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事化纪录片的创作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中期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电视纪实栏目的收视率也开始急剧下滑。曾创下36%的收视奇迹的《纪录片编辑室》近几年已降至7%左右。 纪录片萎靡的病根被诊断为“缺乏故事性”。“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内容的真实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表现的形象化使它与艺术接壤,而故事性则是其价值体现的最佳载体,缺少了故事性的纪录片是难以成功的。
  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
  Abstract: through the eighty s and ninety in the middle of wave of documentary, after the documentary began to decline, all kinds of TV documentary program ratings also began falling sharply. Once set 36% of viewing of the wonders of the documentary himself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reduced to 7%. The trouble diagnosis was flagging documentary for "the lack of story". "Good" is the documentary "nuclear". So how can achieve good? This is what we say normally "stories". The content is true documentary survival found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visual art and make it borders, and the story is its value embodies the best carrier, the lack of the documentary is difficult to success story.
  Keywords: documentary of the story
  中图分类号:I24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每一条小巷,每一片瓦,每一扇门,都隐藏着故事。每一只耳朵,每一张嘴,每一双眼睛,都传播着故事。我们对于一遍又一遍地说故事与听故事都很渴望,《西游记》的故事改变版本有多种,故事本身也是虚构的,但是他仍一直被改编与更新,也不断给予人们乐趣。纪录片与故事片一样,是给人看的艺术品,对故事的要求并没什么两样,既然生活中故事无所不在,既然故事一直是人类艺术欣赏的基本心理诉求,为何一定要把它摒弃在纪录片高墙之外?其实,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只是纪录片对生活故事的处置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一、纪录片的发展状况与故事化纪录片出现的必要性。
   在以前,最多的纪录片创作形式还是“客观纪录式”,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纪实拍”、“跟腚拍”。这个时期电视屏幕上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诸如《藏北人家》、《沙与海》、《最后的山神》、《中华之门》、《女子特警队》、《德兴坊》、《壁画后面的故事》、《毛泽东》、《邓小平》等。一批富有才华的纪录片编导脱颖而出,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多个创作群体,纪录片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电视纪录片开始具有了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然而由于这种“纯纪实”的创作忽视引导,忽视主观作用,过分强调还原“原生态”,因而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中期的纪实主义浪潮后,中国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电视纪实栏目的收视率也开始急剧下滑。曾创下36%的收视奇迹的《纪录片编辑室》近几年已降至7%左右。尽管进入了21世纪,中央电视台和部分省级电视台还保留着九十年代开辟的《百姓故事》、《纪录片》(后改为《见证》)、《纪录》等栏目,上海和深圳电视臺还开辟了纪实频道,但伴随着纪实浪潮的消退,纪录片的创作和纪录片栏目的收视率仍然逐渐走向低谷。尽管这期间独立制片人的作品和DV纪录片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前者微乎其微,后者的节目形态和质量难以保证。所以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
   当下的纪录片萎靡的病根被诊断为“缺乏故事性”。曾经,中国纪录片一时间个性解放,
   受“为真实而真实”的创作思维的影响,很多纪录片流于简单的流程化,甚至矫枉过正为无解说、无情节,让人看得莫名其妙。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内容的真实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表现的形象化使它与艺术接壤,而故事性则是其价值体现的最佳载体,缺少了故事性的纪录片是难以成功的。
   故事本身是中世纪的产物,但是千年之后,其实,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正如本雅明所担心的那样,人们讲故事的能力正在日渐退化,成为人类进化历程中被遗失的本能。电视这一现代化电子媒介更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情节的铺陈。“寓教于乐”这个看上去司空见惯的词汇现在并没有完全失去它应有的意义。
   二、怎样讲好故事化纪录片中的故事
   (一)捕捉细节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 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如同其它优秀艺术品一样,一部纪录片留在人们记忆力的是细节,细节是故事性最饱满的体现。
   从叙事方式上说,纪录片往往显得太拘谨,重视抽象内涵,忽视形象的可感性和细节的丰富性,凸现出寓言化特征。它讲述故事是为了说明抽象主题,而不是为了人物的生动丰满。在这一点上,纪录片的故事性还过于孱弱,远远承载不起浓重的文化内涵。如有些纪录片为了追求宏大气势或文化品位,时间拉得很长,结构甚是雄伟,但解读起来空空荡荡。究其原因不是不专业,而是场面东西多,生活细节少,没有故事性。
   (二)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
   ⑴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⑵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⑶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
   ⑷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
   ⑸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象长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范。
   (三)结构故事
   一部纪录片叙事是否成功,是否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意图,很好地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也就是结构的问题。结构是叙事最直接、最重要的具体化形式。
   纪录片的结构,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整体布局,对整体形式的把握,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具有节奏感。一是内部构造,对影片中各部分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
   纪录片的结构形式较之故事片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因为它不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限制,也没有任何脚本可循,而是仰赖生活本身的逻辑自然天成,这一特点为纪录片作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更大可能,同时也对纪录片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只是平铺直叙地堆砌材料或漫无目的的从一个议题到另一个议题,就不可能有力地表达主题和思想,也就不可能吸引观众。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形式的探求,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勞动,不仅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行,既使踩着自己的脚印走是行不得的。"电视作品反映题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创作个体的不同个性风格,以及电视观众对作品欣赏风味不断变化,都要求电视作品的结构形成的多样化,而对一个题材,我们怎样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法,必须得认真考虑清楚的。
   结构形式是电视创作中最活跃的成份,对于同类的题材,不同的作者可以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结构的固定格式虽没有,当还是有一些创作规律的。所以,有必要了解结构的基本要求,掌握结构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纪录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为结构框架,经常要把一些不完整的片断,甚至是零碎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这就更需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形态,使人对这些片断材料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严谨,它要求电视作品结构要严密,精巧、工整。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主次要得当,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这会使观众不知所云。
   结构的严谨首先要重视思维逻辑的严谨,要对影片内容发展趋向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详略不同的材料在结构中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做到组织严密、无懈可击。但是,在纪录片中对于许多以人、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的题材,自然真实远比严谨要重要。因为真实的生活现象不可能那么有条不紊,工工整整。硬把它条理化、逻辑化,有时反而会失掉真实感。
  参考文献:
  1.世界纪录片频道Discovery网站
  2.高鑫 《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3.何苏六 《纪录片创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摘要:经过了多年的发展,通信行业自身的特点也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而通信工程建设的范围又与通信工程监理的内容息息相关,因此,通信工程监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通信工程监理已经初步拥有了一套完整的体制和规范,并且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这就为以后的监理工作积累了广泛的工程经验。本文主要对通信工程监理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信工程;监理工作;发展趋势  Abstract: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低碳环境下发展绿色建筑是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本文在介绍低碳环境和绿色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论述了我国在低碳环境下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和技术方面探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最后从建筑节能的角度综述了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环境,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发展趋势,方法策略  A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钢结构建筑的特点和优势,然后就钢结构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特点;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and then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design researc
期刊
摘要:在论述当前水污染治理的重大战略机遇的同时,对目前跨区域水污染的形势进行了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跨区域水污染治理来推进水污染治理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跨区域污染  Abstract: Discusses the major strategic opportunity for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mportant discuss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对楼市调控的持续深入,房地产企业生存环境在日渐恶化,这势必影响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快速的、激烈的变化,这无疑给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和潜在的危机,企业经营正呼唤着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正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建筑企业团建建设的加以总结管理方法,以便能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参考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业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渐变得愈来愈激烈化,因此,注重安全管理,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办,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也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然而,近年来国内城市建筑坍塌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事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对高速公路护坡病害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并因地制宜提出实用、合理、经济的工程措施进行修复。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头护坡、修复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ighway slope protection for diseas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an
期刊
摘要: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说,主要成本的构成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利润及税金,工程材料费用的支出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0%-70%左右。材料支出控制好了,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就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主要对工程项目中材料采购及现场管理的成本控制作出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Abstract: a project, basically the comp
期刊
摘要:作者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桩底压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压浆;承载能力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routing bored perfusion pil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
期刊
摘要:为有效预防黄土路基湿陷病害的发生,以宁夏某高速公路黄土路基为试验路段,对黄土路基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提出适合实验路段的加固处理方法,为黄土路基的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 for the collapsible loess embankment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disease, with a 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