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化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l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理论课和实验课为例,探索了将高分子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互动和融合的整体安排,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和实验课相互分离、缺乏相互支撑的缺点.在融合教学模式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实行团队协同教学;在同一个实验中设置必修内容和扩展性内容,更好地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将理论课和实验课进行综合考核;对比了实验课前置、实验课居中和实验课后置教学方式,其中实验课居中的融合教学适合于大部分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其他文献
针对晶体结构教学的抽象性,运用Mercury软件辅助教学,该软件具有读取晶体信息文件、显示或编辑多种样式的晶体结构图等功能,能实现晶体配位数、晶体堆积方式、晶胞模型建构、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开始建立三重表征思维,同时,不同学业水平学生的三重表征转换能力会出现分化.为了探究学生在各个阶段三重表征转换能力的发展特点,采用眼动分析
依据文献理论和紫外-可见光谱法证明了Fe2+与SCN-能够形成化学键.又通过传统对比实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进一步验证了Fe2+与SCN-能发生络合反应.
利用油膜法制造水中无氧环境,常常在化学教学中使用.通过手持技术数据可视化的优点,以大豆油为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展开对大豆油能否隔绝氧气再探究,得出大豆油油膜法不能制造
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主要内容为用三氯化铁和草酸钾为原料水相制备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配离子电荷,重点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子
作为一种绿色、洁净的氧化剂,使用过氧化氢直接氧化苯来制备苯酚的过程极具吸引力.综述了分子筛、碳基材料、金属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等多相催化剂在氧化苯制备苯酚反应中的
本周市场消息相对淡静。全国政协、人大十届二次会议相继在周三及周五开幕,由于主要议程将在下周展开,暂时未有重要消息对市场产生影响。沪深股指连续第二周下跌,成交金额与
通过OM、SEM、TEM观察以及EBSD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加工工艺对Al-Mg-Si-Cu-Zn合金板材组织、织构和成形性能,以及固溶淬火后等温时效对其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
从《物理化学(上册)》的首个教学章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以“雨课堂”和“腾讯课堂”为教学平台,分析了学生应该如何适应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转变,扮演好“
基于欧盟数据,测度欧盟28个国家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创新类投资对欧盟区域创新的影响以及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第一,欧盟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