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职高体育课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的实施策略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acafa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抗性运动项目主要是指有身体接触,允许正当的身体接触的体育运动,如拳击、摔跤、柔道、足球、篮球、橄榄球等。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而言,对抗性运动项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育性、对抗性和竞争性等方面上,职高体育教学中开展对抗性运动项目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综合素养培养、有利于课程内容丰富和有利于立德树人贯彻。研究认为在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策略上可以利用竞赛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利用激励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抓住时机干预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通过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利用团队协作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不断推进,并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贯彻教育改革思想,形成了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标准。在职高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足球、篮球、武术等项目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对抗运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身体素质,更能够磨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因此,契合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1 对抗性运动项目的特点
  在体育运动领域,对抗性运动项目主要是指有身体接触,允许正当的身体接触的体育运动,如拳击、摔跤、柔道、足球、篮球、橄榄球等项目均属于对抗性运动项目。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入,对抗性运动项目在职高体育中的实践也越来越广泛,而这类运动基于自身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对抗性运动项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教育性
  对抗性运动项目对于人的培养不仅是身体上的训练,更包括精神层面的培养。在对抗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这就使得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重视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而忽视精神层面的培养。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教育价值逐渐被挖掘,例如跆拳道的肢体对抗明显,训练过程突出地反映出项目的技击性,但是其中的礼仪和规则,又对运动者的思想精神形成良好的熏陶,从而体现出深刻的体育精神,体现了对运动者的全面培养。
  1.2 对抗性
  顾名思义,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运动员之间的肢体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交流需要在规则下进行。例如在跆拳道运动中,对抗双方需要掌握了跆拳道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一定的场地内,按照“以礼始,以礼终”的原则,按照竞技精神,进行技巧、勇气、智慧上的较量。
  1.3 竞争性
  对抗性运动项目需要在竞争中体现运动员的能力。例如,在拳击、摔跤、柔道、足球、篮球、橄榄球等项目中,结合规则对双方进行裁定,能够体现一分高下的效果,让对抗者或者成就感。
  2 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的意义
  如图2所示,在职高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有利于综合素养培养
  对抗性运动项目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在运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练习,逐渐过渡到条件实战以至全面实战,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和锻炼,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在跆拳道学习的初期,学生需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在攻防练习时,学生需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在加量腿部力量训练中,学生需要克服疲劳之苦,进行对抗实战中,则需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冒失等不良心理反应,这样的全过程训练对于学生身心而言,无疑是一种全面的锤炼。
  2.2 有利于课程内容丰富
  高中阶段,体育课程在强大的高考压力下逐渐被边缘化,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较少,一些传统的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同时沉闷的运动氛围使得学生在运动中变得“小心翼翼”,对于充满挑战的项目缺乏探索的动力。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引入,能够在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中打开一个缺口,而学生丰富体育运动项目内容提供思路,同时在课程教学训练中渗透课程标准要求,提高职高体育教学实效性。
  2.3 有利于立德树人贯彻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中,教育部门针对体育课程特点,提出教育要求和教育任务,“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对抗性运动项目在实践中渗透“健康第一”的思想,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融合,进而推动职高体育教育任务的落实。
  3 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策略
  3.1 利用竞赛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
  对抗性运动项目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因此,相較于单独的训练,竞赛方法能够利用个体之间的冲撞,实现对个体的全面塑造。对抗性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在实战中体现。在职高体育教学中教师则可以结合对抗性运动项目的特点,设计竞赛方法,让学生在竞争、对抗中真切地体会运动价值,实现身心的综合构建。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趣味运动比赛,在参赛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根据男女生的比例和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竞赛小组,组织开展趣味定点投篮竞赛。比赛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比赛规则包括五个方面:(1)从持球者出手投篮时开始计时;(2)投篮的位置,如使用标准球场,则在罚球线后的半圆内;否则,在正对篮板、距离篮圈中心的投影点4.2米的地方上面好标记线,在标记线后投篮。(3)不管投中与否,必须自投自抢,然后快速运球回至罚球区进行下一次投篮;(4)可跳投也可原地投篮,记录规定时间内总的投中次数。在比赛中,教师还应提出明确要求,即自投自抢,小范围移动,手法、动作要规范,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比赛的第二阶段比赛规则包括三个方面: 1人1球五点定位投篮,记录其完成五点投篮所用时间,每个点投中后,再按顺时针方向快速移动到下一个点继续投篮,如没投中,则一直在这个点投,直到投中后方可换位。(2)计时从第一点出手投篮开始,至第五点投球入篮筐结束,记录五个点均投中之后的总时间。(3)可以跳投,也可以原地投篮。最后,教师对两阶段比赛的结果进行综合统计,选出前三名予以奖励,未入选前三名的则给予鼓励奖。   这样的训练虽然没有展开对抗,但是利用竞赛的形式,打破了单纯的技术训练的枯燥性,实现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集中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随着,学生对于篮球运动技术掌握的熟练,我们可以进行班级内的对抗比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图1所示。
  当然,教师还可以模拟对抗赛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攻防练习。例如,在高中足球二过一配合的教学训练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直传斜插配合与斜传直插配合这两种二过一配合的方法、特点及运用条件,并能在比赛中适当运用,锻炼学生发展速度、耐力素质,提高体能,培养合作精神,设计了消极防守下练习、积极防守下练习以及与踢球射门结合的综合练习,同时也增设进攻方多一人的小场地比赛等。学生在竞技中分成对抗小组,在消极防守中,攻方运动员相互配合,提高对直传斜插配合与斜传直插配合的技巧掌握;在积极防守下练习中(如图2的班级足球对抗比赛),教师重视各组之间的对抗,并针对各组成功配合国人的情况进行打分;在与踢球射门结合进行综合练习中,教师不仅评判各组对过人技巧的掌握,还结合成功过人并射门加以记录与打分;在综合练习中教师对各组学生在对抗中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加以评价。通过这样的训练设计,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竞争的氛围,并在强烈的挑战欲、进取心的支持下磨炼对抗技巧,提升精神力量。
  3.2 利用激励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
  由于对抗性运动项目自身所具有的竞争性特点,导致在参与双方在比赛结束前一定要一争高下。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胜不骄,败不馁”,但是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能从失败中品尝出胜利的经验,并重新激励自我不断前进。为此,我们在对抗性运动项目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激励与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抗中正确看待胜负、荣誉,并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即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学习者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学习者避免榜样的行为。基于此,在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榜样激励的目标机制与强化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榜样,强化榜样的引导作用,进而在行为和心理上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强大动力。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NBA球星十分推崇,促进学生篮球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塑造篮球训练方面的榜样,因为榜样一旦被确立,就会成为学习样板、行为参照,同时也明确了未来的行为目标,进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机——调整自身行为与榜样保持一致。我们知道,篮球运动练习被学生认为是枯燥的内容,课堂练习中学生也经常表现出有气无力。为此,在开设进行篮球技术练习前,我们可以通过NBA球星的励志故事完成学生兴趣激发,如球星布莱恩特的励志事迹:赛场下的刻苦练习基本功,在追求篮球梦向上所做出的努力,让学生看到即便是在篮球上天赋异禀的科比,依然需要用绝对的自律来不断强化自己,并保持自己在篮球方面的天赋。也可以在室内理论课中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截图3)或精彩动作的瞬间(图4)激发学生对篮球基本功的重视。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让篮球明显的榜样作用成为学生课堂练习参与的动力。同时通过体会不断提升自我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学生自我反思,不断自我激励的能力。
  激励教育不仅仅在教学导入环节、知识与动作技术讲解过程中,也可以在学生练习中加以实施。特别是在学生对抗性训练的关键处,我们可以利用语言及动作等对学生作出安抚与激励,从而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重树信心,进而继续参与到对抗训练中。
  例如,在篮球运动“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的学习中,可以运用分解教學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对整个二攻二战术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把整个战术分成传球、掩护、分球三个部分,简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及较快的掌握完整战术,让学生在完整练习中更好地掌握完整战术。接下来,要求学生分组对抗练习,并在学生出现失误、问题,利用言语、动作等方式,缓解学生情绪,激励学生重新参与到训练之中。最后,设计对抗活动,利用“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对于双方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对于失败一方,帮助其找出原因,找到突破自我,提升自我的方法,提高学生应对困境的能力。
  激励教育的方法有很多,除去上述两种,还有目标激励、赏识激励、物质激励,等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对症下药,合理选择与优化,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展开激励引导,帮助学生冲破负面情绪的围困。
  3.3 抓住时机干预,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
  教育是讲究时机的,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时机往往转瞬即逝,而教师如果能够准确捕捉,并由此展开发散,则能够形成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反之,则会白白错失教育机会,甚至让学生在按部就班的训练中失去动力。基于此,在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应恰当把握时机,结合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灵活调整教学指导策略,确保运动有序进行,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
  例如,在足球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技术重点,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模仿联系,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支撑脚站位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形成固定脚型,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然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每组一球,同时进行练习,练习内容包括:踢固定球,左脚内侧踢球支撑腿战位及踢球部位模仿练习;两人一球,一人用脚底挡球,另一人做脚内侧摆腿练习。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巡视各组,针对学生直线助跑时,支撑前的最后一步步幅太小,难以积蓄力量或者支撑脚踏与球侧距离较远时,加以及时干预指导。当发现学生调整脚型,脚趾用力,影响踢球的方向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其加以指引,通过与学生间的对抗,提高其对动作的把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根据球来的速度、方向自觉调整摆腿的时间,调整支撑脚的选位,保证踢球腿顺利摆踢发力。诸如上述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抓住了学生在对抗练习中出错的时机,通过及时、精准地引导,使学生正确掌握了踢球动作,实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再如,笔者曾经在篮球“2-1-2”进攻区域联防的战术训练中成功地实施了干预策略。上课做好准备活动后,笔者将班级学生分成了进攻和防守两方(若干小组),并要求各队内部进行编号,确定各自角色。对抗练习开始后,对抗中的防守方由于站在进攻区域内的队员在罚球线内的跳投和策应传球能力不足,导致联防失败,让对方有机可乘,抢下篮板,获得一分。丢分后,防守方的队员间呈现出了明显的不满情绪,彼此之间出现了言语上的冲突。在这一情况下,笔者以“局外人”的角色参与到队内的沟通之中,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2-1-2”进攻区域联防中各个区域的角色划分,以及该角色应具备的能力。在笔者的干预及引导下,出现情绪的一组队员之间逐渐放下抱怨,将团队合作的视角转移到如何确保各个角色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方面,并再一次主动参与到对抗训练比赛之中。这样的干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干预与疏导问题的能力。
  3.4 通过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
  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参与者之间的身体接触需要在一定的规范内进行。在职高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渗透运动规则,加强对抗行为上的引导,让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对抗项目的运动价值,更能够强化规则意识,确保项目公平、有序。通常情况信息,在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常规训练中,教师可以依托小组合作,渗透规则意识。对抗性运动所营造的氛围,能够调动人的肾上腺素,而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往往变得相当兴奋、冲动,容易忽略对规则的遵守,因此,课堂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规则、严格裁判。活动前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预练,并对违规现象作出预点评并再次重申规则,对于正式小组训练中,没按规则进行活动的小组或学生,要及时根据事先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处罚,不能容留可商量的空间,这样才能保持规则的严肃性,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当然,在对抗运动中,教师也可以抓住不同运动中的特定情况,为学生讲述规则,并结合“合理冲撞”与“犯规行为”的示范,深化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尊重体育、尊重规则的态度。例如,在足球运动中,教师在讲解“侧向抢截球”这一技战术时,通过动作示范为学生讲解“合理冲撞”的概念,并在学生对抗前明确“合理冲撞”的要求,即:只有双方都有可能抢到球时;冲撞的力量必须合适;不能猛烈地带有危险性的动作去冲撞对方等;在实际对抗中,教师根据“合理冲撞”要求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衡量,发现其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并参照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对学生做出裁判。通过这样的讲解与渗透,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足球运动中规则的重要意义,并逐渐学会平衡规则、战术、技术的关系,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进而在遵守规则中提高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参与度。
  总之,规则是现代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在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任务,更承担着引导学生长远发展,帮助学生融入现代社会的任务。因此,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教师应在运动之外,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培养学生形成遵守规则的强烈意识,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自觉遵守对抗运动中的规则,并由此延伸到遵守学校规则、遵守社会规则等等。而这将对学生形成终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5 利用团队协作,引导学生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
  在一些对抗性运动项目中,团队协作是项目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在职高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体育素养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团队协作提高对抗项目教学效果。例如,在排球对抗比赛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训练小组,并引导团队合作,规范学生团队管理,优化对抗训练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对抗,加强动作技巧练习,增加学生实战运动的机会,并通过内部交流,提高动作掌握效果;利用團队之间的对抗,激发学生的战斗力,提升团队凝聚力,促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运动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要确保小组合作分组的合理性,这是合作训练有效开展的前提。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成员,教师在分组时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分组,根据学生在对抗中的表现进行分组,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共同营造小组环境,而小组环境也能带动成员的发展。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合作上的指导,从而确保合作顺利进行。由于对抗性运动项目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应做好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调控,教学后的反馈。在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小组及时的评价反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方向,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对抗性运动项目中合作训练的重大意义。这样学生才让学生继续开展合作,提高训练效果。
  4 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对抗性运动项目与常规项目相比,过程更加激烈,学生之间的肢体碰撞频繁,因此,如何保证安全、有效地开展运动项目,则成为职高体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基于此,笔者结合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内容,在对教学实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四点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4.1 实践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对抗性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始终,进而带动学生提高对抗中安全风险的认识与应对。在对抗性运动项目开始前,教师应加强教学检查与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同时,从细节上做好安全防护,如口袋内不能放笔刀、钥匙等尖利物品,脖子上不能戴项链,手上不能戴戒指、手表,衣服上不能带有尖利的装饰品,如胸针等, 女生不能带发夹、耳环等,要求学生穿着有弹性的运动服装、运动鞋;检查场地、器材,确保学生在对抗中安全性;对抗训练开始前,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如:徒手操、球操、慢跑,要活动好脚踝、手腕、肩部、腰部、膝关节等,防止韧带、肌肉等拉伤、扭伤,课后做好整理放松运动,如简单的肢体运动或者深呼吸等,使得心脏恢复平静,让整个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状态;针对学生在对抗中存在的危险行为,如嬉戏、追逐打闹、言语行为冲突等,应及时提醒、制止;在对抗运动后,一些学生喜欢喝水解渴,特别是夏天喝冰冻饮料,这对于身体的伤害极大,因此,教师应备好运动饮料,并提醒学生科学补充水分,避免出现胃痉挛、眩晕等症状,以保证运动安全。   4.2 实践中要合理控制负荷
  对抗性运动项目相对激烈,教师应根据高中生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运动负荷,避免学生出现过度疲劳等情况。教师在学生运动负荷的设计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结合不同学生的体质进行设计,避免因为“一刀切”影响学生的运动效果;教师应合理制定运动方案,在指导运动技巧、技战术等实践中,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4.3 实践中要加强心理引导
  职高体育对抗性运动项目实践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体魄,扎实的运动技能,还需要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对高中生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的表现,学生常常出现动机障碍、情绪障碍、心理饱和障碍、激活障碍、攻击障碍等,针对此,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在对抗中的心理变化,并有意识地实现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例如在一次对抗运动中,教师发现某位学生产生了攻击倾向,尤其是在经过了全力拼搏和进攻性冲动状态之后,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在一次对抗失利后,该学生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同伴队员、对方队员,并引起了彼此矛盾。针对此,教师找到该名学生,利用调节、诱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舒缓情绪,引导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心理状态,慢慢的该名学生逐渐走出了心理误区。这一案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心理因素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作用,而教师应给予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足够的重视,才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
  此外,高中生在长期应试学习状态下,心理压力很大,焦虑、自卑、乏力、虚无等负面情绪丛生,并将其带到体育运动中来。对抗性运动项目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心理的挑战,如果在心理上“沉不住气”“绷不住劲”,那么在激烈的对抗中很容易败下阵来,甚至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此,职高体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一次运动后的心理状态,更应该从长远发展,对学生展开系统的心理教育。其中包括:第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即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可以故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艰苦情境,让他们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形成吃苦耐劳与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品质,并充分体验“成功感”和“收益感”,在对抗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第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成功观念,在对抗项目中必然会有输有赢,一些学生在输了比赛后,会产生懊恼、气愤、紧张、胆怯,甚至自卑心理,在成功后则会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针对此,教师应细致的观察学生,抓住有利教育时机,在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时刻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成功与失败,并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克服不良情绪,保持前进的动力。第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克服个人主义的偏见,提高集体凝聚力 。在对抗性运动中,一些学生“吃独食”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些学生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教师针对此,可以多组织团队训练,引导同组学生之间多交流、多合作、多切磋,感受到并主动回馈集体,从而在运动中形成同舟共济、共同拼搏的良好心态。
  4.4 实践中要做好医务保障
  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有些伤害是无法避免的。而要想迅速应对学生在运动中的伤害,将学生的运动损伤降到最轻,则需要学校做好医务保障工作。例如学校的医务部门要配合体育课堂,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对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案提供参考意见,例如哪些学生体质好,哪些學生体质差,在对抗运动中应如何进行运动设计,如何控制运动强度,如何进行紧急处理等,提高教师体育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当然,一旦学生发生了运动损伤,教师要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处理,根据学生受伤的情况,配合医务室进行相应的伤势检查和处理工作,为学生的迅速救治争取时间,控制运动损伤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综上所述,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对抗性运动项目契合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对抗性运动项目的特点,其对于改善学生身体机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的竞技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教师应加强对对抗性运动项目教学实践研究,结合对抗性运动项目特点,设计教学实践策略,进而让学生对抗中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安区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1 足球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足球是当今世界受欢迎程度最广的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球迷数量众多,我国的足球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足球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当前我国的足球训练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形成了相应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我国的足球教学与国外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以及美洲国家的差距巨大,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广大足球工作者的重视。  首先,我国足球教学
期刊
水文桥测是水文重要的流量测验手段之一,摸索出一套延长桥测车的使用寿命、提高水文桥测测量精度、保证桥测安全的方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Hydrologic bridge measurement
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成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陆块南缘的华熊台缘坳陷渑池—确山陷褶断束中西段、嵩萁台隆和山西台隆太行山拱断
期刊
随着近年来各级学校对德育的重视,各学科也在深入挖掘德育教学的丰富内涵。我们通过教育心理学知识中的认知行为理论分析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特性,并探索构建体育课堂中的德育渗透策略,从而使学生在德育认知、情感、行为等三方面有序贯穿。  为进一步全面渗透德育教学,我们必须始终把思政教育中的德育任务作为小学育人功能的主线。体育教学中的崇高体育品质、正确的健康观念、基本的运动技能等是德育在体育教学渗透的最好体
期刊
随着血站整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血站档案文化建设在血站档案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大力加强血站档案文化建设,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文化强
Abdominal pregnancy (AP) is a relatively rare and potentially serious form of ectopic pregnancies (EPs).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haemorrhagic abdominal pregnanc
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化,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技能及知识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素质及意识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从基础教育向深层次教育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意识及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则要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强身健体的习惯。本文将从充分开展体育理论教学、创建和谐体育教学氛围、加强体育技能教学、巧妙利用体育竞赛四方面来详细的探究如何在高中阶段的教
期刊
在中职体育课堂上渗透竞技精神的培育,不但推进体育教 学品质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并获得全方位 能力的发展。要想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竞技精神 和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体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团体”模式是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组团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更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项目中的小团体模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团体模式是在体育改革进程下发展出来的教学模式,其起源于日本,我国在对小团体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后将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