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内容解读中的“教学内容”探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如何用教材教,以及怎样教好教材,历来是语文教学研讨的重要方面。但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博士却把适宜的教学内容作为一堂好课的标准。由此,如何正确对待教材与教学内容,合理定位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技能。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47-01
  教材内容是实体,为教师提供各方面的教学素材,但并不一定完全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活体,是教材内容的具体“演绎”。从科目门类来看,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就是教学内容不明晰。因此,教师要展现精彩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对教材内容的选取和整合。以下结合《合欢树》这篇文章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如何定位合理的教学内容。
  一、保证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一致
  王尚文在《语言 言语 言语形式》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教材中的“言语形式”。语文教材同语文教学内容虽有区别,但也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两者的同一性体现在,教师在教材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按照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每篇课文的特色所呈现出来的语文知识、能力、情感等特定的综合指向材料,这一指向也决定教材文本与教学内容的趋同。教师只有读懂了文本的意图是要“教什么”,就基本把握住了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主体。《合欢树》一文,编者选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人性美中的“母子情深”这个主旨,而这个主旨是由母亲生前与逝世后两个时间段来叙述和描写的,其中第二个时间段作者利用合欢树的象征性对母亲深沉久远的思念最能突出“母子情深”这个特定指向。所以《合欢树》要教什么,与教材文本相贴合的教学内容其实就是引领学生读懂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伟大母爱的高度赞美。
  二、承认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课堂表现的差异
  同一教材可以获得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相同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教材中获取。正是因为在选择和整合教学内容时存在差异,所以才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语文课。而这种差异则体现在教师的不同以及学生学情的不同两方面。
  首先是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个性是相对稳定的,它受教师个人兴趣爱好、气质才能、生活和知识阅历、研究视角、精神立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多种可能。《合欢树》中的文本材料要求学生学习课文后能够体会对母爱的新认识。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可能会选取两个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来讲解母爱,或着重联系作者本人的坎坷经历来体现母爱(母亲生前用尽一切心思与命运抗争,历尽沧桑,默默地将命运对于儿子的打击转移到自己身上)。或着重在母亲的象征—合欢树这一具体物象上体现(作者面对合欢树流露出一种渴望与合欢树亲近,重温昔日母子相亲相爱的一幕)。
  其次是学生学情的差异。中职学生处于一种教学的尴尬地带,他们没有接受高中阶段的的继续教育,而是提前进入大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语文课程目标差距较大,学生普遍基础较差。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学情,要让学生在读不懂、读不好的情况下,尽量使他们读得懂、读得好甚至喜欢读。例如《合欢树》这篇文章的导入建议可以放《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曲,因为是优质偶像唱的歌而且较流行,学生很多都听过,通过歌词的熟悉,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拉近距离。
  三、注重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课程教材资源的整合
  语文教材文本承载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有所侧重,要重组整合有价值的文本知识甚至跨学科的知识。可以从丰富的教材文本中挖掘,也可以利用课程资源。例如在教学《合欢树》时,因为母爱的情感满溢于字里行间,如“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这些是一个母亲力所能做的,但相信能站起来,不放弃治疗,这种意志又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母亲的这些表现去体会和感受这种坚持的精神品质。
  文章中还有多处的心理描写,这种艺术特点细腻准确、生动传神、又合情合理,更直接地流露了作者的情感,如“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她心理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教学中,在具体教授这些细节时,教师应该先补充说明这些表达技巧的涵义、用法及表达效果,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母爱。而这些是教师在教材文本之外,整合课程资源的必要环节。
  四、基于教材内容,合理创生教学内容
  长久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内容缺乏深刻理解,认为教学内容就是简单地教教材。其实不然,李海林提出语文教学内容并不是在上课之前已成形,而是由教学双方在实践中现实地生成出来,把一篇课文的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
  教师要对应课标要求,结合文本自身特点去实际整合,进而创生适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内容。《合欢树》一文中可以挖掘的教学内容很多,这是一篇情真意深的怀人散文,整篇文章离不开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教师如果抓住这个主旨设计一些关于母爱的问题,如“同学们如果离开家一段时间会不会思念母亲?如果有,会怎样思念的,具体表现为哪些行为?”“这些思念有没有让你感受到温暖与感动?”“你所感受的母爱是什么样的,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同时这也是一篇抒写生命的文章,母亲的死是让作者伤怀的,但这种忧伤因为对生命的热爱而显得美丽动人,教师可以查找一些关于对生命的热爱,生命教育等资料进行整合、设计。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文本的理解程度不同,这种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就是创生性的教学内容。这不仅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教师个性的体现。
  (作者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胡根林.新时期语文教学内容研究述评[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9.
  [3]黄乃佳.合理定位语文教学内容的四性[J].教学与管理,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学习主体的亲身参与和实践。特别是阅读鉴赏的教学,更需要以教师为主导,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使文本回归生活,让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中逐步将外在的文本理解内化为自身底蕴。  关键词:新课程;体验式;阅读教学  一直以来,文本阅读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戏剧,都需要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文
期刊
摘 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所有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我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而言也是如此。然而现在很多语文教学中并没有十分的重视学习目标的制定,找准核心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注意。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如何制定出教学核心目标做了一个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目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10-01  一、引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较为普遍。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和教师对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况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在论述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实施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的基础上,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5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一课为例,为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97-01  在本刊2016年8月中刊上,笔者发表了题为《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语义教学——以中的成语为例》一文,主要从成语的语义入手,探讨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但是从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到在日常交际、写作中正确使用成语,这又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汉语成语是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关于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对于地方所属的本科院校,大多也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同时强调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互补性。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和人格,来满足当代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调整时期对现代人才规格的需要。因此,探讨分析将创新意识和创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进行
期刊
摘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形成的最初场所,也是对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终身影响的场所。以农村家庭为角度,分析农村家庭中影响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因素并探寻对策,更好地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家庭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63-02  2014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届中央委
期刊
摘 要:本文以X大学Y学院对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与成绩考核方式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该学院在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后续的研究生课程改革能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课程教学;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E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03-01  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研究生生源良莠不齐,在研究生管理
期刊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长篇章回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建国的这一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的历史。《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因其语言文字通俗易懂、简明生动,其充满了生命力和吸引力。它是历史和文学的一个经典的结合。  本文从文体学的选词角度,对一位广泛接受的翻译者罗慕士的《三国演义》译本进行分析,进而探寻文体学在翻译过程中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当今时代的大学英语课堂,简
期刊
摘 要:英语在高校已经成了一门基础性的科目,其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学习外语既要注重输入,也要重视输出。因此,分课型教学被不少高校采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在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上效果显著。本文将主要对分课型教学的理论依据、标准和可操作性做简要阐述,并提出一些有利于促进分课型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输出;高校英语;分课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能否全面的认识到儿童的主体性地位,树立主体性的观念,开展主体性教育,关系到儿童的权利能否得到实现、儿童的地位能否得到承认、儿童的天性能否得到发挥。因此,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开展儿童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上。本文以“太阳”为线索对儿童的主体性教育进行论述。首先解释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其次学习和借鉴瑞吉欧教育的优秀教育经验。最后对如何开展儿童主体性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儿童;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