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中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研究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电视新闻中,通联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报道形式,通过通联合作能够有效加强各媒体间、媒体与社会间的紧密联系,对于媒体视野的深度与广度有着积极的延伸作用。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看似简单,其实专业度非常高。本文结合通联合作的写作原则,对电视新闻中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做出研究,以便推动电视新闻工作进步。
  【关键词】电视新闻;省级媒体;各地市台;通联合作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5.074
  所谓“通联”就是通讯联络的简称,是新闻媒体上通下联获取新闻信息并配合报道的行为。在电视新闻行业,通联合作其实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从众多稿件中筛选出合适的内容,并且将其有条理、有逻辑的组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通联报道的流畅性。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让媒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拓宽了信息范围,让媒体的关注视野更具有灵敏性。作为一名通联编辑,需要对各地市台上传的稿件和片子进行筛选与编辑,做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要讲究一定的写作原则,在稿件筛选过程中,也要注意结合大众的需求与喜好,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通联合作的整整作用,才会拓宽媒体报道的深度与广度,获得群众的支持,提升电视台的影响力。
  1. 通联合作的原则
  1.1 紧跟时代发展,培养“互联网+电视”思维
  纵观当前媒体行业发展形势,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在新媒体行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之下,传统电视媒体要想突出重围,必定要转变思维,紧跟时代的步伐,养成“互联网+电视”思维,以前瞻性的眼光,加强媒体之间的合作。通联合作是电视新闻中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以上通下联的方式获取新闻信息,并且相互配合进行报道。在新时代与新背景下,电视新闻的通联合作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通联编辑跟省级或者央媒之间的通联,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形式。现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大,影响深远。新媒体行业有着较强互动性的特点,更够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因此在融媒体时代,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也要注重电视新闻的多元性,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吸引大众眼光,在拓宽新闻渠道的同时,以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媒体的综合优势,加强对新闻内容的深化。通联编辑在进行写作时,应该吸取新媒体编辑的优秀之处,增强互动性、时效性等等。但必须注意的是,无论行业怎样发展变化,内容质量都是新闻必须保障与不断精进的要点。通联合作时,一定要注重新闻内容的立意深远,挖掘其中的亮点,通过提炼、加工、升华等方式,突出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与公信力。
  1.2 在稿件筛选过程中,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在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过程中,通联编辑在筛选新闻稿件或者片子时,一定要重视的合作原则,就是保障新闻的真实性。通联编辑需牢记新闻人的职业道德,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不能为了突出报道效果而盲目夸大事件。坚决抵制假话、空话的新闻稿件,最大程度还原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报道有着思想教育功能与引导舆论的功能,因此,组稿编辑要牢记使命,牢牢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在进行通联合作时,要结合新闻事件的整体成因以及人物,对其结果做出合理分析,避免以点概面的问题发生。坚决杜绝随意拓展新闻内容,在缺少信息的情况下盖棺定论。现今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在激烈的竞争之下,组稿编辑要摒弃新媒体中部分标题党、低俗的内容,保持新闻的高质量,不要过分渲染,使新闻失去原本的真实性。
  2. 电视新闻中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
  2.1 日常报道
  通联编辑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稿件与片子,其中日常报道占据大部分内容。地市台媒体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这是不可替代的优势之处。在地市台事件类报道中,会有大量的精彩新闻,比如消防战线、农业报道等等。这些内容是省级媒体不便采访或者不知道的内容,地市台记者通过走访群众,能够获得很多一线的、新鲜的信息。这些信息贴合群众的生活,是群众最关心的内容,比如连续暴雨对当地农业的影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等等,这些报道关系着群众的衣食住行,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是新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省級媒体与各地市台通联合作中,有一类是与天气有关的报道。这类报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重大灾害报道,例如水灾、雪灾、旱灾等等。自然灾害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在进行通联合作时,可以将多地的情况作为组稿来进行连续报道。还有一类是某一时间点上的常规报道,比如说春耕、秋收这种农节性新闻。一到这种节气时期,我们中山广播电视台就会因应节气,策划相关的主题报道,2021年的3月初,正是春耕的最佳时期,于是策划了《中山:一年之计在于春 南朗农户忙春耕》,人勤春来早,农时不等人。在中山南朗镇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户辛勤劳作的身影,各种农机合奏春耕进行曲。趁着晴好天气,南朗镇种粮户开着旋耕机,在自家承包的稻田里翻耕,为早稻耕种做准备。翻耕后的泥块被太阳暴晒后,既有利于减少虫害,也有利于提升土壤的透气性。旋耕机所过之处,一群白鹭紧跟其后。非常唯美的景象,加上应节和大气的航拍画面,新闻一上传,省台的各个栏目相继报道,3月16日新华网《农户忙春耕白鹭来相伴》也报道这条新闻,传播影响力不错。但像这种节气性的报道,一定要突点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因为这类稿件内容重复率比较高,并且每年都进行相关报道,在内容上往往缺乏亮点。因此编辑在处理这类稿件时,要注意挖掘亮点内容,找到众多稿件中的特殊内容,可以寻找各地区之间的差别,也可以重点突出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树立鲜明的形象,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丰富通联编辑的报道方式,给群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日常报道更具新鲜感,有利于提升电视台的影响力。   2.2 主题宣传
  在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通联合作中,还有一种类型的报道,深得受众的喜爱,就是主题宣传类报道。例如在党的十九大、两会报道、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之间的配合就尤为重要。通过上通下联的信息获取方式,了解到各地的民情民意。地市台记者能够深入一线,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发展情况、政治经济问题,这些都是最真实的素材,能够有效保障新闻的真实性。省级媒体在做主体宣传类报道时,常会向地市台媒体征求意见,从地市台寻找合适的素材。中山广播电视台在近几年陆续尝试了跨年晚会、国际马拉松直播,并且做了两会直播报道,场均观看人数超过10万。这是省级媒体与地市台通联合作的代表,将地市信息、资料进行筛选总结,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主题报道,这种报道更加全面、深入,深受观众喜爱。
  2.3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通联合作的代表性报道。突发事件有着极强的实效性,受路途、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无法掌握一手资料,因此就需要与当地电视台联络,及时拿到素材,进行第一时间的播放,之后再陆续跟进报道。当记者赶到突发事件发生地时也需要当地电视台的配合。将任务进行合理分配,比如谁在现场留守,谁跟进事情紧张。这样就能将观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快速抓住观众眼球。例如在今年四月份中山7天连发三起交通事故,并且有一起事肇事司机逃逸。在对该起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时由于地理位置涉及广州南沙与中山,因此电视台之间需要通联合作,通过简短的语言,将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进行概括后,重点突出事件结果,并将处理方案告知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大众的眼光,提升新闻关注度。
  2.4 约稿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为了节目的需要,或是从众多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省级媒体会与各地市台进行“量身定制”新闻,也就是新闻约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山广播电视台与省台紧密联系,积极配合约稿,因应省台各个时段的约稿,我们做了不少党史内容的主题报道,广东新闻联播、南方财经、经济科技等频道播出《红色故事搬上舞台青少年的鲜活“思政课”》、《红色文旅人气高涨忆峥嵘岁月聚奋进力量》《中山:举行“学党史 跟党走”红色题材文艺创作集体采风活动》等新闻,除了党史约稿,还有中山特有的慈善万人行活动,每年正月十五举行,已举办了34年,像这种特有的活动,省台就会提前跟我们约稿,我们就会策划报道上送。在中山广播电视台,约稿的播出效果都较为理想。在众多约稿中,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通过网站、APP等平台得到的信息,通常是以事件型或是案件型报道为主。这就需要与当地的编辑记者联系,通过沟通获得更多信息。二是各地市台的通联组稿,比如在某一特定节日中,需要展现各地的节日文化特色,则需要将地市台的稿件进行组合,通过展现人物、风俗、情感的方式将节日文化呈现出来。这种组合式的约稿既突出了节庆日的特点与氛围,又通过不同层次的写作,增强了组稿的亮点。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节日报道。将新闻有效的融合到一起,既有逻辑性又连贯,能够带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现今媒体行业也经历了诸多变革。在融媒体时代,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工作发生了改变,通联编辑跟省级或央媒的通联已不再局限于单一方式。通联合作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培养“互联网+电视”思维;在稿件筛选过程中,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无论是在日常报道、主题宣传、突发事件还是约稿中,都要以多元化的写作方式,丰富通联合作稿件的内涵。以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吸引观众目光,让传统媒体在新时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提升电视台的影响力,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金金.浅谈电视新闻中省级媒体与各地市台的通联合作[J].活力,2019,000(006):97-98.
  [2]张茗葳.浅谈电视台通联新闻工作的新趋势[J].活力,2016(10):83-84.
  [3]钱秀华.浅析地市级电视台如何与互联网融合提高影响力[J].赤子,2018,000(019):54-55.
  [4]林晓棠.电视新闻通联工作的实践与创新[J].视听,2017(03):65-66.
  [5]南晓阳,王伏燕.做好电視通联工作的几点尝试[J].新闻传播,2017,000(002):38-39.
  [6]石雪萍,吕薇.浅析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探索与创新[J].北方文学:中,2017,000(009):192-193.
  [7]李军.浅谈地方电视媒体的跨区域新闻合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347(02):108-111.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鉴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突发事件都在短时间内发酵,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会加速新闻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另一方面也会显著提升新闻突发事件的社会影响力。本篇文章就立足于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发酵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说明当前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媒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俨然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要方式,其体现出的即时性、交互性与超时空性等特征都极其符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毫无疑问,新媒体时代的蒸腾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来说是一次行业冲击。在时代变革的巨幕下,电视新闻媒体既要找准自身定位,始终把持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声权,又要在新媒体语境下与多种媒介进行行业融合,开辟出共生共赢的局面,形成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之路。成为现代广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媒介接触变得越来越便捷而广泛。媒介融合通过降低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用户之间的壁垒,提升了用户的媒介使用意愿和体验。融媒平台在连接公众和媒介的同时,也通过媒介参与赋权给公众,让公众能动地参与到主流文化的构建中。主流文化形成的机制不再依靠传统媒体新闻“把关人”的议程设置,而是通过算法整合每个人的参与,形成社会共识。在主流文化形成机制的变革中,媒介融合的去中心化特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当中,这也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逐渐融合在一起,而在这种媒体融合背景当中,地方传统电视播出机构当中PGC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各类客观因素产生的影响,导致地方传统电视播出机构PGC角色的转换以及确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地方传统电视台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在融媒体背景下更好的促进地方传统电视播出机构的
【摘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以强化互联网思维引领新老媒体融合发展为根本着眼点;以新老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先进技术、优质内容比翼齐飞为融合发展的着重点;以相关体制机制保障配套跟进为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就能有力推进我国现代传播媒体提升竞争力、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关键词】新老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统媒体的不断融合,打破了我们传统认知媒体的界限。短视频内容正逐渐占据着新媒体表现内容的制高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总数的85.6%,共为7.73亿。短视频逐在内容生态、行业布局、商业变现、平台升级等方面收获颇丰,并取得显著进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短视频;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新闻播音员直接面对的是受众,其对新闻播音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闻播音员是新闻节目的核心,将受众与新闻节目连接在一起。在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需要对新闻播音职能进行深度的分析,以促进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媒体融合赋予了新闻播音员更多的职能,像双重创作职能,播音员对新闻稿件进行一度、二度创作,以带有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去解读新闻稿件,提升新闻播音的感染力,或者是传递信息职能,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