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半命题作文备考策略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qv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型内涵诠释
  
  半命题作文是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的一种作文形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已经命出的起限制作用的半个题,一部分是用“___________”或“×××”等符号表示的应填的半个题,这部分要求考生自己根据所选题材自行填充。因此,半命题作文具有开放性和限制性两个特点。所谓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未命定的半题上,考生可在已命半题提示的范围内,根据个人的爱好特长与生活经验,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题材,从而确定未命的半题。如《动力来自___________》(2007北京),就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捕捉素材。所谓限制性,主要表现在已命出的半题上,有的限制主题,如《我因___________而自豪》(2007江苏嘉兴);有的限制内容,如《吃___________》(2007江苏扬州);也有的限制人称,如《你还会___________吗》(2007江苏常州)要求用第二人称来写,《___________改变了我》(2007江苏盐城)则要求用第一人称来写。
  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命首尾空中间式,如《在___________的引领下》(2007江苏无锡)、《我和___________有个约》(2007浙江台州);二是命后空前式,如《___________改变了我》(2007江苏盐城);三是命前空后式,如《动力来自___________》(2007北京)、《感谢___________》(2007福建宁德);四是命中间空首尾式,如《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2006湖北荆州);五是命正标题空副标题式,如《乐在其中——记一堂___________的课》;六是命副标题空正标题式,如《___________——写在花季里的故事》;七是空首命中空中命尾式,如《___________来了,___________还会远吗》(2007四川成都);八是命首空中命中空尾式,如《在___________中学会___________》(2006山东莱西),等等。形式多样的半命题作文既能给考生自主选材的空间,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客观公正地评分,因而一直被命题者看好。近年,半命题作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成为一道不容忽视的亮丽风景。
  预计在2008年的中考中,半命题作文仍会呈上升趋势,同时还会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按新课标理念,命题会进一步“强调自我,关注个性”,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此基础上,半命题作文试题仍将继续写“我”,甚至在字面上干脆把“我”安排在半命题里。二是形式多样,追求创新。半命题作文与提供材料、提供话题相结合,会使2008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更丰富多彩。
  
  经典考题回放
  
  仔细品读,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半命题作文题,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雨后斜阳舞彩练”,极富美感。
  一、领悟人生类。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的省市连续几年进行尝试,力图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这一亮点。如文题《做人从___________开始》(2007山东青岛),考查的是考生对生活和人生的领悟。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只要考生在记忆中有某件事情触动了自己,都可以表达出来。不过写这个题目,必须紧紧扣住“做人”这一中心,来选择最能发挥自己写作优势的词语,如“创新、真诚、诚信、孝心、责任心、学会放弃、学会合作”等。 有位考生以《做人从超越自我开始》为题,文章通过“中国女排再次夺冠、‘神舟’飞天、海尔创出著名品牌”3个在当今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例阐述了“超越自我精神”的重要性,并用“愿你从超越自我开始你的壮丽人生”作结,这既是对“你”的希望,其实也是考生对自己人生的自勉。
  二、理想信念类。如文题《我想化作___________》(2007湖南长沙),即体现了上段的新课标要求,其重点在于“想化作”,即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愿望。一百位考生可能有一百种想法,人人有话说,个个都能“想”,这便是考题的妙处。当然,要想写出精彩文,还得考虑“想”的是否符合生活常理,是否符合中学生的身份,也就是说,应该透过这个愿望,抒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展示自我美好的心灵与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这是此文成功的基础,否则就容易进入思想消极的写作误区。
  三、文化资源类。新课标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求“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如《我因___________而自豪》(2007浙江嘉兴)、《吃___________》(2007江苏扬州)等题,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吃___________》的提示语说“‘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涵着哲理和文化”,引导考生关注历史悠久的维扬菜系,传承家乡饮食文化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了当地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样的命题,使新课标的内涵得到了具体的贯彻与彰显。
  四、关注自我类。新课标要求“关注自我生活与个人成长,认识个人的价值”。如文题《我和___________有个约》(2007浙江台州),设计了一个精彩耀目的提示语:“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人生,相约自然。约同伴、约亲朋、约名家、约凡人、约山水、约四季……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在温暖的情意中,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让我们用心相约。”这段美文虚实结合,寓意丰富,形象与感悟共舞,想象与哲思并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有力地启发考生打开“我”与“×××”相约的思路,写“我”的生活,表达“我”的成长感悟。
  五、心灵感受类。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2007年不少省市的半命题都着眼于情感世界,让考生倾诉心灵。福建宁德以《感谢___________》为题,要求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精美的提示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会心怀感激”,为考生自由抒写情感世界进一步提供了舞台。有的考生撷取母亲关心自己的几件小事,抒发对母亲的感谢之情;有的考生从小事切入,深情回忆儿时骑在父亲肩上的得意、父亲送自己上学时的体贴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还有的考生紧扣“感谢文学”行文,抒发了对文学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的感谢之情,抒发了对文学让我们由浮华渐渐走向成熟的感谢之情,等等。
  
  审题思路点拨
  
  半命题作文的应考技巧,即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而补题之关键则在于审题。只有读懂了“半命题”,才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等将其补全,使之成为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写好的题目。
  一般说来,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仔细审题,辨清题意。在考场上,有不少考生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作文题目的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匆忙动笔,往往很容易出错。考生应对题目认真审度,反复琢磨已命的半个题目的含义,找准题眼,思考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如文题《你还会___________吗》(2007江苏常州),审题时应先明确这是个问句,然后着重推敲“还”这个字,即可根据其隐含的意思明确:对所选对象的往事的回忆不可不写,而且还应作为写作的重点;然后确定写作对象,且必须用第二人称“你”来写,同时还要联系题干中“体验与感悟”的要求,写“你”必然离不开“我”,否则无体验可谈,无感悟可写。如果构思时忽略了“你”,或淡化了“还会”,都可能造成文章离题。
  二、全面了解补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一是从立意角度补题,如文题《我不再》,可补题为“我不再天真”等,这“不再天真”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中心主旨;二是从突显材料角度补题,文章将用作者选定的材料来表现一定的主题,如文题《我有一个好___________》,可补为《我有一个好习惯》等,作者需通过写“习惯”来表现自己的“好”,来表达文章的主题;三是从点示范围角度补题,如文题《当我面对___________的时候》,可补为《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补写后的文题是一个宽题,“面对成功”的感受如何,需自选题材,进行恰切的表现;四是综合诸因素补题,这种补题最为自由,因为它既能为作者确定题材,又能为作者突现立意方向,如文题《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可补为《欢乐“十一”真令人难忘》,作者可选用“十一”长假中的生活片段来表达那种难忘的感受。
  三、灵活运用补题方法。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实质上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的运思技巧。补题时,可能会想起好几个内容,这时就需要把可选的都迅速在脑子里过滤一遍,然后选填上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如文题《让___________永驻心中》(2007山东滨州),要补好这个题目,除了紧扣以上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3点:
  一是补充自己最想说的内容。最想说,才有话说,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与热情,才有望做到“下笔如有神”。有位考生,最疼爱她的爷爷去世了,激发了她的写作灵感,她将题目补充为《让爷爷永驻心中》,心中的情思和对爷爷想说的话,像泉水一般涌出来,于是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考场佳作。二是补上令人心跳的文字。在人生的长河中,总会有许多令人心跳的瞬间,这些瞬间往往是写作最好的素材。如将上面的题目补成《让微笑永驻心中》《让沐浴中的伊甸园永驻心中》《让缕缕书香永驻心中》等,就能很好地拨动读者共鸣的心弦。三是补填令人感到新奇的事物。人人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希望先睹为快。补充题目时,需在大脑中搜索一下,找出令自己感到新奇、激动而又富有积极意义的材料。众人虽然口味不一,但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却是共通的人性。如有位考生写:现在盛行的网络风也刮到了农村,吹进了“我”家,这不,连爷爷也迷上了聊天,前不久爷爷还认识了一个网友,我们一家人暗中撮合,让孤苦伶仃的爷爷与网友见面,最终促成了一桩美好的姻缘。这则材料既新鲜又有积极意义,我们可如此拟题《让网络永驻心中》,这样的题目和内容肯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可以说,补题是半命题作文的重中之重,正所谓“题好一半文”。补题时应切记:以“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扬长避短,补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半题,补出来的题既要符合命题者的意向,又要通顺简洁、明确、生动,尽量避免拖沓冗长、表意不明及搭配有误的题目。
其他文献
★ 考生档案 ★    王汝婷,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中学。她是一位不算有天分,但学习很踏实的女孩子,2004年参加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以503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进了初三,中考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当时我在实验班大约排在25名左右,在年级的排名当然还要靠后。凭这个名次,想要考上重点中学,当然还不是那么有把握。  当时我挺苦恼的,因为我已经很用功了,每天晚上差不多都要学到11点才睡,可
期刊
每一个青春,都渴望灿烂若星,就像每一棵树,都企盼一个挂满香甜的秋天,就像每一朵浪花,都希望成为大海最美的诗句。  没有与蜜蜂的交流,满树的繁花就不能成为秋天沉甸甸的果实;没有与礁石的碰撞,世界就少了一种花朵的灿烂,浪花动人的诗也只能在海底低低地吟唱。与“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错过,你如诗如歌的青春将失去一个绚丽的舞台。  第一届,第二届,获奖的同学会记得,那些沉醉的笑脸,那些激动的眼泪,那些与作家零
期刊
在中考试题中,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试题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涉及到对不等式(组)的基本概念、不等式(组)有关的计算题、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考查,而利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将会是中考的热点考点之一.    (5)近几年中考注重对“知识联系实际”的考查,实际问题中往往蕴涵着方程与不等式,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和不等式(组)模型,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
期刊
阿纳斯塔西娅正想着一个介于99和999之间的数字。这时,贝琳达问她该数字是否低于500,阿纳斯塔西娅回答说“是”;贝琳达又问,该数字是否是一个平方数,得到的回答也是“是”;当被问到该数是否为一个立方数时,阿纳斯塔西娅的回答还是“是”。然而,她所回答的3次中,只有两次是正确的。好在阿纳斯塔西娅后来又诚实地告诉贝琳达说,该数字的首位数和末尾数是5,7或9。同学们,你能猜出这个数字是多少吗?    答案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中考化学命题的思路和考察视角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常规题型的物质推断考题的命题,已打破了传统命题思路,由原来单一的定性分析逐渐变化为与定量计算相融合,通过化学计算科学、合理地推断物质的组成,寓化学定量计算于物质成分的定性探究中,充分体现了化学命题的综合性和命题方式的新颖性、灵活性。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There be结构是初中英语中的一个重点句型,也是中考测试的重点内容。现在结合中考真题对这一结构的考查热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一句型结构。    一、考查there be句型的主谓一致     There be结构中的谓语动词be在人称和数上应与其后的主语保持一致。如果there be结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主语,谓语动词be要和最近的那个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  1.-
期刊
大题小作,在作文中是指对包容面广的题目和材料有意识地缩小写作范围。无论是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话题作文,为了降低审题难度,让考生有自由发挥的天地,作文时做到有话可谈、有事可写,命题者所设置的话题范围、要补充的内容、材料涉及的涵盖面等往往都很大。而且,话题作文与材料话题作文并不像命题作文那样,要求全面完整地阐述命题,而只要求与话题相关相联,不超出话题范围即可。因此,这类作文的首要环节是遵照“
期刊
豆豆哥,我有一件事,不太好意思说。  我一到考试前,就特别想上厕所。有时候一想起中考就要到了,也会想上厕所,你说我是不是心理有毛病啊?  清远
期刊
在上一期的“作文·素材”中,为大家设计了一些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作文题目,不知同学们练习得怎么样。本期则为同学们安排一些与奥运有关的素材链接,请大家根据自己文章立意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材料为我所用。暂时用不上的就存在自己的素材库中,也许中考作文时用得上哦!    1    【素材】  2002年,我参加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室内田径锦标赛。那是我第一次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是我和他第一次同场竞技
期刊
物质的构成一直是中考化学中的重要组成与热点,它涉及到微粒知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元素符号、化学用语、化合价、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等许多化学学习的基本知识,是我们走进化学世界、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工具与必备常识。    一、2007年各地考查分值统计    2007年各地中考化学试卷中有关“物质构成奥秘”的知识考查统计如下:上海,选择、填空、计算,占12%;江苏常州,选择、填空,占11%;辽宁沈阳,选
期刊