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喷丸强化镁合金骨板的显微组织、力学和腐蚀性能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采用高能喷丸技术(HESP)对其进行强化。结果表明,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原位表面纳米结晶(ISNC)显微组织,其形成机制是通过孪晶、位错、亚晶界形成和动态再结晶相互协调作用实现的。在样品表面释放应力的作用下,残余压应力和显微硬度增加,从而增加表面钝化膜Mg(OH)2的致密性。此外,腐蚀速率最大降低了29.2%。在极化曲线中,样品的腐蚀电位最大正向偏移量为203 mV,腐蚀电流密度最大下降了31.25%。另外,骨板的抗压性能和抗弯性能得到改善,最大增加率分别达到18.2%和2
其他文献
为了评估Ashby晶界强化模型在高应变范围内的适用性,将具有不同晶粒尺寸的Al Mg合金(~100μm与~1μm)冷轧至真应变约为1.6,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种合金的位错密度。测量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压缩试验以及拉伸实验研究Ca、Sr元素单一添加以及复合添加对铸态和轧制态Mg-5Zn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Ca元素在铸态组织中细化
高硫铝土矿硫酸焙烧的浸出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铝,同时存在一定浓度的铁和钛。以生物质海藻为原料,用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经过简单浸渍,制备海藻酸钙微球吸附剂(CA
通过真空熔炼方法制备铸态Mg-8Li-xZn-yGd(x=1,2,3,4;y=1,2;wt%)合金,并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W相(Mg3Zn3Gd2)的体积分数增加,而M
能够诱导晶粒细化的动态再结晶变形机制内在变形参数的求解对成形工艺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Ni80A超温合金,在温度范围1273~1473K、应变速率范围0.01~10s^-1内进行等温压
结合各种焊接参数,包括焊接速度、转速、轴肩和搅拌针直径、搅拌头倾斜角等,搅拌摩擦焊(FSW)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铝合金接头。FSW参数能够显著影响焊接强度,其中,搅拌头倾斜角
对比研究多壁碳纳米管(CNT)和石墨烯纳米片(GNP)对Al-SiC基复合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用搅拌摩擦法分别制备Al-SiC-CNT和Al-SiC-GNP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表征表明,与CNTs相比,GNP
以含有球磨Si/Ni颗粒的电解质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电沉积工艺制备不同硅含量的Ni—Si纳米复合镀层。研究电解液中球磨Si/Ni颗粒浓度对镀层的硅含量、结构、显微硬度和腐蚀行为
基于单因素条件实验结果,对α型锂辉石在混酸介质HF/H2SO4中不同温度下的浸出动力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矿物/HF/H2SO2比1g:3mL:2mL、50~100℃条件下,锂的浸出过程符合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AA5083铝合金在应变速率0.0l~10s 1、变形温度300~500℃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在高应变速率和高变形温度下容易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