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以《来来往往》为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为例,分析了作品中段莉娜和林珠两个女性形象,对作为传统女性的段莉娜和作为时代新女性的林珠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池莉的小说体现了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其一,还原当代妇女的本真形象,背离男性审美理想;其次,这部作品中体现出了作者的“男性关怀”意识。
  【关键词】:池莉;《来来往往》;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池莉小说中,充满了困窘而丰满、琐屑但真实的市井生活。其作品中描绘的女性形象和其所传达出的女性意识鲜明。池莉的创作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血肉饱满女性形象,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群像。
  一、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
  (一)传统女性形象
  以段莉娜为代表的传统女性。段莉娜个人积极向上,年轻成为党员,家庭背景无可挑剔。初次与康伟业见面,“年轻的、健康的、饱满的姑娘段莉娜,唇红齿白地与这个季节融为一体,炫目耀眼地展现在康伟业眼前。”[1] 在肉类联合加工厂上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康伟业开始觉得配不上这姑娘。随着两人爱情推进,初偿“禁果”后,康伟业忽觉段非自己所爱,但为时已晚,在段的威逼下,两人结婚。段莉娜是与她的骨骼一样生硬、刻板的女性,她有太多性格缺陷,自私强势、苛刻世俗,用权力打压丈夫,不给康伟业留情面。段莉娜更像是男性,没有女性的柔美,但也有可取之处。时代风潮中,她有着比丈夫敏锐的政治嗅觉,丈夫在她鼓励下毅然辞官“下海”。遗憾的是,她没有随着康伟业身份地位改变做出妻子本该有的努力与改变。她坚持着自身处事原则,无能力操纵丈夫还企图用暴扈拴住丈夫。妻子泼妇般的行径固然可恨,但遭到丈夫无情抛弃又是可怜的。人老珠黄无人垂爱的段像个疯子,“她的身体她的灵魂她的举止她的眼神都不是今天的。她过时了。……段莉娜这辈子算是与康伟业耗上了。除了康伟业,她还有谁呢?”[1]纵然是国家干部,有经济基础,面对背叛,她迅速地衰老了。
  厂医李大夫,同为旧时代知识女性却多了成熟睿智。她时髦、漂亮、多情,最懂人心。康伟业对李大夫念念不忘,恰恰显示了李大夫作为女性比段莉娜值得肯定的性格特征。通过对李大夫的书写,可以窥探作者并没有将男女主公的不幸婚姻仅仅局限于男性背叛女性的主题,而将段莉娜的缺陷展现出来,凡俗人世的爱情,庸常又没有标准评定。在展现婚姻生活本象的描写上,作者是深刻的。
  (二)新型女性形象
  作为新女性代表,林珠是耀眼的。林珠是名外企白领,生在广东,长在北京,精通外语。她与中国传统美女有着截然不同的美,“林珠是一个典型的南国小女子,身材小巧,皮肤微黄。眼窝深,颧骨高,唇大而厚而红,眉黑且直且长,属于杀伤力较强的索菲亚·罗兰型的性感女郎,使一般眉清目秀的传统美女相形见绌。”[1]加之其新潮的穿衣品味,“她的穿着打扮绝对国际流行化,只用法国香奈儿香水,服装使用的颜色惊人地大胆,蟹黄、海蓝、杏黄、烟紫,樱桃红等等,都是一般中国女性穿不了的颜色。”[1]她大胆泼辣,敢爱敢恨,爱情观新潮。在利益面前力挺爱人,独处时小鸟依人,放肆调情。林珠在未经历过风情万种女性的康伟业面前,杀伤力极强。林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女儿,她的爱情可以义无反顾,但与康的空中爱情也需要金钱支撑。当与康的爱情走到尽头,她果断卖掉爱巢,“她理所当然地把五十万块钱揣进了她自己的口袋”。 [1]这是个做事果断的新女性,对待事业如此,爱情也如此。她与段的死缠烂打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时代女性的观念差异。
  两个女主人公在对待爱情婚姻上观点相反:一个死守无爱的婚姻;一个潇洒自在,拿得起放得下。两个人性格差异巨大,与她们生活环境有直接关联。段莉娜生在军人家庭,传统思想熏陶使其习惯在生活圈子中固守。林珠长在日新月异环境当中,高等教育中形成独立人格,对待事物都以新潮视角去探察。社会转型期中,中国女性的生存境况被描绘出来,作为时代宠儿的林珠无疑成为作者正面描写的对象。作者肯定新女性的自立自足,在传统女性的对照中凸显新女性独立人格的意义与价值。
  二、独特鲜明的女性意识
  (一)背离男权审美理想
  两种女性,都有血有肉,敢爱敢恨。她们不再符合男权审美理想。“一位女性作家需要仔细研究、消化吸收并最终超越那些极端化的形象,比如‘天使’和‘怪物’,它们都是男性作家为女性创造出来的。”[2]天使和妖妇是对女性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歪曲和压抑。池莉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还原了中国当代妇女本真形象。她们既非“天使”,也非“妖妇”。不管段莉娜还是林珠,她们都不是男性心目中最完美的妻子或爱人。段莉娜是悍妻,是固守原有价值观念的保守者。经常将“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挂在嘴上,但丈夫早已形成金钱本位思想。段莉娜择偶时关注的不是两人思想观念和心理是否相容,她更注重对方的政治立场。而年轻貌美、事业有成的林珠也不是男性心中的贤妻良母。康伟业一开始被林珠美艳外表所打动,想要与之做一对烟火夫妻时才忽觉两人价值观差异之大。“我不会做菜,我也不愿意做菜,我非常讨厌油烟,油烟对皮肤、头发和健康都有极大的损害。而且做中国菜太浪费时间了。我的主张是煮一个鸡蛋,面包夹香肠就行了。”[1]传统男性康伟业认为,女人最终是要回归家庭的。“康伟业母亲在厨房里的劳作是全家人生活乐趣的源泉,他母亲劳作的身影在康伟业眼里是最美好的女性形象之一。”[1]池莉呈现出了最真实的女性以及最真实的爱情与婚姻,同时也反映出其女性观念。
  (二)男性關怀的意识
  在《来来往往》中,池莉站在客观公允角度对男女两性关系发声。在女性痛苦遭遇和家庭悲剧后是两人共同的问题。康伟业并非开始就想抛弃糟糠之妻,他曾经试图改造妻子,“康伟业给段莉娜一会儿买一管口红,一会儿买一瓶香水,一会儿买两双丝袜。不仅买来了,而且还教她怎么使用”。 [1]康伟业认为“他们是多年的夫妻,共同用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共同拥有着可爱的女儿康的妮。康伟业认为他们基本是成功的,他们不应该分裂。”[1]康伟业也只不过是有着七情六欲再正常不过的男人。他开始被段莉娜要挟结婚,受尽妻子和其娘家的冷眼。辛苦在商海打拼,承担家庭的经济重压,其妻子时刻与其周旋。作品中包含了池莉的“‘男性关怀’意识”。 [3]在市场经济浪潮之下,给男性带来了机遇、成功和艳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池莉对于这些男性是抱以同情和理解的。康伟业是艰难的:没有钱时毫无尊严,忍受妻子对于经济上的抱怨;有了钱后并未真正获得家庭幸福和美满,承受妻子对其进行的打压、猜忌和恐吓,还要面对社会各方所施加的压力而不语。这是现代很多社会成功男性的共同处境,作者也在作品中予以展现。
  参考文献:
  [1] 池莉.池莉文集(5)[M].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2]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 苏珊·古芭著,杨莉馨译.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下)[M].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闫寒英.职场小说与女性主义意识形态[J].文艺评论,2015,(1).
其他文献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3043)  【摘要】:大学生晚自习活动是保障大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职高专院校历来重视组织和开展大学生晚自习工作。但是近些年来不断有学生表示,晚自习活动徒有形式而毫无意义和效果。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晚自习情况调查得出的结果,看到一系列晚自习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试图从大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晚自习,学习效率,解
期刊
一路走走停停,路过了谁的风景,又成为了谁的风景。  ——题记  “不到长城非好汉”将长城的雄伟展现的淋漓尽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早将泰山的豪情埋于我们心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母亲之河承担着滚滚历史的生命力代代相传。  “纸上得来终觉浅”,祖国大地的美丽风光岂是几卷画卷就能描绘的?“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出去走走吧,用心去体会那秀丽山河,历史长流。  正是这样美丽的山河,多少
期刊
(鲁山县第十八初级中学,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在中学各科教学过程中完成一定的书面作业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我们发现许多同学的作业书写质量低劣,具体表现为字迹不美观,作业书写马虎潦草。字迹不美观属能力问题,而马虎潦草则大多属于学习心理问题。本文就中学生作业马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作业马虎;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形成的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
期刊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摘要】:自《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来,其科学性得到历史的验证,极大地方便了汉语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它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由母语过渡到汉字学习的重要媒介。本文回顾了汉字注音方案的发展历程,发现《汉语拼音方案》优点颇多但仍存在问题,于是教师常采用一些灵活变通的教法,本文认为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准确读出拼音符号所代表的读音即可,教师变通的教法也未尝不可
期刊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对3—6岁的孩子来说角色游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望和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小班的幼儿对新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此时的他们热爱模仿,觉得充满乐趣。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动作、社会交往,增强社会经验。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社会经验少、理解力差、语言表达不清楚等特点导致扮演角色的能力差,此时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正确
期刊
(防空兵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就要保证时刻贯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根据当代的政策,随时革新自己的思想,保证时时跟上党的步伐。作为一名政工工作者肩负着提升整个企业员工思想的重任,只有在保证自身素质的同时才能保证可以对他人进行思想政治培训,来提升他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要想提升自身的素质就要保证提高自身的知识、时政、
期刊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摘要】:钱钟书先生是我国对通感作了最系统的评价的作者。而钱钟书先生本人也非常喜欢并且擅于使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从而使其作品变得更加有韵味,表达效果更强。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围城》中的比喻,往往和通感联在一起使用,在一个比喻里获得多种修辞格的效果。本文旨在以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围城》为例,对通感这种修辞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通感在文学作品中的重
期刊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  【摘要】:余紀元教授认为学界对于亚里士多德幸福概念的争论双方(涵盖论-理智论)是在没有明确作为“最高善作为某类生活”的“活得好”的幸福观与作为“最高善作为生活中某种因素”的“做得好”的幸福观之间的区别的前提之下开始论证的,此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而认为徘徊于两种观点之间的模糊论者是距离真相最为接近的,但却没有对“活得好”与“做的好”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为此在
期刊
(青海省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的改革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进程,人们逐渐增强利用分层教学模式来提升实际教学效率、质量水平的重视度,所以,本文主要立足于分层教学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策略产生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期望为我国今后在对于分层教学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问题研究时,为其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初
期刊
【摘要】:“天机”一词源于《庄子》,代表一种哲学思想,发展到后来进入文艺创作理论,王维将其与“清妙”一词结合,阐释了一种独特的山水审美理念。“天机清妙”源于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中,体现了他山水诗创作中自觉的审美经验总结。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他诗歌超凡脱俗、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中,《辋川集》可视为代表作品。  【关键词】:“天机”;“天机清妙”;《辋川集》  王维《辋川集》是二十首写景山水诗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