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数据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数据的剂量、职业类别和异常原因分布情况,为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质量和改善医疗机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放射诊疗机构职业健康系统"收集2020年度全国医疗机构单个监测周期个人剂量监测值超过1.25 mSv的个案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2020年全国31个省份共监测到剂量异常数据1 113人次,异常率为2.48‰;主要为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分别占68.01%和18.78%;剂量异常数据主要分布在1.25~5 mSv区间;导致剂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不规范佩戴或使用个人剂量计,占63.88%;由于工作量增加导致的剂量监测数据异常的放射工作人员占全部异常人员的12.32%,平均年个人剂量为5.14 mSv,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个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具体可行的放射防护管理和奖惩制度,减少不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情况发生;重点关注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采取轮岗等措施降低个人剂量水平;建议制定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数据标准核查程序,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减低强度预处理非亲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CD40配体基因(CD40LG)突变引起的高IgM综合征(HIG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由CD40LG突变引起的3例HIGM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和UCBT治疗的预后。以“CD40配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40 ligand deficiency”“hemat
目的探讨不同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远期复发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15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切除后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TNB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09患者作为训练组,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41例患者作为验证组。基于治疗前动态对
在抑郁症凶杀行为的司法鉴定中,如何判定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受损程度,常成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难点;即使是某些特定的抑郁症凶杀类型,在司法精神病学界对其责任能力的评定也存在诸多争议。为此,我们对抑郁症的各种凶杀行为进行归类,并对其凶杀特征和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一致性。
目的:分析n 125I放射性粒子单纯植入治疗腮腺区复发性腺样囊性癌的靶区设计方法及剂量学参数。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行单纯n 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植入治疗的25例复发性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靶区设计及剂量学参数。术前结合腺样囊性癌病理学特点对不同复发部位设计靶区范围,处方剂量为100~120 Gy,术后验证靶区范围与剂量学参数。随访统计局部控制情况及放疗相关不良反应。n 结果:25例患者复发部位分别为腮腺浅叶区10例
目的研究1.5 T磁共振引导放疗中的电子流效应(ESE)及其对射野外剂量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Monaco系统研究了均匀射野(5 cm × 5 cm)在规则几何模体外入射端和出射端的空气中ESE。其次,回顾性地选取在常规加速器上接受过放疗的1例喉癌病例和1例乳腺癌病例,重新用Unity机器模型在Monaco系统中进行剂量计算,研究磁场下ESE对射野外皮肤剂量的影响。结果在磁场作用下,规则几何模体的
拔牙后牙槽嵴缺损(alveolar ridge defect,ARD)可影响剩余牙齿的正畸移动。自体骨移植已被证明是牙槽嵴重建的有效方法。然而,用于固定自体骨块的固位钉需要通过二次手术移除,可增加患者的不适。本文报道1例28岁女性患者,在拔除右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后,拔牙位点愈合后存在严重的ARD。对本病例通过游离龈移植术增宽角化龈后,进行自体皮质骨片移植并联合脱蛋白牛骨骨粉和可吸收胶原膜进行
期刊
目的总结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的初治ALCL患儿共60例(≤18岁),采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010(CCCG-BNHL-2010)方案治疗。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体生存率(OS)、无事件生存率(EFS)及无进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9例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31~63岁[(45.3±5.6)岁]。皮肤缺损面积为20 cm×15 cm~25 cm×20 cm。均联合一侧游离旋髂浅动脉皮瓣及对侧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供、受区均Ⅰ期缝合。观察
目的探讨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表达对减轻谷氨酸兴奋性毒性进而发挥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慢病毒介导MAPK14干扰载体由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星形胶质细胞从出生48 h的SD大鼠获取,通过慢病毒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1)未转染组,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加入杜氏培养液(DMEM)进行培养;(2)阴性对照组,转染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