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岛法子:与布料与家具相恋

来源 :领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间咖啡馆的主人正是“无印良品”(MUJI)曾经的设计师代岛法子,如同她设计的“无印良品”的产品一样,她本人和她的小小咖啡馆都给人一种低调、简单、自然、质朴的和谐印象。对她来说,“咖啡馆只是一个我观察世界的空间,在喧闹嘈杂的城市里能看到更多本质的东西。”
  
  这是一个已经在城市里近乎失传的记述:数年前,一个来自日本的女人,为了梧桐树下的静谧时光,择居上海,在沉淀着岁月痕迹的绍兴路上,巷弄深处,开了“小小咖啡馆”,从此,一种简单生活哲学便飘在咖啡香里,溢散至鼻息,让人不由放慢脚步,稍停冥想。
  
  弄里深处
  
  “小小咖啡馆”并不容易察觉,即使是在上海的绍兴路。往里走,弄堂常见的斑驳黑色铁门上手写着白色童体字,上面还挂着小小的盆栽。找到后定睛一看,白色字迹似乎又被重新涂上了黑色,要凑到跟儿前才能发现。上了未经修饰的狭窄楼道,水泥墙上歪歪斜斜地写着法文“Le petit café”,不甚清楚,好似小孩的涂鸦;全无修饰的一排玻璃窗大开着,白色窗框上的油漆斑驳,雕刻着时光的痕迹。因为盛夏,窗外的梧桐树枝叶开得正欢;房间顶端有两个吊扇在呼呼地吹,而四下只是简单摆着一些旧木色的桌椅;天然麻布做成的帷幔,隔板上摆放的拙朴陶器,流露出禅意的纸质方灯......氛围几近简陋,却又亲切自然。代岛法子穿着简单精致的棉麻衬衫坐在里面,如果有客人来,她就用从印度尼西亚购来的咖啡豆去煮一杯端过去,然后自己倒杯清水,独坐一旁。饮料单是手写在再生纸上,字迹很模糊,需要费力辨认。这里只有两种自然加工的“有机”咖啡,和几种茶可点,但却非常便宜,喝着更是宜人。
  有时候,她自顾自地打毛衣、看书,甚至看着窗外出神,安静一整天,恬淡时光,如水般流去。窗前的桌子上随意堆放着杂志、碟片、笔记本电脑,没人的时候,她会在这里消磨一阵儿,伴以唱机里斑驳的法国香颂。一侧的书架上,有Comme Des Garcon、村上的旅行摄影集、黑板报报头集、还有一本叫《豆腐》的杂志。
  客人是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也有一些路过的人看到咖啡馆的名字走上来坐坐的。代岛法子只是希望这个地方能够再天然一些,她曾经因为客人太多太吵闹而把原来的二十多张桌椅减少到十来张,铁门上的字迹大概也是那时候被抹成了黑色。“我不想做什么宣传,如果这里变得每天都座无虚席,反而背离了初衷。从筹备咖啡馆到现在,就是我一个人,基本也忙得过来,至于收支,只要保持平衡就可以了,赚钱根本不是目的。”
  
  愉悦与缓慢
  
  问起代岛法子,为何那么钟情无印良品,甚至将他的精神内涵扩展到了这个小小天地。她反而疑惑起来,“你不觉得现在有太多的品牌过分强调自己的Logo吗?一切似乎都只在乎外表的感觉。而无印良品却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与功能性,形式上也是尽量简单,就我个人而言,这种设计风格浓缩了日本文化,或者说,东方文化内敛而实用的精髓。”
  令人大感惊讶的是,咖啡馆里摆放的装饰品,那些黄面子的“工作手册”、掉漆的算盘、瓦罐、铁制小电风扇......竟然都是她从垃圾站“淘换”出来的。“其实很多废弃在那里的家具都很漂亮,而且可以使用,我觉得就这么丢掉了实在浪费。当然,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捡回来的,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工厂来帮我订制木桌,看起来非常平常,但质量却好极了。”
  代岛法子甚至把自己的照片制成明信片,用晒衣服的木夹子夹起来挂在墙上;在草纸上作画当作装饰物;用再生纸和手写字手工装帧一本“Catalog”。她解释说自己一直渴望过的就是毫无商标痕迹,却很愉快自然的缓慢生活;的确,她在阳台上种植绿绿的植物,和附近的邻居相处如老友,过着物质和精神俱清淡无华的生活,而这些于现代人,无异世纪的久远。
  “上海的梧桐树太美了,在一条宁静的街道上看梧桐树,是多么美好的享受,这也是当初最吸引我的地方。与其说我是个喜欢简单生活的人,不如说我是个环保与生态主义者。在大都市里,太多人喜欢表面热闹的东西,而不注重背后生产过程的复杂和消耗。比如,在上海可以用很便宜的价钱买一件针织T恤衫,有的人也许穿几次就扔掉了,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我希望通过对咖啡馆这个空间的处理,告诉大家:很简单、很不起眼的东西,也可以产生好的效果。同时,与有相同想法的人分享我们对环境、生态的看法,并安静地观察一些人和事。”
  
  窗外风景
  
  代岛法子很少去热闹的地方,无论在东京或者上海;家就是最舒服的所在,她喜欢用不同的方法做蔬菜,干净健康;而在咖啡馆,她可以整天看到喜欢的梧桐,思考很多事情,“平静的心态让我可以更直接地看到很多事物表面以下的东西。这里只是一个我观察世界的空间,在喧闹嘈杂的城市里能看到更多本质的东西。”
  代岛法子说,她追求的目标并不简单,因为关注每一件事物的本质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喜欢作秀的人,更执著形式的简单,而她更喜欢在本质之外不多加装饰,无论生活、抑或事物的理解,觉得简单是自然产生的事情,并非什么追求目标或者定义身份的工具,她对此的定义就是:跟随自然吧。“比如为什么我们会设计出杯子?那是因为人们需要一种工具喝水;比如窗外的梧桐树,它们是自然的产物,所以也是对自然最好的设计。”
  那为什么我们喜欢去“小小咖啡馆”呆上片刻呢?因为人们需要一面清澈的镜子,从中发现自己的面容,甚至还有世界的本来模样。而代岛法子已经在眼睛和梧桐树的距离之间,看到了这片风景。
其他文献
当然本次设计节上也离不开原汁原味的美国设计品牌,除了大家熟悉的Herman Milller、Knoll,在本次亚特兰大设计节上Design Within Reach也是如今在北美非常受欢迎的大型设计零售店铺,为现代人提供方便可得的高品质家具设计,不乏和诸多大师的合作设计款。  1999年创办人Rob Forbes发现要寻找一些简单、俐落的经典家具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开始了Design Within
期刊
自1970年创艺无限腮红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植村秀就彻底地实现这世上有多少女人,就有多少色彩的理念!植村秀的创艺无限腮红更是史上第一款打破单一色彩局限,可以随意嬉戏色彩mix自己想要的色调,拼装到精品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摩登彩盘里,打造出专属于自己同时不撞色的美丽气色,至今逾40年,仍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腮红产品之一!  2017年,经典再创新,以独家的创新清透科技所研发出的全新创艺无限腮红霜,能够完美融
期刊
大概十年前,对于身体的展示被时尚界奉为至高无上的时髦法则。还记得Herve Leqer裹身连衣裙和Balmain露肩裙吗?它们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最近出现的仅提供“适度时尚”的时装网店“Modist”更加强调了这一点。这个网站作为销售平台,为需求保守着装的女性提供适合她们的世界顶级设计师的成衣,并且提供优雅迷人的着装演示。Christopher Kane、Mary Katrantzou、Emili
期刊
目前武汉长江主轴上从下游往上游数,依次是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其中,除了杨泗港长江大桥还在建之外,其他几座都已建成通车。我感觉武汉的跨江系列桥中,武汉长江大桥从造型、景观、艺术设计上来说,已经非常经典,鹦鹉洲大桥作为已建成跨长江大桥中最年轻的一座,“国际橘”的色彩也非常有创意,配上悬索桥的外观,给人以艺术享受,靓丽
期刊
从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V&A)到碎片大厦(The Shard),以及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ADA)到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s),伦敦工艺周分布在首都各标志性建筑物、有影响力的机构和不出名的小街巷中。同样地,该方案涵盖从名不见经传的制作者到明星级大师和著名设计师的广泛参与者。  如汤姆·拉菲尔德(Tom Raffield)、比尔·安伯格(Bill Amberq)、费利西提·
期刊
为期4天的2017北欧园艺展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这是全球最大的花园园艺展。本次展览展出极具特色的北欧园艺,吸引400余家参展商参加,展出包括花卉、蔬菜、香料草、盆栽植物等各式各样的園艺品。一如既往,热爱园艺的北欧人对展会充满热情,短短四天就有超过5万名参观者来到现场。  今年展会推出的年度天竺葵品种属于“Rosebud玫瑰花蕾”,有着光洁的叶片和奶白色的花朵,非常甜美,由丹麦王储妃玛丽·
期刊
惊艳普教展  近日,第7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际显示巨擘NEC携反射式超短焦HLD固态光源液晶教育投影机震撼首秀。该产品迅速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彰显了NEC雄厚的技术和实力。  NEC与鸿合科技联合展出的HLD固态光源教育投影机,是全球首款HLD固态光源液晶教育投影机。HLD即是High Lumen Density的缩写,是高亮LED新型固态光源。与传统LED
期刊
在本月开幕的Pitti Uomo上,Reebok与伦敦街头风格品牌Cottweiler联合发布了2017秋冬胶囊系列新品。Reebok继与VETEMENTS合作一段时间后,本次与Cottweiter联手是进军时尚市场的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胶囊系列将于2017年秋冬季上市,展现了设计和功能之间的完美平衡。  这个丰富的胶囊系列体现了两个品牌的DNA,将Cottweiler的独特风格与Reebo
期刊
对于参与此次“乐活”行动的车主、摄影师、编辑们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或许只是为眼前的一片绿色感动;或许是为那盛放的微小花朵而欣喜;或许是为不同场景里不同人脸上或微笑或安详或享受或专注的表情而吸引。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今都已成了我们各自的美好回忆,而我们身处北京、上海、广州的编辑们也有各自不同的话想说,想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寻找发现“乐活”的过程中的快乐点滴。    北京    整整两个
期刊
莫汉(MoHan)这个名字,对许多喜爱瑜伽的人来说,更像是一个瑜伽的标签。出师于世界著名瑜伽大师的莫汉在业内的口碑颇高,他创办的悠季瑜伽带给了许多人对瑜伽的全新体验。他教授的传统哈他瑜伽、孕妇瑜伽、呼吸控制法、冥想等“纯粹瑜伽”课程受到了众多学员的追捧。当我们在悠季瑜伽馆见到莫汉时,他始终微笑、光头、身着白色瑜伽服、气态娴雅、眼神恬淡,透着一股禅意。对莫汉来说,瑜伽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