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体验赏识\激励中成长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q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正在校园中悄然兴起,学校的管理不再简单生硬,而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本着这一理念,少先队充分发挥队组织的育人功能,运用积极的、形式多样的赏识、激励性体验教育活动,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
  1.在赏识、激励体验活动中展示自我,收获快乐
  少先队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部门,要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小干部提供广泛展示自己的舞台,为少先队中、小队集体创建多种形式展示集体的舞台,充分发挥少先队赏识、激励性体验文化的育人功能,以自我激励为主,实现民主参与。例如:一年一度的少先队小干部选举,采用广泛自主选举的形式,大、中、小队分别通过推荐、自荐、竞选演讲、民主投票、举行就职仪式、颁发队干部标志、发表就职演说、挂牌上岗等一系列的民主选举活动中,充分调动广大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少先队员们充分的展示自我,在体验中锻炼自我、收获快乐、促进成长,使其形成一种无形的激励和促进,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强化责任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
  2.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体验赏识激励情绪中进步
  赏识、激励教育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强化孩子行为的行为过程。用赏识激励的方式教育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将这个闪光点转化为学生进步的情感动机,并最终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加速学生的成长。所以,少先队活动教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更要关注那些“个体”学生,针对他们的学习、思想、行为表现设计教育活动。比如: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定期评选“友爱章”、“互助章”;结合“小队组织建设”,可将他们按类型分别建立“学习小队、文明小队、遵纪守法小队、勤俭节约小队、环保小队”等“特别小队”,根据小队队员的具体表现,在队干部的带动下,由他们自己讨论制定小队争章公约、小队行动计划、建立活动记录,让队员们在“争章”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并在队员与队员之间、小队与小队之间展开比一比竞赛,定期评一评哪个小队表现好,哪个队员进步快,对进步显著的队员或小队集体,定期进行“考章”评比,并通过颁发奖章、奖状、集体合影、橱窗展示、评选“光荣升旗手”、请领导为他们佩戴“光荣的升旗手”大红绶带,让他们亲手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旗下人人宣讲他们的进步闪光点,给家长发喜报等多种形式强化孩子的行为、创造教育环境,为孩子指明发展的方向,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为他们树立自信心、荣誉感,鼓舞他们更快的进步、更好的发展。
  3.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证明,赏识、激励体验教育是促使孩子进步、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树立孩子自信的最佳举措。因此,在学校管理和活动教育中,少先队应不断的完善和运用赏识、激励体验教育手段,更好的发挥其教育作用,让队员们不断的在赏识、激励中体验收获与成功,激发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强化道德品质。将赏识、激励体验教育与评价文化、中队文化、奖励机制相结合,与各项“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在少先队员中长期坚持开展“阳光评语”、“掌声想起来”、“大红绶带飘起来”、“表扬卡、喜报传起来”、“中队文化展台动起来”、“奖章戴起来”等活动,倡议队员们人人建立“红领巾荣誉册”,让队员们将自己在生活、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每一项奖励、每一枚奖章,保存、粘贴在“荣誉册”里,并在每一个荣誉下面写上自己的获奖感言,让每一项奖励都能成为少先队员进步、成功的标志,让每一本“红领巾荣誉册”成为每一个队员成长的足迹,让少先队员们在长期的、持久的赏识、激励体验中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他文献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最高的一个层级,培养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需要学生长期不懈地提高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知识和能力的积极参与,因而在语文高考中越来越显得重要,高考题型也由单选改为文字叙述的开放型题,它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进入诗词,进入作者内心,感知诗作的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古诗表达技巧。然而不少考生对此题难以下笔,情况不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中学生物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中小学生
期刊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者要在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加深感受,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加深听者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但对于刚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自己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的,因为课文中那么多生字,当他们目视双行,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时,经常会一字一顿地读或唱读,甚至于会读破词、句,重
期刊
【摘要】有效的管理是精致管理的前提与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是否精致,关键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作为新世纪的校长,要着眼于迎接新世纪世界性的经济、科技竞争的挑战,抓好学校管理工作,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在教育改革中,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也正
期刊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就要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因为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上保存下来,便产生了记忆。  近些年来,我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作了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
期刊
【摘要】母语危机令人堪忧,《大学语文》教学的困顿呼唤教学改革。如何发挥课堂的作用,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是最睿智的选择。  【关键词】《大学语文》,民族文化,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西方文化也“随风潜入夜”,对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我们的民族文化也面临着严重考验,国民的民族文化涵养没有进步反而下滑,这是令人堪忧的。日前,有识之士正积极地探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中,“差生”转变工作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之一,他决定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不同的班主任,面对“差生”各有各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我认为面对“差生”不要轻言放弃,应该针对“差生”不同的特点,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给他们多点关心、理解、赏识、宽容、耐心,而少点批评、指责、惩罚,“差生”的人生也会绽放诱人的光彩。  【关键词】差生,赏识,宽容,耐心,转变    打牌,也许是我们国人最大的一个业余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和人才储备是各国社会经济高效、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战略。为了抢占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各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中国在21世纪初吹响了素质教育的号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给一线教师既带来了挑战,又创造展示自我价值的机遇。那么,在新课改背
期刊
【摘要】提高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质量要重视声乐“选苗”,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声乐教学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课,教学质量    1.以质量为依据,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  保证质量是高职声乐教学的生命线,声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