课程模式,以有效解决新高职院校实训室条件落后的问题。
  在调整理论学习和理论实践的时间比例,并把每学期1个月的理论实践放到酒店去进行的基础上,要平衡好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校方可要求酒店在学生实习期间,根据实习生的排班情况,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酒店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培训,聘请酒店的金牌员工或酒店管理人员担任培训教师和进行实习指导,使实习生能基本胜任在酒店实习期间的工作。这样就可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又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缩短了学生对酒店工作的适应时间。由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理论实践是在酒店中进行,所以,学校实训室条件不足的问题不再是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因素。
  2.“交替型”课程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新高职院校专业行业经验先天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能力;二是理论和技术的转化能力;三是社会综合活动能力。要使学生具有这样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有这样的能力。然而,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偏低,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更少。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未经过进修提高,多数教师没有到过工厂、企业,缺乏实践经历,不清楚行业发展需要哪些技能,这与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是不相称的。
  要使教师具有理论转化和技术转化的能力,就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校企结合,教研结合。在运用这种模式时,由于理论实践阶段是在酒店进行,所以这是专业教师接触行业、了解行业、积累行业经验的好机会,学校方面应安排专业教师跟随学生到酒店进行实践。专业教师一方面可以领队的身份管理学生,一方面可以学员的身份向酒店的金牌员工以及资深管理人员学习取经。这无疑是专业教师学习专业技能、积累行业管理经验的良机,从而可以解决新高职院校专业行业经验先天不足的问题。
  3.“交替型”课程模式是提高酒店员工素质、降低酒店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合作实现“三赢”。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发展必须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依托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从工业化水平较高、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来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等,无不依托本国发达的工业和企业。从我国发展较快的高职院校来看,也都得益于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企业做支撑。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多数不够紧密,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无法真正实现双赢。企业的发展是以经济为杠杆,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追求的最终目标。按“交替型”课程模式最原始的做法(一个学期理论学习和一个学期理论实践),可以保证学生在酒店中实习的时间,使酒店运营受到的影响比较小。由于学生在酒店是实习生的身份,酒店不需要支付太多的工资,甚至不用支付工资,使得酒店的运营成本得以降低,这对酒店来说是有利的。但正如前面所说,这一做法的缺点是,一个学期学习理论和一个学期实践这样长周期的交替,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前后的衔接不好,知识结构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这一点对学校贯彻培养目标又是不利的。
  因此,在运用这一模式时,必须找到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实现“双赢”,才能使双方的合作得到持续发展。可将参加实习的学生分成六组,然后采用轮换的办法到酒店进行技能培训和理论实践,每组学生每学期进驻酒店一个月,这就会保证酒店内每天都有学生在顶岗。对酒店方面来说,就能使酒店因接待实习生而在运营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小化,还能使酒店的运营成本得以降低;对校方来说,由于部分技能课交由酒店方面传授,同样在完成培养目标的同时降低了教育成本;对学生个人来说,由于技能的学习和理论的实践都是在酒店进行,学生掌握的是行业一线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缩短了学生个人对行业的适应期,而且由于在酒店实习期间,大部分酒店是承担实习生食宿的,这又可以减少学生的生活开支。可以说,运用好“交替型”课程模式,将会实现合作的主体——校方、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总之,新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过程中,只要加强校企合作,合理利用“交替型”课程模式,就会对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永林,黄克孝.职教模式实验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2]夏建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及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3]韩光道.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和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7).
  [4]陈江.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其他文献
<正> 不少同志不满于企业的职工教育处在“第三线”的地位。但是我们必须有所“为”,才能有其“位”。特别对于提高岗位培训的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有所“为”。岗位培训教学质
以亚临界H2O-CO2二元体系为反应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纤维素制备乙酰丙酸的产物进行分析.探讨了亚临界水解纤维素反应制备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并建立了其反应动力学方程。
建立了基于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的温度和压力信号模型,用于聚丙烯产品质量预测模型。聚合前期的升温过程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大,第一个模型运用db4小波对前期聚合温度(压力)信号
木薯淀粉的制造木薯属于富含淀粉的珍贵大块根植物,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赤道地区生长旺盛。
日本石油公司已开始研究利用渣油经合成气来制取C1化学品(例如甲醇、氨和醋酸)的可行性。日本石油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炼油厂,目前其合成气作为神奈川根岸炼厂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
从上可看出以下几点:①加工厂增加很少,5年仅增加了一个。
某校师生食用豆浆、油条、半小时后有59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未吃食堂豆浆的师生30余人无发病。剩余豆浆化验结果尿酶呈强阳性,证明该起中毒事故及不熟豆浆引
Vpr蛋白对HIV在细胞中复制的速率有加速作用,其定位于病毒颗粒中,能同细胞核基质结合,并与细胞内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功能,对深入研究HIV的感染过程有重要意义。
时下,无论是社会上,还是高等院校,各种计算机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许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正常的教学中,学校安排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