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节气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日,读到毕淑敏的一篇文章,感触颇深。文章里有作者自述的这样一个片段——
  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翠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呀!”
  老人明显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啊!”
  我很惊奇,说:“怎么是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
  老人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蒸,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地胖大。用保青剂或保红剂,让它们比画的还好看。”
  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
  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诲我,口中吐钉一般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冬至那天,亮光一定最短。人不能贪心,你用了种种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是整个瞎忙活吗?别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菜,你都能吃到。更不要说,只有野地里,叫风吹绿的菜叶,太阳晒红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由此作者不由感慨:“人生是有节气的啊!”
  读完这段文字,我不禁联想:教育有没有节气呢?一定是有的。
  幼儿就做幼儿的事:吃、喝、玩、乐;童年就做童年的事:阳光、沙滩、小脚丫;少年就做少年的事:蓬勃、向上;青年就做青年的事:锐意进取、有所作为……
  可是,身为人师的我们啊,可曾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到教育的节气呢?
  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有做不完的本子和卷子,还有的幼儿园打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进行招生,并向家长承诺:孩子三年幼儿园要学习完几百个汉字,会背几百首诗,会……而一些“手工、折纸、画画等幼儿游戏”则被视为“瞎混日子”,更不可思议的是,报纸、电视、网络到处宣扬“早教”,比如孩子不满三岁,认识了多少多少汉字,会背诵多少多少英语单词,抑或还会念报纸。就连幼儿玩具也都是早教系列:要么念单词,要么教汉字。“看着孩子现在的飞翔状态,差不多三年就是鸵鸟了。”有识之士曾经这样批评我们的教育现状。仔细想想,这句话是足以令人振聋发聩的。
  上小学、中学的孩子自然更不能想了,每天早晨到晚上除了上课、作业,其余什么都没有,生活的内容忙碌而又空洞。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被挤占了。一位朋友告诉我,每天中午吃饭时间都放英语录音给孩子听,增强记忆。更有甚者,星期六从早晨补到晚上,一天要补五门课,甚至比平时上学还累。曾有无数次悲惨的教训摆在人们的面前,向人们敲响警钟:孩子学习压力太重,不能再逼孩子了!可是又有谁曾停下脚步去细细地思考一下呢?“用炉火烤再用药蒸出来的西红柿,再红、再大,也是不合规矩的。”少年需要率直,过于老成好比“施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了型,抢先上市,或许能“整个好价钱”,但株植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实,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
  是的,人生从幼年走向老年以至死亡,是“节令”使然。“翠硬的西红柿”虽然硌手,虽然远不如冬天里的西红柿看起来那么漂亮、鲜艳,但是是“风吹绿的叶子,太阳晒红的果子”,是最有味道的。每位教者都应该相信,大自然是每个生命的主宰,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服从节气的指挥,敬畏万物内在的灵魂。这是常识,尤其是教育的常识。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實验学校)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当前,提供数字化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的业务服务主体。借助网络环境发展的数字化图书馆不可避免存在着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论文试就影响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
油水井的科学化管理是目前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油田企业的各方面要求也更加严格,想要保证油水井的安全生产,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就需
介绍了一种加工中心上在机测量圆度误差的方法。利用加工中心高精度的运动机构,采用导电触发式测头和上位计算机构成了在机测量系统;采用最小区域法开发了圆度误差测量软件和测
介绍了nRF905无线收发一体芯片的特点及基本技术参数,阐明了该芯片在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中的应用特点以及无线通信的编程结构。
长期以来,刀具磨损的分析一直局限在二维参数上。利用小景深的光学显微镜。运用聚焦合成的原理,以改进的拉普拉斯算子作为聚焦评价函数,提取与聚焦高度相对应的像素点,叠合生成能
提出了轴向磁力驱动试验台的多电机传动系统方案;介绍了利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实时控制磁力机构两个电机的原理;阐述了编程过程。
日前,江西师范大学刘一儒老师发明了一种二维码签到的考勤系统,给12级传播学院每位同学一个对应学号、姓名的二维码,学生上课前扫一下,签到名单就会导入电脑,老师能与原名单比对。以后帮人签到、一人签多人的现象将很难出现了。  看得出,该教师在“点名”这个细节上着实花了不少心思,自己的创新发明或许能提高点名效率,节省不少时间。但它真能让当今大学生们坦然接受吗?答案不言而喻,它一经出现,就遭到了诸多吐槽和谩
阐述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的概念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以及考核方式。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