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宝宝的安全认知能力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岁的宝宝第一次坐学步车时,就知道紧紧地抓住护栏,妈妈千万不要笑话宝宝胆小!可能这个时候宝宝就有了安全认知的能力……
  宝宝的安全认知能力包括了解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练习各种各样的自我保护技能。宝宝有没有安全认知能力,可以通过以下的测试来让爸爸妈妈做到心中有数。
  
  宝宝的安全认知能力测试
   测试一:安全乘车  妈妈抱着宝宝乘坐公交车,在座位旁边会有一个扶手,妈妈在座位上坐下之后,宝宝的反应会怎样呢?公交车在前进或者停车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原因身体会向后或向前移动,这时候宝宝会做出如何反应呢?
  ●宝宝在妈妈坐下后,就一直四处张望,对周围的人充满了好奇心。
  ●宝宝在妈妈坐下后,会顺势紧紧抓住座位旁边的扶手,在公交车前进或停止时,宝宝抓住扶手的力度增强。
   测试二:怀抱中入睡  天黑之后,宝宝吃饱喝足了,开开心心地玩了一会儿,困得实在是睁不开眼了,这时宝宝会以怎样的方式入睡呢?
  ●宝宝玩累了,妈妈把宝宝一放到床上,宝宝就呼呼地睡着了。
  ●宝宝玩累了,困得睁不开眼睛了就要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看到妈妈抱着自己,宝宝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时不时地还会睁开眼睛来看看妈妈在不在。
  
  测试三:安全下楼梯  宝宝在玩游戏,一不小心手里的皮球掉到楼梯下面去了,爸爸妈妈都不在宝宝身边,这时宝宝应该怎么做呢?
  ●宝宝学着大人的样子直接抬脚下楼梯了。
  ●宝宝抓住楼梯边上的栏杆,慢慢地移动脚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下楼梯,直到捡到自己的皮球。
  
  测试四:放心喝水  宝宝在家里玩了一会儿,口渴了找妈妈要喝水,妈妈给宝宝倒了一杯水,这时宝宝要如何选择?
  ●宝宝看到妈妈倒好水后,拿起杯子就要喝。
  ●宝宝在妈妈倒好水后,并没有马上去喝水,而是等水晾凉了以后才喝。
  
  测试五:与陌生人见面  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妈妈经常会带宝宝去小区下面的公园里散步,遇到同样带着小宝宝散步的阿姨,妈妈会停下来和阿姨聊天,还可能会让宝宝开口叫阿姨,这时候宝宝会怎样呢?
  ●宝宝很乖巧地叫了声:“阿姨好!”阿姨立马说:“宝宝真乖!”
  ●宝宝看见陌生阿姨,立即躲到妈妈的怀里。妈妈让叫阿姨时,宝宝就是不出声,妈妈逼得急了,宝宝会用哭来“回答”。这让妈妈很尴尬,只能说:“这孩子就是害羞!”
  如果妈妈选择第2项超过3次以上,恭喜宝宝的安全认知能力很强;如果妈妈选择第1项超过3次以上,宝宝的安全认知能力还需要好好培养一下。
  
  安全认知能力不同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宝宝安全认知能力很强?在遇到危险时,宝宝能迅速意识到这是危险,能够有意识地躲避危险,妈妈可以放心地让宝宝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什么有的宝宝安全认知能力很弱?常常会受到危险的侵袭。宝宝受到危险的伤害,妈妈很心疼,但是,妈妈有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看到下面例子中的两位妈妈的表现,是否就可以得到答案?
  
   例一:宝宝吃饭
  妙妙妈 每次让宝宝吃饭,我都是自己亲自尝过,等饭不烫了才让宝宝吃。
  可可妈 每次宝宝吃饭的时候,我都要求宝宝自己用手摸摸碗,他自己感觉到不烫了才吃。
  
  例二:宝宝吃药
  玉玉妈 宝宝吃药时,我都是按照说明书,找出药放到宝宝的嘴里,然后再给宝宝喝水。
  姗姗妈 宝宝自己能吃药时,我就开始教会宝宝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告诉宝宝不能乱吃药。
  
  例三:宝宝过马路
  小强妈 每次带宝宝出去,过马路时我都是拽着宝宝的手带他过。
  甜甜妈 第一次带宝宝过马路时,我就告诉宝宝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让他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抓着他的手过了几次以后,我都让他跟在我的后面自己过马路。
  
  例四:宝宝喜欢玩剪刀
  浩浩妈 看见宝宝拿着剪刀玩耍,我担心他弄伤自己,从他手里一把抢过来藏得远远的。
  明明妈 看见宝宝拿着剪刀自己玩,我马上就借着这个机会告诉宝宝剪刀的使用方法,告诉他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就会伤到人。
  
  例五:宝宝喜欢爬高处玩  欣欣妈 每次看见宝宝爬到高处玩,我都提心吊胆,生怕他会跌下来伤着,就会很生气地对宝宝吼,让他别爬到高处去。
  婷婷妈 看见宝宝爬到高处玩,我也很担心,我会告诉他在高处玩很危险,如果爬到高处下不来的话,一定要喊妈妈。
  
  安全认知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宝宝出生后,对于这个世界是完全陌生的,在安全认知方面也是个空白。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有意识地去培养宝宝的安全认知能力。这样可以让宝宝在生活中认识到危险的存在,在遇到危险时才能有规避的意识和能力。
  
  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宝宝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告诉宝宝远离有电危险标志的地方。
  教育宝宝不要玩火柴、打火机、蜡烛等产生火源的东西;逐渐教会宝宝知道在遇到火灾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让宝宝了解着火后可以用水浇灭。
  在野外,遇到打雷下雨时,让宝宝知道不能在大树避雨,以免遭遇雷电袭击;遇到洪水时,能够抓住漂浮的物品自救,或者跑到地势高的地方躲避。
  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如果宝宝走失了,让他知道找警察叔叔,告诉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
  教育宝宝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或者饮料,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让宝宝了解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教会宝宝一些地震时的自救常识,进行简单的自救训练。
  当宝宝刚脱离危险的境地之后,不要吓唬宝宝,可以给宝宝正确的信息,告诉宝宝怎样躲避危险。
  
  TIPS
  
  1 在和宝宝做这些游戏时,一定要让宝宝在游戏中感觉到危险的存在,身体能出现反应。
  2 通过这些游戏,在宝宝好奇心的驱使下,理解危险的信号,要告诉宝宝在遇到危险时能学会相应的避护方法。
其他文献
对于普通人来说,郑州与少林、佛山与叶问,似乎才应该是功夫的代名词.然而,在中国的北方,还有一座城市叫沧州,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功夫之乡”.rn沧州武术门派众多,在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器械中,源起或盛传于沧州的就有53种,几乎占一半,其中,燕青拳、劈挂拳、八极拳、六合拳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武风昌盛,全市习武之人高达200万人,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习武.寻常巷陌之间,便可能深藏“武林高手”.
期刊
扁豆健脾胃
期刊
在新的环境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受到广泛重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性学习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师生共同成长的模式成了提升创新创业类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为此,该文研究新时代的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提出师生共同成长的几点建议、路径,旨在为增强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育人效果、发展水平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独立学院“三全育人”面临着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但是对教师大数据应用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该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独立学院教师的大数据认知程度、大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应用主动性、自我职业评价与外部支持感知等因素在大数据应用中的相关关系,提炼影响独立学院教师大数据应用的两个主要因子,第一因子是内部因子,第二因子是外部响应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立学院教师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的建议.
因为爸爸的漫画工作室就开在我们家里,而工作室里又清一色是“和尚”的缘故,叔叔们就在我们家里吃、住、工作……所以语儿从小就在全是叔叔的环境里长大。
期刊
应用文写作因其应用范围广、内涵深、意义远而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单纯依靠教师课堂教学,很难提高写作水平.实现课堂翻转与协作学习是提升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关键.5G技术为应用文写作课堂翻转与协作学习夯实了基础.该文重点阐述以5G技术为支撑,基于翻转课堂与协作学习前提下,如何做好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2005年6月28日,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  2005年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主题为“重视和预防过敏性疾病”。  2006年沿用了2D05年的主题, “重视和预防过敏性疾病”,目的是提高公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警觉。  
期刊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课程目标达成度和课程达成度评价是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基础.该文以生物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展示课程目标达成度和课程达成度评价的过程,对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应用,以便更好地完善评价方法,及时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西班牙港口城市毕尔巴鄂,建置于1300年,曾经历了大航海时期的辉煌,也享受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福利,一度是西班牙最为繁荣的冶金和化工业城市之一.但由于前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紧张,自二十世纪中叶后,工业用地陆续废弃,城市陷入发展停滞的危机.
期刊
很多时候,乡愁总在一些特定的场景里,或者在城市的黎明、落日,或者街道里,但更多时候,乡愁是在活色生香的美食里.rn古城保定,是我生活了十八年的故乡,也是一座落寞的旧首府.rn如今我已离家四年,暂居重庆,两地相距一千多公里.乡愁和我童年记忆中的“驴肉火烧”,便由着万千思绪自南向北跨越江海河流、跨过绿浪延绵的山脉,追溯回那座令我无法忘却的城.然而记忆如烟,筑成牢不可破的墙将往事与我隔绝,又仿佛令我陷入迷雾深林中,再难寻到幼时回家的路.这段回忆,也如紧握在老人手中的保定特产“王铁匠铁球”一般,永远在时光的手掌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