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治疗

来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kso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高血压与糖尿病二者同时存在将显著加快多个靶器官损害的进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1].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50%,有些甚至达到75% [2].
其他文献
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MIPD)是通过数学建模与模拟技术,将患者、药物和疾病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为患者精准用药提供依据.相较于经验用药,MIPD是一种基于患者生理、病理、遗传、疾病等特征制订给药方案的新方法、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依从性.本文对MI P D的基本原理、方法、实施和相关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作了论述,分析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MI P D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脑血管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硬化引起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的脑部血管疾病,并伴随脑神经元的大量死亡.目前发现凋亡、坏死等多种死亡形式共同导致神经元损伤,而阻断凋亡或坏死却无法完全抑制神经元受损,因此积极寻找新的死亡方式将有助于脑卒中的防治.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为主要特征的细胞死亡方式,在多种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证实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神经元细胞发生铁死亡,抑制铁死亡对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将论述谷胱甘肽代谢、游离Fe2+及脂质过氧化在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针对三者所发现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常见儿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高发于12岁以下儿童.患儿发病症状有发热、刺激性咳嗽、咽痛和头痛等,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缓解患儿症状,控制疾病进展.阿奇霉素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抗炎药物,但综合效果较差.最新临床研究发现,布地奈德雾化吸人治疗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取得较好效果,其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经过雾化吸人治疗可发挥较好抗炎效果.临床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则为抗感染.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可独立生活,体内含有RNA和DNA,单纯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无法控制
期刊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临床分为三种类型:①缺血型:足部表现是由于下肢动脉病变造成的缺血所致;②神经型:足部表现是由于神经病变所引起;③混合型:足部表现由缺血和神经因素共同导致.其中以缺血型和混合型多见.DF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 [1].在中国,大约有80%的DF患者存在缺血 [2].近年来,人们意识到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具有可以外科治疗的大血管的病变,可通过下肢动脉重建来避免截肢.通过以恢复下肢血运为主的下肢动脉旁路移植、腔内介入治疗和治疗性血管新生疗法等外科治疗手段的
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是当地最大的二甲医院,成立于1947年,所有第一次来到前旗人民医院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医疗帮扶的热切期盼,对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急迫心情.为加大精准扶贫协作力度,2018年7月14日,航天中心医院与科右前旗医院精准对接,正式启动对口医疗帮扶.两地深度对接,明确“发挥优势、注重成效”为原则,围绕“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精准帮扶”四个方面,深入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口帮扶工作.大家誓言,要携手再努力,共同为脱贫攻坚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把“特别能
期刊
目的:探讨3种不同中成药辅助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肾内科收治的199名N S患者病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方案治疗12周,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百令胶囊组(百令组)51例、黄葵胶囊组(黄葵组)55例和五酯胶囊组(五酯组)3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结果:治疗12周后,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UTP)及人血白蛋白(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感染和/或下肢不同程度的动脉闭塞症,严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组织 [1].全球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患病率为 6.3%,而中国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为4.1% [2].2015年全国多中心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足大截肢率为 2.14% [3],明显高于欧美国家0.1%的截肢率 [4],且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后的5年死亡率高达40% [5],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下肢缺血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也是糖尿病足创面难愈合的重要原因,约47.5%的糖尿病足创面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足大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 [1].改善缺血状态是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但对于创面来讲,血供的改善并不意味着创面能愈合,愈合还需要对全身状态的精细管理以及创面技术的合理运用.仍有各种原因导致创面缺血无法迅速改善,这一部分创面,也是临床促愈与保肢治疗的难点.面对缺血的糖尿病足创面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是否需要对肢体动脉进行血运重建(目前通常首选腔内介入治疗重建膝下和踝下动脉)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张雅雯等[1]对天津市近5年内,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与相关医疗费用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以糖尿病足为主要诊断的次均住院费用最高(25825元),其次为外周血管疾病(20797元).糖尿病足的防治目标包括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进展,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死亡率[2].对于缺血严重、系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血管重建则是其必要的措施.
睑板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MGC)又称麦氏腺癌,起源于睑板腺上皮,是我国眼睑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基底细胞癌 [1].MGC发病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很容易被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2],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MG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