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60例患者血液标本,分别在采集后放置1h、3h、6h、24h后对其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血液标本在放置3h时生化项目GLU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放置6h时生化项目GLU、BUN、K+具有显著性差异;放置24h时生化项目除Cr以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会影响血液化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血糖检测应在放置时间3h内完成,电解质检测应在放置时间6小时内完成。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血液化验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77-02
在临床上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为使待验标本结果真实,待验标本均应是新鲜的血液标本。为验证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检验结果会有严重影响,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时,在不影响其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放置时间与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60例,对其进行空腹采血,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验。科室为:30例内科,28例外科,2例妇产科;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5-66岁。
1.2 采血方法: 患者在采血前一天晚开始禁止喝水,禁止进食;在第二天早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时,用真空促凝采血管对患者进行肘部静脉血采集,同时记录血液标本采集时间,并考虑室温(24-26℃)对标本的影响。
1.3 实验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BT3000型)和电解质分析仪(型号:IMS-972型)
仪:试剂、校准品及质控血清为3V公司生产。
1.4 实验方法:60例血液标本,在放置20分钟后,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在上机检测前各生化项目需进行校准和质控,质控项目均在合格范围内,然后在血液标本采集后的1、3、6、24h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项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同时做好记录,分别计算出平均值 1、 3、 、 2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 3、 6、 24各检测项值分别与 1各检测项值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放置不同时间的血液标本在放置3h时生化项目GLU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放置6h时生化项目GLU、BUN、K+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放置24h时生化项目除Cr以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体结果见表1 ,单位为国际通用单位。
3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化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由于临床病房护理工作繁琐复杂,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多种原因导致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这样会使血液化验结果在无形中结果的真实性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通常有药物的影响、溶血现象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如血清检测值K、AST、ALT、LDH增高)、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影响(不同时间所检测出的结果差异较大)、血液标本浑浊影响结果(标本浑浊导致吸光度偏大)。本院通过对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标本的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LU、ALT值偏低;其它检测项值结果均偏高,其中影响较大的电解质为K。放置不同时间影响血糖检验结果的原因为血液在离体后由于糖酵解降低了血糖的浓度,血糖是维持机体机能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血糖值是临床医生用药的参考依据,能够反映机体内的激素调节是否达到相对平衡。故测定血糖值的准确性尤为重要,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应在血液标本采取后3小时内进行血糖测定。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液电解质(K、Na、CL、Ca)的影响原因是由于其在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及体内水分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调节体液酸碱平衡,从而对肌肉、神经的兴奋性产生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可知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K、Na、CL的测定结果也随之上升; K 含量增高较明显,原因可能是由于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内、细胞外离子发生转移异常而导致;放置时间的延长也导致了氯离子含量上升,原因可能是血中的CO2逸散,细胞内氯离子转移到细胞外而致。K作为临床中重要的电解质参数,要求结果准确,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在6 h内测定电解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防止假性检测结果的产生,血液标本检测应尽早进行,为了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应考虑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只是对血液化验结果中的常规项目进行探讨。作为生化室的工作人员,应该会分析所检测的实验结果,既要知道标本放置要求,又要懂得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学会分析放置后的检测结果偏高还是偏低,是什么原因导致。在生化室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尽量先检测不能放置的血液标本;血液标本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将血液离心并分离血清,于4℃冰箱保存;并与病房护士沟通好,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生化室检测,同时对采血时间进行记录,只有通过这样我们才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并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通过以上的实验总结,希望能够引起同仁们的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控制好各个环节,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童明庆.临床检验诊断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谢义霞,刘姣,靳庆霞.血样本延迟送检对乳酸浓度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05,34 (8):477—478.
[2] 贾利军.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19-720.
【关键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血液化验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77-02
在临床上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为使待验标本结果真实,待验标本均应是新鲜的血液标本。为验证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对检验结果会有严重影响,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时,在不影响其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放置时间与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60例,对其进行空腹采血,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验。科室为:30例内科,28例外科,2例妇产科;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5-66岁。
1.2 采血方法: 患者在采血前一天晚开始禁止喝水,禁止进食;在第二天早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在对患者进行采血时,用真空促凝采血管对患者进行肘部静脉血采集,同时记录血液标本采集时间,并考虑室温(24-26℃)对标本的影响。
1.3 实验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BT3000型)和电解质分析仪(型号:IMS-972型)
仪:试剂、校准品及质控血清为3V公司生产。
1.4 实验方法:60例血液标本,在放置20分钟后,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在上机检测前各生化项目需进行校准和质控,质控项目均在合格范围内,然后在血液标本采集后的1、3、6、24h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项生化项目进行检测,同时做好记录,分别计算出平均值 1、 3、 、 2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 3、 6、 24各检测项值分别与 1各检测项值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放置不同时间的血液标本在放置3h时生化项目GLU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放置6h时生化项目GLU、BUN、K+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放置24h时生化项目除Cr以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体结果见表1 ,单位为国际通用单位。
3 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化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由于临床病房护理工作繁琐复杂,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多种原因导致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这样会使血液化验结果在无形中结果的真实性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通常有药物的影响、溶血现象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如血清检测值K、AST、ALT、LDH增高)、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影响(不同时间所检测出的结果差异较大)、血液标本浑浊影响结果(标本浑浊导致吸光度偏大)。本院通过对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标本的常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GLU、ALT值偏低;其它检测项值结果均偏高,其中影响较大的电解质为K。放置不同时间影响血糖检验结果的原因为血液在离体后由于糖酵解降低了血糖的浓度,血糖是维持机体机能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血糖值是临床医生用药的参考依据,能够反映机体内的激素调节是否达到相对平衡。故测定血糖值的准确性尤为重要,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应在血液标本采取后3小时内进行血糖测定。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液电解质(K、Na、CL、Ca)的影响原因是由于其在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及体内水分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调节体液酸碱平衡,从而对肌肉、神经的兴奋性产生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可知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K、Na、CL的测定结果也随之上升; K 含量增高较明显,原因可能是由于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内、细胞外离子发生转移异常而导致;放置时间的延长也导致了氯离子含量上升,原因可能是血中的CO2逸散,细胞内氯离子转移到细胞外而致。K作为临床中重要的电解质参数,要求结果准确,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在6 h内测定电解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防止假性检测结果的产生,血液标本检测应尽早进行,为了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应考虑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只是对血液化验结果中的常规项目进行探讨。作为生化室的工作人员,应该会分析所检测的实验结果,既要知道标本放置要求,又要懂得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学会分析放置后的检测结果偏高还是偏低,是什么原因导致。在生化室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尽量先检测不能放置的血液标本;血液标本若不能及时测定,应将血液离心并分离血清,于4℃冰箱保存;并与病房护士沟通好,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生化室检测,同时对采血时间进行记录,只有通过这样我们才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并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通过以上的实验总结,希望能够引起同仁们的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控制好各个环节,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童明庆.临床检验诊断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谢义霞,刘姣,靳庆霞.血样本延迟送检对乳酸浓度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05,34 (8):477—478.
[2] 贾利军.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1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