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仁第四》看孔子的修养观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里仁第四》前后各章之间联系紧密,主题统一,构成了一篇结构严谨的完整文章,全面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修养观。仁包括忠和恕两个方面,忠就是依靠自己,做事尽心尽力;恕就是体谅他人,能够为他人着想。仁要从孝顺父母做起,实实在在付诸行动。以仁为核心的修养观对于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仁;孔子;修养观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个人修养。《论语》一书中,共有109次提到仁,仁在孔子的修养观中无疑占有核心地位。
  在研究仁这个核心概念时,传统做法是将散见于《论语》前后各篇中的有关论述集中起来,从中总结孔子的观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传统观点认为《论语》的前后内容之间缺乏联系,同一篇的各章之间没有共同主题,《论语》二十篇中也没有一篇对仁进行集中论述。
  这种做法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既然《论语》有这么多地方都提到仁,为什么编者不把这些与仁有关的内容编在同一篇中,对仁进行集中论述呢?这样做不是更加有利于体现孔子的思想吗?况且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难度。难道《论语》的编者(孔子的学生)连这一点都想不到吗?
  其实,不是《论语》的编者没有想到,而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值得商榷。《论语》的前后内容之间并非没有联系,各篇也并非没有主题,其中第四篇《里仁第四》就是关于仁的集中论述,对于仁的重要性、什么是仁以及怎样做到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全面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修养观。下面就来分析《里仁第四》怎样具有联系,又怎样全面体现了孔子的修养观。
  一、孔子论仁:君子离不开仁
  根据前后各章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里仁第四》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第一部分包括前面七章,提出了全篇的核心观点即要自处于仁。第一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小节,第一小节从仁的重要性说明了要自处于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4.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2]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子曰:“苟志于仁,无恶也。”[4.4]
  这四章只要连起来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联系。4.1章说明了要自处于仁才好,如果不能自处于仁,就算不上有智慧。[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152-153页。]为什么要自处于仁呢?4.2章说明了原因:不仁的人既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有智慧的人利用仁,他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便实行仁德。本文中对《里仁第四》原文的解释,除特别注明外,多参考《论语译注》中的白话翻译。]关于这一点,需要从生活经验中加以体会。一个善于自处的人,无论是在安定的环境还是在穷困的环境中,都能怡然自得,坦然面对各种情况;而一个不善于自处、事事依赖别人、凡事要求他人的人,即使处于安乐的环境中,也会感到种种不顺心,也难以感觉到真正的快乐,更不用说是在艰难困苦中了。
  在前两章讨论完了自处的要求之后,接下来的两章就讨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仁德的人能够爱憎分明,分得清该爱谁、该恨谁;而没有仁德的人对谁都有看法,对谁都有意见,对人只有恨,没有爱。进一步来看,一个真正有志于仁德的人,在他看来所有的人都有优点,都有可爱之处,因而他不会真地厌恶某一个人。这一点同样需要从生活经验中体会。在我们与人相处时,最受欢迎、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正是那些能与每个人都和平相处的人。在他们看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实在没有理由去厌恶哪一个人。
  从第一小节可以看出,无论是自处还是与人相处需要培养仁德,可见仁德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到仁呢?接下来的第二小节就回答了这一点:孔子认为人人都可以做到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中的“得之”应为“去之”,原文如此可能是因为古人不经意出现的错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4.6]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
  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每个人都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就不能接受。贫困与下贱,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就不能做。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内离开仁德,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这一章实际就是“里仁”的意思,说明君子要自处于仁,时时刻刻都处于仁的状态。
  4.5章表明君子不能离开仁德,是说明应该这么做,那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认为能够做到。4.6章读起来有点像是绕口令,稍有不慎,整个意思就会弄反了。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德的人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德的人,他的修养无人可以比拟,即使厌恶不仁的人,也会行仁德,不让不仁德的东西加在不仁的人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种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这一章就说明每个人都能做到仁。
  要做到仁,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仁,接下来的一章就说明该怎么做。孔子说,要了解什么是仁,看看他人所犯的错误就知道了。一个人的过错往往与他周围的人有关系。仔细考察他人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仁了。平常我们都说有智慧的人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孔子认为,从他人的过错中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仁,知道了什么是仁就可以做到仁了。   二、孔子论道:道是人生的终极理想
  《里仁第四》的第一部分讨论仁的重要性,说明了要自处于仁,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到仁。按照现代写作思路,接下来似乎应该讨论该怎么做到仁。然而《里仁第四》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开始讨论另外一个概念道。我们也不妨先把仁放到一边,来看看《里仁第四》怎样讨论道。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4.8]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这句话说的很坚决,表明了孔子对于道的重视。道是什么呢?不妨将之看成一种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理想。对于这种理想,光是说一说显然不够,还必须付诸实际行动,因而孔子接着说: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服为耻辱,这种人就不值得同他讨论真理了。理想是精神上的追求,一个真正有精神追求的人,怎么能够在意吃什么、穿什么这种物质方面的享受呢?4.9章说明了追求道的人不能够在意物质享受,是从反面说明不应该有的态度。4.10章则是从正面讨论,说明应该有的做法: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个固定的、死板的条条框框,没有说这件事情该怎么样,那件事情该怎么样,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事而变,要力求一切做的合理恰当。追求终极理想也应持有这样的态度,强调做事情要恰当,重视的依然是行动。
  做事情要合理恰当,这么说未免过于抽象,怎么样才叫合理恰当呢?能不能说的更加具体呢?接下来《里仁第四》就此举了一个例子,说明怎样才叫做合理恰当: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11]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4.12]
  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财富;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实惠。“德”与“刑”是精神层面的道德和法度,“土”和“惠”是物质层面的财富与实惠。君子的行为要从道德与法度的角度考虑是否恰当,而不能从物质的角度考虑是否能获得财富,获得实惠。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接着进行了补充,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如果一切都按照是否对自己有利来行事,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难以被人接受。
  这是就日常生活中的行事举的例子,接下来从治理国家的角度举例说明怎样做才是合理恰当: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4.13]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的人哪里有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对待礼的精神呢?这自然是针对春秋时期当权者争权夺利而言的。为了争夺权位,当时发生了多起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的事,已经完全没有传统的礼让精神了。4.14章接着对4.13章进行了发挥,治理国家就要讲究礼让精神,不应该担心自己没有官位,而是要担心自己有没有真实的本领与能力;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要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只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自然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位子;只要自己有真实本领,自然会有人知道自己。
  三、仁与道的关系:仁是道的核心
  《里仁第四》的前两部分分别讨论了仁和道,那么仁与道是什么关系呢?《里仁第四》的编者似乎也知道读者会提出疑问,接下来的第三部分就开始讨论二者的关系:仁是道的核心。这一部分是从一个小故事开始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4.15章记录了一次课堂讨论的情景。孔子的教学形式比较灵活,常常是和几个学生一起讨论,有点类似现在的小班讨论。有一次,孔子又给曾参等几个学生上课,孔子对曾参说:参呀!我所说的道贯穿着一个基本概念。曾参是孔子的高徒,得到孔子的真传,明白老师的意思,于是他说:是。其他学生程度不够,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在孔子离开之后,便问曾参: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不能说的太抽象,只能从具体的角度来解释,对他们说孔子所说的道,只是忠和恕罢了。
  这是《里仁第四》中最重要的一章,说明了仁和道的关系。忠和恕是仁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合起来就是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第16页。]这里所说的忠,不是后世所说的效忠,而是指一个人依靠自己,做事尽心尽力;所说的恕,也不是现在宽恕的意思,而是指能够体谅别人,能够为他人着想。这一章借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仁和道的关系:仁是道的核心。
  本章的难点在于对仁的解释:为什么说忠和恕是仁的两个不同方面?这可以从《里仁第四》的前四章得到证实。无论是安乐还是穷困,仁者都能应对自如,自然是因为仁者能够依靠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尽心尽力,这其实就是忠的要求;仁者不会真的厌恶别人,也是因为仁者能够体谅他人,能替别人着想,这也正是恕的要求。仁者既能够依靠自己,又能够体谅他人,可见仁包括忠和恕两个方面,其中忠是自守之德,恕是待人之德。
  既然仁包括忠和恕两个方面,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忠和恕呢?接下来的两章就讨论如何才能做到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君子做事要看是否合于义,小人则相反,做事主要看有无利可图。同时孔子又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做事情不会一下子就能做到非常恰当,难免要出错,因而要逐渐来,要向他人学习,时刻反省,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逐步做到合情合理。
  以上講的都是原则,那么具体怎么样才能做到忠和恕呢?接下来的四章回答了这个问题,要从孝顺父母着手。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2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4.21]
  这四章说明了孝顺父母的四点要求。其一,孝顺父母不能有怨言。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婉转地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很恭敬,不触犯他们。虽然很忧愁,但不怨恨。其二,要照顾好父母。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一定要有个安顿父母的方法。其三,孝顺父母要听从父母的要求。在父亲去世后三年内,仍能按照父亲的教诲去做,这才算做到孝。其四,要时时关心父母。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父母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父母年事已高而有所恐惧。年纪大了,难免会有些病痛,对父母的身体要时时加以注意。
  为仁要从孝顺父母着手,这一点需要从生活经验中体会。年轻的时候,孝顺父母是很空洞的一句口号,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孝顺。等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体会到什么叫孝顺。一个人不管是做什么工作,也不管成就如何,总要与父母相处。如果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好,其他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好,又怎么能与别人相处呢?
  孝顺父母说起来很轻松,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正因为如此,《里仁第四》接着就强调了另外一点:要言行一致,不仅要说到,还要做到。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4.23]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对自己有所约束,就能少犯错误。孔子又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做事要勤恳敏捷。这三章联系起来,说明要言行一致,说的一定要做到。
  第三部分的这种顺序安排,也可以从侧面说明仁与道的关系。首先,4.9章至4.12章说明追求道就要注重义,不能注重利;第三部分在4.15章说明了仁是道的核心后,4.16和4.17章也说明了要注重义而不能注重利,看起来与前文有点重复,实际说明了追求仁与追求道有共同的要求,进一步说明仁就是贯穿道的核心。其次,《学而第一》中曾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特别强调孝顺父母是为仁的根本,并随即提到“巧言令色,鲜矣仁”,强调行动的重要性。《里仁第四》的第三部分也一样,在讨论了为仁的原则性要求后,随即就提出要孝顺父母以及要付诸实际行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里仁第四》的4.15章到4.24章,实际也都是在讨论仁,讨论如何才能做到仁。
  四、尾声:要体谅别人
  第四部分是全篇的尾声,非常简短,强调的依然是要体谅别人: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4.25]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有道德的人会有伙伴,那么具有仁德的仁者更应有伙伴,更加容易被人接受。然而即使是仁者,在与人相处时也要有所注意,行事也要有所限度:劝谏君主多了,容易招致侮辱;规劝朋友多了,就会反被疏远。一个有仁德的人,虽然可以规劝别人也追求仁,但是不能强求,要适可而止。仁是一种很严格的要求,虽然我们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但不应该这样要求别人,这也是一种恕,是对别人的一种体谅。
  五 、总结:依靠自己,体谅他人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里仁第四》前后各章之间联系紧密,主题统一。全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提出全篇观点即要自处于仁;第二部分讨论道,说明追求道不能在意物质享受而要做事合理恰当;第三部分讨了论仁与道的关系,指出仁是道的核心,包括忠和恕两个方面,为仁要从孝顺父母着手,要言行一致;第四部分再次强调了要体谅别人。
  《里仁第四》的二十六章构成了一篇结构严谨的文章,对仁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论述,完整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修养观。仁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包括忠和恕两个方面。忠就是要依靠自己,做事尽心尽力,进一步引申就是自立自强;恕就是要体谅别人,能为别人着想,进一步引申就是要爱别人。自立自强是基础,没有自立自强,我们所有的理想与计划都只是空中楼阁,不可能实现;体谅别人、爱别人是更进一步的要求,不能体谅别人,我们也难于与人和谐相处。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时时生活在与他人的接触之中。我们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要尽心尽力去做,不能依靠别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体谅他人,进而帮助他人,爱他人,和他人一同提高,一同完善。由此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孔子勇于自强、敢于承担的伟大情怀,以及体谅他人、容忍他人的宽广胸襟。
  从《里仁第四》还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重实践,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里仁第四》提出了仁与道两个重要概念,但没有过多论证什么是仁、什么是道,也没有过多论证为什么要追求仁与追求道,而是更多地讨论应该怎么做到仁、怎么追求道。孔子是个教育家,提出了系统的个人修养思想;孔子更是一个实践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要求把理论付诸行动,时时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教育而言,孔子这种以仁为核心的修养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虽然我们自小就接受个人修养方面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过于宽泛。例如我们被告知要谦虚,要敬老爱幼,要热爱生活,要礼让,虽然涉及方方面面,却因缺乏重点而难于把握,不如忠和恕这两点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我们的修养教育侧重于道理宣讲,缺乏落到实处的措施,实际效果不明显。这一点从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仍然在教育大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坐公共汽车要排队,要给老年人让座。其实这些早就不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内容。如果借鉴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修养观,加强忠和恕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拓宽学生的心胸,对于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具有很大作用,同时对于建设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的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指出解读《论语》不应该将一章一章孤立开来,而应该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把每一篇都当作完整的文章来理解。《论语别裁》也指出《里仁第四》的主题是仁,但《论语别裁》的重点不是讨论原文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因此留下许多研究的空间。本文正是受到《论语别裁》的启发,从挖掘《里仁第四》前后文的联系发现孔子的修养观。参见南怀瑾《论语别裁》,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②方括号中的4.1是原文顺序的编号,表示这是《论语》第四篇《里仁第四》中的第一章,4.2表示是《里仁第四》中的第2章,其余的依次类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仅仅是对《里仁第四》各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并没有改变原文各章的先后顺序。
  参考文献:
  [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附录)》,第一版,山西: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2]南怀瑾.《论语别裁》,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二版,本文中对《里仁第四》原文的解释,除特别注明外,多参考《论语译注》中的白话翻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
  [4]“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中的“得之”应为“去之”,原文如此可能是因为古人不经意出现的错误。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二版,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南怀瑾.《论语别裁》,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杨伯峻.《论语译注》,第二版,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李零.《喪家狗:我读〈论语〉(附录)》,第一版,山西: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8]南怀瑾.《论语别裁》,第一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莒南县编办为做好宣传工作注重发挥“联络员”和“宣传员”作用,专设一名专职管理员,详细解答服务对象的咨询,受理机构编制举报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并设立了“莒南机构编制工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联合中药冷喷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耳尖放血治疗面部皮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18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区域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延伸概念,它在区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以无形和有形的态势,成为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上的导师,是爱的承继者和传递者。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要使这门艺术日趋完美,最关键的便是一个“爱”字。无私地施放自己的“爱心”,让学生感受被爱的温暖;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心”,让学生体会给予的快乐。  关键词 :班主任工;教师;爱心;爱学生;爱集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工作正是这句话的最好体现,它是以一个灵魂影响另一群灵魂,以一颗爱心去培植另一批爱心的神
国家制定刑法不是为了惩罚人,而是在于告诫人不要犯罪。而真正通过刑法制裁人、惩罚人就可以制止住某一种犯罪,这不过是一种异想天开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已。一个国家真正要制止住犯罪,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和好的社会政策。因此,笔者认为,比重刑治贪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低贪污贿赂犯罪“供给侧”的“繁荣景象”,这是一个于国于官乃至于民都是双赢、多赢和全赢的结局。  不容忽视的“供给侧”问题  自2015年8月2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6-2016/6于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保守治
我国的林业工作还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发展的现状远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科学的林业管理就是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可持续性发展认识的提高,对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等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视,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林业管理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所谓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对林业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发展,使其满足当代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对林业的需求与发展
期刊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又称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它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的一项新举措。目前,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准,日益权威化和制度化,成为备受瞩目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