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扶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扶贫是中央扶贫总任务中的一项,也是关乎着意识形态领域水平提升的重要内容。所以要充分落实艺术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还得深入研究其客观需求,以促进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中的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内在要求。更要把握准艺术扶贫在新农村建设阶段面临的问题。在艺术扶贫工作中要把握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需求、精准扶贫措施等,以此更好地促进艺术文化产业在乡村贫困地区的新发展,发挥艺术扶贫在打造和谐社会、幸福生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扶贫;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精神文明
  随着党和国家的不断推动,中央以艺术扶贫为目标,不断的出台了各种与之相关的政策,使艺术扶贫工作得到了推动,特别是在扶贫事业中积极的发挥出了文化艺术的作用。在深入的挖掘和开发地方产品,艺术文化以及区域产业后,不仅使得地方产品获得全新的活力,使脱贫致富的目标深入到了乡村农民的思想中,并且,促进了艺术文化产业在乡村贫困地区的新发展,使艺术的精准扶贫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对艺术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一、开展艺术扶贫的客观需求
  由于我国的农耕文明拥有悠久的历史,即使目前城镇化建设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推进,然而,我国依然还是以农村人口为主。在对小康社会进行全面,快速的建设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不断的对三农问题予以了关注,并且在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阶段,不断的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了投入,以此来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农民在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后,进而对精神文化提出了相应的需求。通过对艺术扶贫工作的大力发展,能够使农村人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其意义十分重要。
  (一)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中的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更高水平的生活,当今时代提出了需要全面建设艺术文化体系这一要求,这与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中的建设具有相同的意义。详细的来说,在顺利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的实施改革开放以及在社会主义中发展物质文明后,在农村地区通过对艺术文化服务的加强,不仅能够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中的构建,同时,还能够促进新农村在社会主义中的建设,为群众带来多样化的精神文化。
  (二)是促进小康社会快速全面建成的内在要求
  农村艺术文化服务是在建设新农村阶段最基本的要求,时代在经过不断发展后,给农民带来了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怎样才能够使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发展能够得到协同,成为了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农村地区通过对艺术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建设,能够使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获得基本的保障,在农村地区通过对艺术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立,能够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二、艺术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艺术文化能够使农村地区变得更加和谐稳定。在农村地区建设艺术文化,能够促进积极价值观的统一形成,促进群众之间的深入理解和良好包容,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艺术文化还能够统筹城乡地区的发展。在设计群众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大多是群众所喜爱的,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人群的参与,使他们在无形中感受到多元艺术带来的魅力,还能够对当地艺术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三、艺术扶贫在新农村建设阶段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精准的艺术扶贫
  对基层进行艺术扶贫的过程中,由于经验并不丰富,因此无法顺利的开展这项工作,例如,缺乏精准的扶贫对象,虽然当地村委已经对扶贫目标及其相关信息进行了掌握,但是却没有在资料中列出与艺术相关的内容,因此导致艺术扶贫工作缺乏精确性,只能够在当地进行形式化的艺术扶贫,偶尔下乡举办一次艺术汇演等,并且此类措施并不是长期性的,因此无法将切实的艺术脱贫效果带给当地,这主要是由于开展艺术扶贫工作时间过短,没有累积充分的经验,因此导致艺术扶贫不够精确。
  (二)缺乏高水平的艺术扶贫工作
  在对艺术扶贫工作进行执行的过程中,很多部门只重视了基础设施的建造,却没有在后期管理和使用上下足功夫。再加上,没有在前期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导致人们对此类设施的作用并不知情,因此无法有效的发挥出所建之地的作用,并且,由于农民缺乏良好的思想教育,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依然认为扶贫工作就是物质帮助,政府就基金甚至成为了部分贫困户的重要生活来源,导致其逐渐无法自力更生。
  (三)缺乏系统性的藝术扶贫理念
  艺术扶贫在思维观念方面遇到了诸多障碍,根据相关开发项目对艺术扶贫的推进,缺乏完整性、实质性以及全程性,没有对艺术扶贫进行系统的设计,进而导致扶贫无法发挥实效性。
  首先,零散化。各文化因素在同一个地区的整理整顿缺乏有效性,无法以一个整体对其进行有机的结合,也无法从主张、意识以及实践等方面,对民族艺术文化进行统一,进而也就无法实现对文化的有效整合。
  其次,形式。对人们行为起到支配作用的丰盛自由以及进步等基本艺术价值观,还未得到有效挖掘,仍然无法得到深化,同时,部分地区对艺术扶贫工作的推进,只是形式上对其进行了打造,导致艺术文化无法得到深入、确实以及有效的开展。
  最后,阶段化。连续性以及有序性等是文化系统的发展特征,其涉及到了对结构的合理生成、对过程的有序演进以及对体系的稳定传承这三个层次,并且,文化主题还需要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做好对各种矛盾的化解,以此来使文化系统对原有基本性质的维持能够得以实现,使艺术能够得到规范、有序以及连续的开发运作,使艺术文化能够减少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引发,使文化结构能够保持动态平衡。
  四、如何发挥艺术扶贫新农村建设阶段的作用
  (一)精准扶贫对象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扶贫对象加以了解,特别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需要对,村户以及个人进行精确的落实,只有通过对扶贫对象的精确,才能够使扶贫工作的效果得到双倍的发挥。但是在对其进行精确时,需要通过科学的贫困测定,来掌握当地具有怎样的经济形势,发展水平是否良好等,从文化程度以及建设进程方面,通过对当地人民以及当地艺术文化的了解,结合各地的发展水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扶贫。同时还需要以资金补助和建设基层艺术文化为重点,首先解决农村人民的贫困问题,然后逐渐开展艺术扶贫工作以此来使当地的农民能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
  (二)精准扶贫需求
  要实现精准需求,就需要政府做到与当地贫困情况的具体结合,以贫困地区人群或贫困户为目标,通过对实地走访和实地询问的开展,来对其实际需求加以了解。然后需要结合走访结果,提供给贫困地区或贫困户能够保障其切身利益的艺术扶贫工作。例如,可以对有关当地艺术发展的政策进行积极的整理,并向将其讲解给有需要的人,并帮助其进行申请,进而使当地的人们能够及时关注到国家艺术政策,进而促进该地经济的良好发展,是该地区的人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艺术文化。
  (三)精准扶贫措施
  在农村所开展的艺术扶贫工作,不仅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还需要为农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日常生活。近几年,人们逐渐对艺术文化以及传统艺术等引起了关注,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和艺术文化,不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传统艺术,并且能够使农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因此,政府可以利用节日这一时机,来开展具有特色的民族活动,通过对相应的活动的举办,来促进农民的积极参与,并为农村基层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
  开展以人为主体的艺术扶贫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并且能够促进整个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实施,能够使贫困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艺术扶贫工作的研究,能够使贫困地区群众更快的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新农村在社会主义的良好建设。
  参考文献
  [1]唐俊.精准扶贫视野下大学生艺术扶贫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6):147-149.
  [2]陈岸瑛.艺术扶贫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公共艺术,2020(5):6-11.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临床路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后病人的活动方案,改善因生病后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促进心脏康复,缩短住院时问,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将162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期进行护理,绝对卧床期实施有效的按摩,卧床休息期实施意念肌肉放松训练,下床后逐步实施意念操并贯穿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评价施术前后的匹司馒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病
介绍了汶川特大地震后帐篷医院的建立与护理管理的经验.建立帐篷时充分考虑防震的要求,合理划分区域、分配帐篷.采取二级管理方式,做好帐篷病区管理、伤病员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护理管理制度.这些举措有效地保障了住院病人的生命安全,缓解了继续大量收治地震伤病员的压力。
目的 观察临床瑞芬太尼(瑞芬)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并与异丙酚进行比较.方法 40例妊娠1~3个月的孕妇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PR0组(异丙酚3~4 mg/kg),MRF组(咪唑安定0.06 mg/kg+瑞芬1.5~2μg/kg),观察术中2组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药物的副作用、术中OAA/S评分、术后清醒时间.结果 与术前比,PRO组给药血压(Bp)下降(P<0.05),呼吸频率(R
终身教育作为当代影响极为广泛的国际教育思潮,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终身教育思想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对教育赋予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护理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终身教育终将成为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临床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常需将头皮针与输液胶管分离,以便于分别进行最终的处理.常规的做法是护士用手将头皮针从输液胶管的乳嘴处旋扭取开.凶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时为防止头皮针从输液胶管乳嘴处脱落,已将头皮针接口处与输液胶管的乳嘴处旋紧.拔针后需费力气才将头皮针从输液胶管的乳嘴处旋扭分离,而且有可能将护士的手扎伤。
期刊
石膏固定是治疗骨折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之一,治愈骨折一般需固定4~6周,这个期间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出现多种不适症状,最为突出的是固定部位的皮肤全都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师暑假读书自身成长、课堂教学改革、阅读教學校本化路径探索。基于这三个方面,对自身的素质教育有所提升,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上要有所创新。从现代的基础教育到实行现代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各个政府以及行政部门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各个负责培训教师的机构也开始对教师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对教育改革进行强化。下面从几个角度分析教师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公务员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体检的机关在职公务员血压、血脂、血糖临界高值人群采用定期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创办宣传栏,设立亚健康门诊,提供咨询指导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为期1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血压、血脂、血糖临界高值以及生活行为的改变.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示干预后血压、血脂、血糖临界高值发生率下降.不良生活行为干预前后有显著性
临床护理教育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为护生提供真实的经历,从而形成护生自己的专业价值观和具有独特风格的临床工作方式.随着中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批批护生通过临床实习走上护理岗位,而医学模式的转变又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
期刊
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同时抽取丹参酮ⅡA碘酸钠注射液与氯化钾注射液时,注射器内出现红棕色絮状浑浊现象,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