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阶段,很多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方面遭遇到了瓶颈,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缺乏方法和技巧,综合英语水平一时难以提高。本文试图从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全面提高英语水平作指导。
关键词:听说读写 专项能力 提高
前言
大学之前各阶段的教育以“应试”为主,“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在教学中比较普遍,学生基本属于被动学习,依赖性强。大学阶段,学生以自学为主。这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在学习上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很多学生抱怨说没有方法,不知道从何学起。甚至学了两年英语之后,英语水平没有任何提高。下面将结合本人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实践,浅要地谈一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水平的方法。
一、英语是什么
要学好一门知识,首先要了解所学习的这门知识。英语是语言的一种,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有语音符号,也有文字符号。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语言意义。文字是用来书面记录语音的符号,可以使得转瞬即逝的语音得以长久留存。
人们在运用语言时候,既可以通过发音器官表达信息,用听觉器官接收信息,也可以通过书写文字符号表达信息,阅读文字符号接收信息。因此,要掌握一门语言,就要具备该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听
很多同学花在英语听力方面的时间很多,却收效甚微。原因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训练技巧。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本人发音要准。听是先接收语音符号,再运用大脑进行处理。说话者的发音不准,会影响听者的理解。事实上,听者本人的发音不准,也会影响到自身的理解。如果把一个单词读错,那么在听到正确的读音时,反而会不懂其真正的含义。
2) 锻炼英语思维。很多同学总是习惯性地先把听到的英语语音符号翻译成母语再理解其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时间的滞后。翻译的过程又会影响接收下一条语音符号的接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英语语音符号直接转化成所对应的事物。这就需要用英语进行思维。
3) 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要求听懂每一个单词,泛听只要求听懂大意。材料的选择很重要。精听材料不宜过难,生词量不超过10%最好。泛听材料要比精听的难一点,注意把握关键词和句子的主干部分。
4) 掌握特殊表达方式。有些表达方式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平时要注意多积累。比如:He is the last person I want to see.意思不是“他是我最后想见到的人”,而是“他是我最不想见到的人”。
5) 具备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有时候,说话者会有一些弦外之音。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说话者的语调、语气、甚至表情、眼神等加以推断。
6) 注意一个单词的不同发音和英美发音的不同。如:kilometer有两种不同的发音;ask这个词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读法略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两种读音都要掌握。
2.说
英语口语能力一直是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弱项。笔者建议:
1)正音。语音准确是英语口语水平高的第一要素。前面提到,说话者的语音不准,会导致听者理解困难。交流双方既是说话者又是听者。可以先学习一下音标知识。
2)提高流利程度。语音准确不代表流利。语言是有感情的,语流、语气、语调、语速都会配合说话者表达。建议:一、大声朗读英文材料;二、模仿录音;三、用英语绕口令辅助提高。
3)日常生活多练习。英语朗读流利不代表口语水平高。朗读者只要把句子读出来即可。而在生活中,人们面临的情况瞬息万变。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准确表达信息不像阅读那样死板。建议学习者利用各种机会开口。如果没有同伴一起练习,不妨自言自语,看到什么说什么,锻炼大脑用英语组织语言的灵活性。
4)学以致用。很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见面打招呼还是只会Hello,Hi,或者How are you这样的方式。其他方式一概不会。学习者要能运用新学的知识。
5)灵活避开生词。很多同学突然忘记某个词该怎么表达时往往会卡壳,此时不妨运用解释的方式。比如:突然忘了November这个词,不妨可以说:the eleventh month of the year.
6)注意英汉两种语言语法规则的不同。不能用汉语的语法规则造出英语的句子。“你有什么事?”不能说“You have what thing?”。
3.读
很多同学以为,只要词汇量大,就可以轻松阅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阅读也有方法和技巧。
1)提高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有skimming和scanning,也就是略读(跳读)和寻读。略读要求学习者扩大视幅,看一眼,不应只看到一个word,而应该是一个word group;同时视力的焦点集中在关键的实词上,余光扫视虚词。寻读是根据文章每段的topic迅速确定所需信息的位置,在该位置附近仔细阅读以获得准确信息。
2)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效率即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生词、长难句等,此时,就要运用一些阅读技巧。
A)生词。如果生词对理解全文大意没有影响,可以跳过。或者通过上下文间的意义联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对词的定义、对词的解释和举例以及构词法,甚至是人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来猜测词义。如:My father gave a noncommittal answer,which was neither a yes nor a no.在这个句子中,通过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判断,noncommittal的含义应该是“不明确的”、“含糊的”。
B)长难句。英语习惯使用长句,这造成了学习者理解上的困惑。对于长句,要善于把握其主干,因为主干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附加成分,不论多长,多么复杂,都是辅助成分。
C)段落结构。一般来说,每个段落都有其讨论的主题,作者运用主题句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观点。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又会使用到大量的支撑句。阅读者要做到的就是能够抓住段落的主题句,从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此外,阅读者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比较宽的知识面。
A)推理判断能力。作者有时候并不直接告诉我们某个具体的细节,需要我们从文章的上下文语义进行推理判断,这时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必须的。比如某篇文章中:“有研究表明:每个人每天都有energy cycle,处在peak的时候,工作效率高;处于lower point时,情绪低落”,那么根据Much family quarrelling ends when husbands and wives realize what these energy cycles mean,and which cycle each member of the family has.这句话可以推断出是什么导致了夫妻间的争吵呢?反向推理即可得出结论:夫妻间意识不到energy cycle的含义时会导致争吵。
B)知识面。文章会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如果阅读者对某个领域的文章不熟悉,阅读起来困难就比较多。所以,具备一定的知识面对于提高英语阅读水平也是必需的。
最后,阅读者在对材料分析时,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文章上面。在上面那篇文章中,作者表明:如果一个人的体能peak不在早晨又希望早晨能有效地做事的话,应该rise before usual time.但有些读者往往没注意到这一点,而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应该go to bed earlier.
4.写
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句子构成。
1)句子
句子要正确。我们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其次要了解英语句子的五大基本句型,再次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这样,写作者就可以正确地输出语言。在此基础上,还要兼顾到句子的其他特性:
A)一致性。一个句子只能表述一个信息,句子各部分都要围绕这个信息来组织。
B)连贯性。一个句子必须表述清楚,句子各部分之间关系紧密。杜绝错误的平行结构,代词指代不清,人称和数的以及时态、语态、语气转换上产生的混淆。
C)简洁性。意思表述清楚,则所用字词数越少越好。
D)强调性。在口语中,人们可以使用提高声调、放慢语速、使用手势等方式来强调某个信息。在书面语中,作者可以使用倒装句、反意问句、短句、重复等方式来达到强调的目的。
E)多样性。英语写作应该坚持长句与短句相结合;简单句与复合句相结合;松散句和圆周句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句子多种多样,看山不平的美感。
2)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前提下,就可以将这些句子组合成一个段落。如何给这么多句子排序并合理联系在一起就需要一些技巧。
A)一致性。前面提到,每个段落都应该有其主题,作者运用主题句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观点。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又会使用到大量的支撑句。一定要选择能说明或论证作者观点的句子作支撑句。也就是说,所有的句子都要和主题相关。
B)连贯性。多个句子放在一起,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是对比关系;可以遵循时间顺序,也可以遵循地点顺序;可以是总分式,也可以是分总式。如果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不清,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不解。
C)过渡性。在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的前提下,还需要使用一定的过渡词语来连接句子和句子,连接段落和段落,如表示原因的because,表示结果的so等等,这样才能使句子之间的衔接流畅,过渡自然。
3)篇章
构筑篇章需要把阐述各段落组合在一起。各段落之间和段落中各句子之间一样,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4)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习惯是不同的。尽量使写出的句子贴近英语的习惯。例如:“有人告诉我……”,“有人”是不确定的主体,我们可以采用被动语态:I was told...,这是其一;其二,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新学的知识,如:求职的人既可以用interviewee,还可以用job hunter,job applicant等来表述,使得语言增添亮点。
结束语
英语听说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读写又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能把它们分开来训练,而应该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做到这一点,英语综合水平得以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胡明杨.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命题组.2002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册[Z].上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2002.
[4]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关键词:听说读写 专项能力 提高
前言
大学之前各阶段的教育以“应试”为主,“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在教学中比较普遍,学生基本属于被动学习,依赖性强。大学阶段,学生以自学为主。这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在学习上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很多学生抱怨说没有方法,不知道从何学起。甚至学了两年英语之后,英语水平没有任何提高。下面将结合本人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实践,浅要地谈一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水平的方法。
一、英语是什么
要学好一门知识,首先要了解所学习的这门知识。英语是语言的一种,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有语音符号,也有文字符号。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语言意义。文字是用来书面记录语音的符号,可以使得转瞬即逝的语音得以长久留存。
人们在运用语言时候,既可以通过发音器官表达信息,用听觉器官接收信息,也可以通过书写文字符号表达信息,阅读文字符号接收信息。因此,要掌握一门语言,就要具备该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
二、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听
很多同学花在英语听力方面的时间很多,却收效甚微。原因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训练技巧。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本人发音要准。听是先接收语音符号,再运用大脑进行处理。说话者的发音不准,会影响听者的理解。事实上,听者本人的发音不准,也会影响到自身的理解。如果把一个单词读错,那么在听到正确的读音时,反而会不懂其真正的含义。
2) 锻炼英语思维。很多同学总是习惯性地先把听到的英语语音符号翻译成母语再理解其含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时间的滞后。翻译的过程又会影响接收下一条语音符号的接收。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英语语音符号直接转化成所对应的事物。这就需要用英语进行思维。
3) 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精听要求听懂每一个单词,泛听只要求听懂大意。材料的选择很重要。精听材料不宜过难,生词量不超过10%最好。泛听材料要比精听的难一点,注意把握关键词和句子的主干部分。
4) 掌握特殊表达方式。有些表达方式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平时要注意多积累。比如:He is the last person I want to see.意思不是“他是我最后想见到的人”,而是“他是我最不想见到的人”。
5) 具备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有时候,说话者会有一些弦外之音。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说话者的语调、语气、甚至表情、眼神等加以推断。
6) 注意一个单词的不同发音和英美发音的不同。如:kilometer有两种不同的发音;ask这个词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读法略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两种读音都要掌握。
2.说
英语口语能力一直是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弱项。笔者建议:
1)正音。语音准确是英语口语水平高的第一要素。前面提到,说话者的语音不准,会导致听者理解困难。交流双方既是说话者又是听者。可以先学习一下音标知识。
2)提高流利程度。语音准确不代表流利。语言是有感情的,语流、语气、语调、语速都会配合说话者表达。建议:一、大声朗读英文材料;二、模仿录音;三、用英语绕口令辅助提高。
3)日常生活多练习。英语朗读流利不代表口语水平高。朗读者只要把句子读出来即可。而在生活中,人们面临的情况瞬息万变。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准确表达信息不像阅读那样死板。建议学习者利用各种机会开口。如果没有同伴一起练习,不妨自言自语,看到什么说什么,锻炼大脑用英语组织语言的灵活性。
4)学以致用。很多学生学了多年英语,见面打招呼还是只会Hello,Hi,或者How are you这样的方式。其他方式一概不会。学习者要能运用新学的知识。
5)灵活避开生词。很多同学突然忘记某个词该怎么表达时往往会卡壳,此时不妨运用解释的方式。比如:突然忘了November这个词,不妨可以说:the eleventh month of the year.
6)注意英汉两种语言语法规则的不同。不能用汉语的语法规则造出英语的句子。“你有什么事?”不能说“You have what thing?”。
3.读
很多同学以为,只要词汇量大,就可以轻松阅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阅读也有方法和技巧。
1)提高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有skimming和scanning,也就是略读(跳读)和寻读。略读要求学习者扩大视幅,看一眼,不应只看到一个word,而应该是一个word group;同时视力的焦点集中在关键的实词上,余光扫视虚词。寻读是根据文章每段的topic迅速确定所需信息的位置,在该位置附近仔细阅读以获得准确信息。
2)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效率即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生词、长难句等,此时,就要运用一些阅读技巧。
A)生词。如果生词对理解全文大意没有影响,可以跳过。或者通过上下文间的意义联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对词的定义、对词的解释和举例以及构词法,甚至是人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来猜测词义。如:My father gave a noncommittal answer,which was neither a yes nor a no.在这个句子中,通过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来判断,noncommittal的含义应该是“不明确的”、“含糊的”。
B)长难句。英语习惯使用长句,这造成了学习者理解上的困惑。对于长句,要善于把握其主干,因为主干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附加成分,不论多长,多么复杂,都是辅助成分。
C)段落结构。一般来说,每个段落都有其讨论的主题,作者运用主题句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观点。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又会使用到大量的支撑句。阅读者要做到的就是能够抓住段落的主题句,从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此外,阅读者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比较宽的知识面。
A)推理判断能力。作者有时候并不直接告诉我们某个具体的细节,需要我们从文章的上下文语义进行推理判断,这时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必须的。比如某篇文章中:“有研究表明:每个人每天都有energy cycle,处在peak的时候,工作效率高;处于lower point时,情绪低落”,那么根据Much family quarrelling ends when husbands and wives realize what these energy cycles mean,and which cycle each member of the family has.这句话可以推断出是什么导致了夫妻间的争吵呢?反向推理即可得出结论:夫妻间意识不到energy cycle的含义时会导致争吵。
B)知识面。文章会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如果阅读者对某个领域的文章不熟悉,阅读起来困难就比较多。所以,具备一定的知识面对于提高英语阅读水平也是必需的。
最后,阅读者在对材料分析时,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文章上面。在上面那篇文章中,作者表明:如果一个人的体能peak不在早晨又希望早晨能有效地做事的话,应该rise before usual time.但有些读者往往没注意到这一点,而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应该go to bed earlier.
4.写
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句子构成。
1)句子
句子要正确。我们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其次要了解英语句子的五大基本句型,再次要有一定的词汇量。这样,写作者就可以正确地输出语言。在此基础上,还要兼顾到句子的其他特性:
A)一致性。一个句子只能表述一个信息,句子各部分都要围绕这个信息来组织。
B)连贯性。一个句子必须表述清楚,句子各部分之间关系紧密。杜绝错误的平行结构,代词指代不清,人称和数的以及时态、语态、语气转换上产生的混淆。
C)简洁性。意思表述清楚,则所用字词数越少越好。
D)强调性。在口语中,人们可以使用提高声调、放慢语速、使用手势等方式来强调某个信息。在书面语中,作者可以使用倒装句、反意问句、短句、重复等方式来达到强调的目的。
E)多样性。英语写作应该坚持长句与短句相结合;简单句与复合句相结合;松散句和圆周句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句子多种多样,看山不平的美感。
2)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前提下,就可以将这些句子组合成一个段落。如何给这么多句子排序并合理联系在一起就需要一些技巧。
A)一致性。前面提到,每个段落都应该有其主题,作者运用主题句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主题的观点。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又会使用到大量的支撑句。一定要选择能说明或论证作者观点的句子作支撑句。也就是说,所有的句子都要和主题相关。
B)连贯性。多个句子放在一起,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是对比关系;可以遵循时间顺序,也可以遵循地点顺序;可以是总分式,也可以是分总式。如果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不清,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不解。
C)过渡性。在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的前提下,还需要使用一定的过渡词语来连接句子和句子,连接段落和段落,如表示原因的because,表示结果的so等等,这样才能使句子之间的衔接流畅,过渡自然。
3)篇章
构筑篇章需要把阐述各段落组合在一起。各段落之间和段落中各句子之间一样,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4)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习惯是不同的。尽量使写出的句子贴近英语的习惯。例如:“有人告诉我……”,“有人”是不确定的主体,我们可以采用被动语态:I was told...,这是其一;其二,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新学的知识,如:求职的人既可以用interviewee,还可以用job hunter,job applicant等来表述,使得语言增添亮点。
结束语
英语听说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读写又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不能把它们分开来训练,而应该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做到这一点,英语综合水平得以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胡明杨.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命题组.2002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册[Z].上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2002.
[4]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