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儿童在绘人测验上的反应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ytl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大多由应激或压力引发,亦不排除遗传或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1].目前国内有关抽动障碍的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量表的流行病学调查[2-6],缺乏使用其他工具探讨抽动症儿童自我认知、情绪特征等的研究。

其他文献
癫痫可引起急性和持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易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细胞凋亡是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表明,癫痫发作后导致持续长时间的神经元凋亡可能是癫痫发作脑损害的重要机制[1]。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不同于经典递质的信息传递物质,介导了许多生理过程.在运动中,它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都有重要影响.一氧化氮合酶(NOS)作为NO的生物合成酶广泛存在于下丘脑[1-4]。
目的 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认知功能和脑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10).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模型组大鼠,用主动回避行为实验检测两组大鼠脑功能,用脑电图检测大鼠脑电活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主动回避行为测试的学习阶段学会躲避电击前的失败率明显减少[(42±36)%,982±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